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49章(1 / 2)





  如果没有记错,这是来自于一个庞大无匹的意志的特征。

  这个庞大的意志,孔璋的印像中至少触摸过两次,一次是在异界,在元辰道所在的异界,当大楚占领之后,太上感应宗的人以生命为代价令得一个庞大的意志降临了一段时间。

  那时并不知道其中底细,现在孔璋却是能猜个大概。

  元初世界破碎后,智经诞生于主世界,集合了诸多太古圣灵的智慧与经验,慢慢扎根于主世界,现在差不多已经可以说是与整个主世界的意志融合,或者说智经已经成为了主世界的意志。

  而元初世界的碎片在虚空中发展成了其他异界,有大有小,更细微的碎末则成了现在各宗修士发掘出来的洞天或灵境。

  那些能够发展成为一界的碎片,当重新成为一界时,便具有相对完整的法则。

  这样的世界,对于智经来说便是陌生的了,他的意志便不可能像在主世界一样瞬息千万里。

  这也是一些圣阶修士拼命想找到智经意志没有到达过的,至少是没有存在意念种子的世界,躲在那种世界中,便能避开智经的感应。

  而对智经来说,这相当于牧羊人的新牧场,一旦发现,必然要占领。

  当然前提是这些异界没有壮大到产生类似世界意志般的生命载体,如果存在了,这样的生命形态便有接近于元初世界太古圣灵的威胁。

  幸好至今为止,孔璋能猜出到达这一地步的,只有当初黑天界的入侵,极可能便是黑天界中诞生了类似太古圣灵级别的生命形态。

  对于智经来说,陌生而法则完整的世界,既是新牧场,解析其中的法则,也可能带来自身进化的机缘。

  而且智经慢慢衍变成世界意志,与主世界越来越融合,自然反过来也会受到元初世界本能的影响,那就是将已经破碎的元初世界复原。

  这是一个连智经都感觉几乎不可能的愿望,因为元初世界已经破碎,而且其中的大部份碎片都已经成为了其他异界的根基。

  但这个愿望就像是对于一个喜欢美食的人来说想吃一种东西,即使是现在吃不到,但仍会不停的去寻找。

  智经的手段,孔璋也能猜到一二,除了像太上感应宗这样的侍者,是可以直接以生命在陌生异界中形成一个短暂的道标提供给御尽万法根源智经,使他的意志能分身智暂降临外,道门,乃至其他献祭过的修士,只要修炼过他推衍的道法,身上便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有可能衍变成一个道标,只是程度不一。

  所以当这些修士探索到新的异界时,终有一天,智经便能将自己的精神触角延伸到那里。

  这个时间也许会极度漫长,漫长到圣阶修士都产生错觉,以为躲到异界便能逃过智经的感应。

  但在真正永恒不灭的生命看来,这时间并不长,他迟早会找到的。

  孔璋心念百转,既然猜到那片劫云中竟然有御尽万法根源智经的分身意志在内,便等若说它已经在亲身关注此地。

  这样一来,这劫云所代表的劫数便更是会超乎所有人想象之外。

  但该如何应付,任孔璋一时也想不出办法。

  他原本的预计最糟不过是要独自面对武帝,但现在却出现比武帝还要恐怖的存在。

  在智经这种生命形态远比诸圣阶还要高的生命面前,孔璋再没有一点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