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章 瓮中捉鳖(2)(1 / 2)

第21章 瓮中捉鳖(2)

柴氏一族乃前朝后唐皇族,因末代皇帝年幼,先祖皇帝这才黄袍加身,以陈桥兵变使其禅位而代之。

在太宗杯酒释兵权之后,柴氏一族的兵权被尽数回收——太宗中央集权,开始重文轻武,柴氏一族便成了南周朝廷里的文官家族。

到了这一代,柴氏一族渐渐没落了下去,却还是有柴青在苦苦支撑。

可惜他儿子荒淫无度,败坏了柴氏一族的百年声誉。

至于为何唐铮会严厉拷打舞弊一事,那是因为南周开国时,先祖皇帝遇到过一位赊刀人。

那赊刀人送给先祖皇帝一把菜刀,并留下一段话扬长而去。

“两百余载,文曲无光;黄龙长眠,妖星祸世;民之所向,则为帝也。”

赊刀人说,几时这番话逐一应验了,他便会来取走那把刀。

先祖皇帝细细品鉴了这一番话,觉得科举舞弊会致使龙脉陨落,让南周被他国吞噬。

于是他写下如此密诏告诫后者——

“南周国祚两百载有余,不得科举舞弊,不得官宦独断朝纲,不得鱼肉百姓。凡科举舞弊者,无论官阶世家,皆与庶子同罪,量极刑。”

也是因此,南周开国两百五十多年,科举几乎未曾出现过舞弊一说——但凡出现的,当朝皇帝皆会因为惶恐自己的性命将那舞弊之人处以极刑。

到了乾徵帝这一代,亦是如此。

所以他方会在前两世知道真相后,不论柴氏一族的名儒高官有多少,统统论罪处置。

至于宦官独断朝纲,先朝从未有过,只有唐铮这一先例罢了。

赊刀人的话一语成谶,只是唯独最后一句未曾变现。

想着系统给的资料,顾衡的余光投向那边端坐着的唐铮。

两世的经历告诉他,唐铮没有当皇帝的野心。

那他为何要独揽大权。

“王爷,小臣当真未曾偷过第二册试题啊。”赵宗胜面露愠怒,从定国候的怀中挣扎出来,朝唐铮俯首作揖,而后直指柴远道,“一定是他偷的,与小臣无关!”

你不仁我不义。

柴远道,是你爹这老狐狸要将锅甩过来的,你不要怪本侯。

“可不敢妄言啊小侯爷,小臣当真没有偷第二册试题,小臣连它安置何处都不知道!”柴远道见他手指自己,顿时急了,抹了一把脸站起来,朝着唐铮跪下去磕头一拜,“王爷,您明察秋毫!”

“试题安置于国子监。被偷时那屋中书籍,皆染有龙纹墨之香。龙纹墨为宫廷御赐之宝——听闻至今,只有定国候家中有一方。”

在两人喋喋不休时,顾衡从袖口缓缓掏出一本古书。

赵珙立在顾衡身侧,见他拿书,顺势接来,凑到鼻翼轻轻一嗅。

当真有股龙纹墨的香味儿。

龙纹墨因自带奇香,墨盘纹样有若在天飞龙而扬名。自先祖皇帝下旨以来,便一直为御赐专用,稀罕十足。

他曾得到一方父皇用剩的龙纹墨,是以一直记得这股奇香。

“赵宗胜,这六韬孤本乃国子监所收录,大理进贡的龙纹墨父皇只赏赐给定国侯府一方,你如何解释?”他举起这古书,眼角迸出的犀利直直扫向。

“不……不对!六韬孤本是在国子监不错,但它放在隔间,藏着第一册科举试题的地方!”柴远道怒视顾衡,“镇北侯,你休要冤枉人!”

此话一出,赵宗胜和柴青俱是面色一变。

这个蠢货!

“科举试题年年都封存在不一样的地方,你怎知道此番第一册试题放在何处?”顾衡朝赵珙颔首,拿回六韬,挑出关键问话。

柴远道后知后觉地回神,脸色瞬时变白。

他支支吾吾了半晌,说不出个所以然,又干嚎着喊起冤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