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四节 截江(2 / 2)

浔阳岸上的火光,起得猛烈,消得也十分的迅速。岸上甚至都没有传过来多少枪响。火光在子夜时分,就渐渐的小了,最后岸上又是黑漆漆的一片,又恢复了夜的宁静,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刚才的火光与呐喊,只不过是众人一时的幻觉,或者一个迷梦。

天黑了又亮,一如往常。但长江舰队上的诸位官兵,却都觉得这一夜是如此的漫长难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在想着,天明之后,那浔阳古城中,究竟会是一个怎样的景象。

天明之后,岸上仍是一片寂静,只有余烟数处,随风飘散。看到那烟,众人才觉得,那昨夜的火光与枪声,原来的确是真实的。

楚有舰上,萨镇冰拿着千里镜,仔细的看向远处岸上的浔阳古城。他心里有些奇怪。因为这一夜,海军竟是如此的清净。道府两署,竟是谁也没有放一个人过来求援,那革命党人,也没有过来生事。究竟岸上,谁胜谁负出了呢?

答案不久之后就明晓了。因为九江城中,在风中烈烈飘舞的,已经不是清朝的旗帜,而是一面五色斑斓的旗帜。

萨镇冰并不知道,那是光复会的五色旗,但是他知道,革命党人已经占据了九江城,这一点已经没有疑义。忽然,他猛想起一件事,急晃千里镜看过去。心里顿时一凉,果然,那湖口炮台上,飘扬着的,也是那面五色旗。

如果革命党人之中果有知兵之人,一定也会抢占马当、金鸡坡两处炮台,如果这三处炮台都被革命党人占据,那么,前有金鸡坡炮台,后有湖口炮台,长江舰队要想全身而退。可就难了。

萨镇冰心念电转,大步走向指挥舱,一边走,一边立刻下令,舰队向西前进,要抢先驶出这一片江面。却在这时,只听的轰轰的几声闷响远远传来,紧跟着几发炮弹落在江面上,掀起尺许高的几处飞浪!

舰队的前后左右,竟然都有弹点!

果然几处炮台,都已经落入了革命党人之手!

眼前似乎已经是一场血战了!萨镇冰眯着眼睛,看着那几处翻腾的浪花,冷静的下达命令:各舰升火,实弹,准备战斗。目标:金鸡坡炮台。他要率领舰队,突出九江口,奔向武昌!

舰队排开阵型,海容舰前出,逼近金鸡坡。

奇怪的是,那几声炮响之后,各处炮台,却没有再行发炮。

忽然汤芗铭疾奔进指挥舱,指着西面的江域,大口的喘着粗气,却一时说不出话来。

萨镇冰顺着汤芗铭的指示的方向看去,只见西面远处,模模糊糊,有几条粗粗的铁链,上下错落,相距数丈,横断江面。

这革命党人,好快的手脚!也不知道一夜时间,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萨镇冰心里惊疑,脸上神色不变,这铁索横江,若是以前,的确难缠,但在如今的铁甲军舰面前,不过螳臂!他拿起千里镜,仔细看去,忽然发现铁链之间,挂着长长的一条横幅,上面依稀写着什么。

萨镇冰调了调千里镜,却还是看不清楚,他向西直走到船头,将千里镜调到最远,才看到那横幅上,写着斗大的几个字,从右向左看去,是一幅对联: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萨镇冰心中一惊!这是一幅挽联,是光绪皇帝亲自撰写,祭奠甲午海战中殉国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的挽联!

萨镇冰放下千里镜,心中有些苦热,眼中闪出泪花。甲午那年的战事,又历历闪现在眼前。

岸上忽然传来一阵歌声,随风飘到萨镇冰耳边,却是当年在马尾船政学堂,他们那两期的同学,经常唱的一首闽南渔歌!

歌声悠悠,仿若昨昔。

只是旧游,已如水逝。

听到歌声,萨镇冰在指挥舱中再也待不住,他大步的走出舱门,看向西方,此刻朝日初升,江水粼粼。远处铁索横江之处,忽然荡出一艘小舟,舟上插着一面龙旗,残破污损,一个壮年男子,站立舟头,迎着江风晨曦,向萨镇冰快速驶来。

远远的,那人便朗声说道:“刘公岛故人,前来一会!萨公,可还记得我马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