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把爸妈卷成首富[九零]第167节(2 / 2)


  苏奶奶接到电话,表示明天会过来。

  撂下电话,苏爱国又给张招娣打了个电话。跟她说了一下手术的情况。

  得知不是丈夫移植肝,张招娣松了一口气,可眼尾瞅到三个孩子可怜兮兮的眼神,她又将笑压下去,示意他们好好照顾自己,早点回来。

  谈完事情,小亮想接电话,张招娣已经将电话挂断了。

  小亮心里委屈,他都好久没跟妈妈通电话了。小华特别想妈妈。舅妈也太不通人情了,怎么能把电话挂了呢。

  张招娣见他白眼快翻到天上,当即就道,“你妈又不在,让你接也听不到她的声音。”

  小亮巴巴问,“那爷爷怎么样?什么时候手术?”

  “明天就手术,你妈给他移植肝。移植完后,要卧床两周。你们好好照顾自己,别乱跑,知道不?”张招娣不会刻意瞒着孩子,把小亮当个大人看待。

  小亮愣了愣,两周?这都去了一周了,居然还要两周。

  小琴担忧地问,“小沫呢?马上要开学了呀。”

  “她后天应该就能回来。”张招娣摸摸小琴的脑袋,“倒是你们快点把生意收尾,上学可不能做生意。”

  小亮立刻拒绝她的提议,“不行。我妈不在,她挣不了钱,我们就得挣钱,帮她还房贷。还有房租。”

  张招娣一愣,“钱不够的话,我借给你妈,你们还是孩子,不用这么着急。”

  小亮摇了摇头,“借不是要还吗?我妈做完手术还得补身体。我们三个可以继续做生意。”

  张招娣蹙眉,这可不行,小琴和小华也就算了,小亮可是初中生,要上晚自习的。怎么能跑去做生意呢?

  小琴当即表示她可以送货,“反正离得不远。我骑自行车就能送到。”

  张招娣见他们安排好了,也就无话可说,“那行。不许离得太远。更不能跟陌生人乱跑。”

  三人响亮应了。

  另一边,苏爱国打完电话回了医院,苏爷爷得知他三天后就回去,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我要四五周才能下床,你走了,我怎么办?”

  苏爱国已经想好了,“我会帮你找护工,还有姐姐也是一样的。让他们帮你们打饭,扶着上厕所。”

  其实手术后,医生建议病人多下床走动,可以避免血栓形成。但是现在跟他讲,他根本听不进耳里,只以为他不管他了。

  苏爷爷还是不高兴,脸拉得老长。

  苏爱红见他生气,也边上劝,“爱国还要工作,小沫也得上学,不能请假太久,请护工就挺好。”

  一天到晚就是躺在床上,许多东西都不能吃,上厕所时间都很少。而且老家这边的护工非常便宜。请24小时全天的护工也才三十块钱。

  苏爷爷怏怏不乐应了。

  苏爱国见他没反对,也就当他默认了。

  苏爷爷肚子有点饿,让他去买些吃的过来。

  苏爱国也没多想,问他喜欢吃什么,然后就往外走。

  第140章

  苏以沫拽了下爸爸的袖子,“做肝脏移植需要麻醉吧?我记得术前不能吃东西的。”

  苏爱国没有做过手术,压根不知道这事,不由看向苏爷爷。

  苏爷爷摇头说不知道。

  苏爱国去问护士。

  护士这边比他还懵,“刚才不是通知过病人吗?接下来都不能吃任何东西,包括水也不能喝。”

  苏爱国回到病房把护士的原话重复一遍,苏爷爷老脸一红,“那可能是我忘了。”

  苏以沫叹了口气,这都能忘。

  许是被个孩子提醒,他面上无光,梗着脖子道,“这什么手术?还要饿肚子。”

  苏爱国刚刚问清楚了,这会儿也能解释一点理由,“麻醉是为了清空肠道,如果肠内有食物,很有可能会让人窒息死亡。这是非常严重的一件事。”

  苏爷爷也没想到禁食居然有这么大危害,可他不仅不承认自己错,反骂护士不尽心,“这么重要的事,她居然只是通知一遍。也不说清楚。我们农村人哪里知道。”

  苏以沫默默出了房间,跟这种不讲理的人真的没法沟通。

  翌日一早,苏爷爷和苏爱红被推到病房一个多小时,苏奶奶才拎着大包小包过来。

  见儿子留在外面等候,她也没有多惊讶,而是问他什么时候出来。

  苏爱国之前问过护士,“我爸是第一台手术,大概得要6-18个小时。”

  这并不是一台小手术,手术中至少需要三个手术医师、两个助手、六个护士。摘除病肝需结扎4根大的血管以及胆管,植入供肝后,再逐一吻合(来自百度百科)。

  苏奶奶得知要这么久,倒没之前那么急躁了,而是把带来的东西归整到病房。

  苏爱国见她拿这么多东西上前帮忙。

  苏奶奶自顾自说道,“进了九月,天气就得转冷。我给你爸带了不少衣服回来。还有吃的。现在抽不了烟袋锅子,得给他整点腊肉,他不能缺这个。”

  苏以沫跟在两人后头,闻言瞠目结舌,术后病人能吃腌制品吗?不该吃点营养的补补身体吗?

  苏爱国也是呆若木鸡,看着她拿了一大串烟熏过的腊肉,俨然把病房当家了,不由抚额,提醒她,“妈,我爸得吃点营养的。不能吃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