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开国女帝记事第147节(1 / 2)





  他没有大才,也没心思做什么大业,又是大姐的夫君,姚静这会儿也终于知道将他放在什么位置上了。

  随着姚静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姚家一大家子人,还是当初沾着亲的姚家村人,也多多少少也算一门子人,人本来就不少,随着这几年日子富贵好过了,孩子也多了,等再过些年,将孩子也加上来,就是一大摊子人,姚静以后也不想去处理这些事,所以,她可能需要一个处理宗族内务的管事了。

  这么一想,姚静心里就有了结论。

  就让冯言简挂着,什么事也好及时处理,他是姚静的大姐夫,宗族也知道姚静对大姐很是敬重,相对于其他宗族人,也没几个姚静更加看重了。

  “明日让冯言简来见我。”

  姚燕连忙应下。

  “真要将大母送走?”姚燕小声问了下。

  其实姚燕更想学习袁家的手段,对于不听话的夫人姨娘,就下药让她们病在屋里,等到没用了,就可以报丧了。

  但是姚燕不敢说,她不信这么厉害的姚静会想不到,又怕姚静觉得她这个二姐心狠手辣,到底是姚燕自小被卖,并非和姚静一起长大,比不得大姐姚香和三妹的感情。

  但是姚燕不敢说,姚燕闪躲的眼神出卖了她,姚静一看就知道姚燕有更深的心思,姚燕的心思,也左右拖不过后宅人的手段,这些姚静并不需要用。

  这次就算是刘赦想用,焉知日后姚静不会利用在他那儿的大母和姚文庆反将他一军?

  “去吧,派人偷偷送走。”

  “偷偷?”姚燕还是抓住了重点。

  姚静微微点头。

  “过些日子就发丧。”

  姚燕大吃一惊,这是完全不承认了?

  这可比让人药倒还要来得心狠手辣。

  “是。”

  姚燕正准备退下去,临走的时候,她不小心看了眼姚静的桌面,当看到几幅年轻男子的画像时,她感觉自己似乎知道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

  姚静见姚燕懵吓的模样,说道:“小弟小妹,如今也快五岁(虚岁)了?”

  姚燕点点头。

  姚静沉吟一下:“父亲和母亲是否想请夫子过府教养?”

  姚燕又点了点头,这不是很正常吗?大户人家都是这样。

  姚静说道:“你去和母亲说一声,将小弟小妹都送去南山书院幼学。”

  姚燕一脸懵。

  南山书院是姚静为士族所建立的书院,与之相对的是北山书院,北山书院收得都是庶族。双方教学资源都差不多,这几年,姚静的招贤令考试已经有三成出自南北书院,其中南山书院录取率更高。

  “不许泄露身份,就改姓母亲家的李氏送过去。”

  “阿娘,只怕不舍。”

  姚静平静地说道:“若是不去,那便不要读书了。”

  姚燕吓了一跳,又看到姚静桌上的画像,她心里有了数。

  “我一定劝服阿娘。”

  姚静平静地说道:“下去吧。”

  目送姚燕离开,她心里明白这是在铺路。

  古来继承人的教育都是在府内亲自教养之余,还会请诸多有名望的老师共同教导,这对于外界来说是一个信号,姚静既然有了打算,自然不会再给她兄弟在外界有错误的信号。

  只是姚静也怕有不确定性,所以这一两年想让她们匿名去书院读书,以备未来打算。

  这一晚注定是姚家的不眠夜。

  姚家众人听到姚燕传来的命令,姚家媳妇只管低着头不发表任何话题。

  姚大柱看了两个兄弟一眼,落在姚二柱身上。

  姚二柱作为姚静的父亲,比其他人更明白他的女儿早在之前就对大母起过杀心……若是不知道这个,今天怎么着也得劝劝。

  但是知道了,他觉得这样也许是最好的结果。

  当下他就颓然起来:“走吧,送走吧!”

  日后也未必没有好日子过,小弟到底在冀州那边是做官的。

  紧接着对龙凤胎的安排,姚二柱更不敢多言就同意了,姚母想了想,这阿静前后下了这两道命令,只怕都是不容反抗的,她叹了口气,并不懂这是为什么?但是她想过,定然有阿静的用意。很久之前,她就说过姚家她看着,不给阿静拖后腿,现在也不能不舍得就不听从了。

  姚香想安抚安抚,却被身边的夫君冯言简偷偷拉住了。

  姚香看过去,冯言简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

  事情既然定下,就再无更改之理,第二日,在州城还在沉浸论功行赏的喜悦里,一个小小商队出城向冀州的方向离开引不起任何人的注意。

  此次姚静带军随行的姚银书、卫云等将领立下大功,姚静已经让这二人领了幽州和辽州都尉之职,又都封了将军,留守的也都一一分派奖赏。

  论功行赏宴会过后,姚静又接到了中都伪帝、越州天子和徐州天子的使者已经进入了钦州境内,不用想,也是名正言顺的册封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