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71)(2 / 2)


  该不会是瞅见自己适才的狼狈相,觉得他如此不堪,所以离开了吧?

  霞云盯着天边忽隐忽现的残月,心中不由得难受起来。他扶着洞口石壁,有些自嘲地笑了下,自言自语道:

  人不过来了几年,你也这般放在心上?怕是还没吃够苦头吧。

  经历百年孤独的洗礼,霞云以为自己已经能做到无欲无情了。

  可不过短短四年的相处,他居然已经习惯有人伴于身侧的感觉。

  直到这一刻,他才发现,自己多希望能有个人陪在身边,与他一起分享喜怒哀乐,而不是躲着所有的人,独自消化所有的情绪与痛苦。

  只是,他好不容易习惯与人共处,那陪伴着他的人,却又离他远去了。

  霞云又笑了下,然后按着发疼的心口,慢慢地坐了下来。

  算了,反正自己也没多长时间了,又何必如此耿耿于怀呢?

  人走茶凉本是世间常态,留不住的,就不需要刻意挽留了。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萧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秋风萧瑟,吹着一颗逐渐寒冷的心。

  那略带苍凉的语句落下,须臾,忽地响起另一把轻快的声音: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冻寒的心猛地跳动了下,将暖意冲到全身各处。

  霞云抬起头,看见了一个略微模糊的轮廓。

  宫主,这寒风瑟瑟的,您怎就这么好兴致,对月吟词来啦?

  风舒笑吟吟地说着,举了举手中的竹篮,道:我偷偷溜回宫,做了碗枸杞煨鸡汤,还捎上了几道小菜。宫主,您要是觉得洞内闷气,我们便坐这儿吃,如何?

  霞云看着风舒放下篮子,从腰间的香囊取出一袭棉被,不由分说地盖到自己身上。

  你

  哈啾!

  风舒揉了揉发红的鼻尖,道:什么?

  霞云愣了下,随即发现对方的小脸冻得通红,可脸上却依旧绽着微笑,仿佛压根就没感觉寒冷。

  适才他被霞云赶出石室时,并没携带御寒衣物;

  而匆匆赶回之前,也只随手披了个斗篷,只是依旧抵御不了寒凉的秋风。

  没事。我有些冷,还是回洞内用膳吧。

  霞云看着风舒的笑容,忽然觉得他与风颜没那么相像了。

  好。

  风舒捡起篮子,扶着霞云起身,然后搀扶对方走回山洞。他们用完餐点,便直接回石室睡下了。

  由始至终,两人都默契地没提霞云发作的事,仿佛从未发生过一般。

  那一夜的风很凉,洞内却十分地平静。霞云感受着隔了道海湾般的微弱痛感,很快便陷入沉睡。

  然后,天亮了。

  那日以后,霞云发作时,也没再遮遮掩掩了。

  风舒知他骨子里的那份骄傲,总能在觉察霞云不适以后,以「回宫拿换洗衣物」、「研究改良丝帘伞方法」等借口离开,留一方空间让霞云维护尊严。

  对此,霞云心里除了感激,还隐隐有些感动。他不知道风舒是否猜出了什么,反正在对方溜回宫几次后,他身上的痛楚明显减轻许多,人也较精神些了。

  只是,在肉体上的疼痛减轻后,放在心头的烦恼,却又添了许多。

  霞云自知时日无多,偶尔也会拖着疲累的身子,和风舒一起在山林间穿梭,看看这孕育他的美丽河山,还有变幻无常的瑰丽风景。

  风舒毕竟年轻,总是活力十足地拉着霞云四处跑,并会在留意到他不舒服时,体贴地停下脚步,让对方能好好休息。

  霞云觉得,风舒必是猜到了自己与草木间的联系,因此在外走动时,总会避开花叶茂盛之处,能腾行便尽量不落地行走。

  除此之外,他也不再采摘蔬果为食,而是往返于望云宫,将料理好的食物送来,再将餐具运回去。

  有时候,霞云会恍惚地想,就这么一直生活下去,似乎也还不错。

  被风舒拉着奔跑时,他久违地听见自己的笑声。那种发自内心感到的快乐,是他苍白的数百年人生中,鲜少有过的情绪。

  如果能一直这么轻松地活下去,那该有多好呢?

  可自己这么做,是否太自私了些?若哪日忽然身归黄土,对被留下的风舒来说,是不是一种残忍?

  宫主,您又在发呆了。

  风舒回头笑了下,继续拉着霞云在林间穿梭。

  这几个月下来,风舒一改之前的拘谨,变得较灵动、放开了。他此刻拉着霞云,正往山脚下奔去。

  再不快些,就赶不及看烟火了!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霞云为什么知道风舒撒谎:

  换作现实世界,没人会为了尝试烫伤药的效用,而刻意灼伤自己的脸。

  就算真有那么偏激的人好了,也不会在自己的脸上做文章,而是会在手啊、脚啊,或是比较隐蔽的部位进行(这里没有鼓吹自残哦);

  至于风舒掩面的原因,大致是他发现霞云看自己的脸会不自在,而这情况在长大后还有变本加厉的趋势。

  他毕竟是一个很敏感的孩子,既不想让霞云难受,又不愿放弃与霞云见面的机会,这才动了点歪主意(小风判你还是太嫩了啊,哼哼);

  之前出现过的两尊小人偶里,布衣人偶的脸之所以被刻得非常普通,便是这个原因(本着「如果我长这样,便不会被宫主讨厌」之类的可爱想法0w0)

  风舒入宫的这段时间,与人打交道都是为了学习、进步,私底下也有继续研究制器,这才有了后来收放自如的丝帘伞。

  话说回溯了那么久,看官们还记得主角团原来在干什么吗

  (已经努力在撒糖了,千万别因此弃追啊QwQ)

  P/s:

  霞云、风舒吟的词,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如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82、第八十二章:烟雨

  霞云回过神,有些好笑地摇摇头,任对方拉着自己前行。

  今日是岁末的最后一天。为了扫去先前种种阴霾,花判在请示霞云后,决定解除宵禁令一日,让百姓们能度过欢乐的除夕夜。

  暂解禁令的消息被放出以后,城民们宛若久旱逢甘霖,全都欢呼雀跃起来。

  在织女屋老板的带领下,城中心主街道自白日开始,便被布置得喜气洋洋,两旁各设了不同的摊子。

  那些守摊的人个个喜笑颜开,以爽朗的喊声进行叫卖,愣是将过年的气氛吵得火热。

  风舒毕竟小儿心性,在听说那儿还会燃放烟火后,便吵着要到集市看看。

  霞云本不喜于人潮拥挤处徘徊,可见风舒一副兴高采烈、满脸期待的模样,只得无奈地点点头,同意了此次的出行。

  于是,他俩拾拾掇掇,最后还是向现实妥协,以法术幻出较有年味的扮相,手拉着手下山。

  霞云为了不引人注目,便如待在贰乙国的时日一般,施术换了另一副面容。

  虽然他觉得风舒的外表也很惹眼,可毕竟对方没啥自觉,便也由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