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90)(2 / 2)

  宁澄慢步走进书房,恭敬地作了个揖,而后如往常一般,沉默地立在原地。

  他看着自家父亲持着狼毫,专心地书写着,一笔一画皆小心翼翼,生怕毁了那名贵的绢布。

  良久,宁陕方才放下笔,满意地看着自己的字,然后一挥袖,对着宁澄道:澄儿,下月初开始,你去蓝严堂修习吧。

  蓝严堂?

  宁澄有些错愕。他抬起眼,道:父亲,那不是达官贵人或富家子弟,才

  放心,为父都安排好了。这些年,我经营粮栈,攒了不少银两,足够让你进蓝严堂了。

  宁陕出言打断,起身走到宁澄跟前,慈爱地摸摸他的小脑袋。

  你自幼聪明,又有法术天赋,断不该就此埋没。我和你母亲商量好了,就算要倾家荡产,也要保你前程似锦。你啊,要好好听夫子的话,认真学习,将来当个法器匠人,好好地光宗耀祖。

  我

  华林二家没落后,夙阑最缺的,就是制器师了。想当年,我抓准机会、白手起家,才有了如今的宁氏粮栈。你只要肯勤学苦干,定能闯出另一片天。

  可,孩儿不

  澄儿乖,为父耗了许多心力,就盼望你以后能过上好日子。你还小,什么都不懂,将来长大了,定会感激为父为你做的一切。

  宁陕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踱回书案坐下。

  去了蓝严堂,记得与世家子弟打好交道,对将来也有好处。

  我

  宁澄呆站了会,艰难地道:可,阿彦他们

  余彦、孟思他们,虽没修习法术的天分,可人家有祖上传下的基业,自然不愁往后生计。与其浪费时间和他俩玩闹,不如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吧。

  宁陕盯着自己儿子的脸,语重心长地说着。

  你母亲身子不好,已经没法再生育了。你作为宁家独子,要时刻谨记自己该负的责任。

  是。

  宁澄低低地应了声,道:那,孩儿先收拾行囊,为出发做准备。

  闻言,宁陕松开紧蹙的眉,嘴角弯出微笑。

  好!澄儿这般懂事,为父就放心了。你先拾掇拾掇,明日为父再带你上街采买。

  宁澄低下头,几不可见地抿了下唇。他抬起手,再次恭敬地作了个揖:多谢父亲,孩儿告退。

  说完,他慢慢地退出书房,慢慢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然后,慢慢地将写了一半的话本取出,迅速地撕了个粉碎。

  喂,说好全程由你请客,怎么没带够钱啊?

  抱歉,可我真的只剩枚铜板了。

  宁澄看着周围气势汹汹的学子,心底一阵发怵。

  哈,他说自己没钱呢。

  领头的学子嗤笑了声,其余人则阴阳怪气地帮腔:不是吧?才请了一顿,就没钱了?

  搁这儿装啥呢?大伙儿都知道,你爹为了塞你进来,可是舍了好大一笔钱啊。

  是吗?可我怎么听说,他爹央求了众夫子半天,挨家挨户地下跪,才讨来了这求学名额?

  啧啧,你们怎么都只听一半啊。他爹分明是捧着银子跪了半天,好说歹说才

  宁澄脑子乱哄哄的,只看见其余人不断交头接耳,然后放声大笑,最后抛下几块碎银,将他留在了茶馆里。

  类似的情形,重复了很多次,也持续了好久,久得宁澄开始怀疑,他们不过是想借此笑话自己,权当消遣玩闹。

  他有些不甘心,安慰自己早日出师就好。然而,那蓝严堂的夫子全是势利眼,满心想着从他人上多刮点油水,又怎么会认真指导他这个没背景、没家世的小商贾之子?

  于是后来,即便他好不容易习了点厨艺,到茶馆当个小帮工,可赚来的,却是学子们更多的耻笑,还有被搜刮一空的铜板。

  好在,蓝严堂虽处处精打细算,依旧有为学子们提供伙食。

  若非如此,宁澄根本无法设想,自己会落到什么样的田地。

  算了,能过活就好。

  于是,在每个深夜,宁澄都会睁着大大的眼睛,把自己缩在被窝里。

  学习遇到瓶颈,是自己不够努力。

  没法交到朋友,是因为自己过于阴郁。

  睡吧,睡吧怕黑,不过是一种矫情。

  睡吧,睡吧

  睡着了,才能暂时离开这里。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

  随着高昂的唱词声,又一对璧人结为连理。

  新郎官的笑容带着点腼腆,而他身旁的新娘子,则在礼官话音落下后,急不可待地掀开红盖头,反手拉过身旁之人的手,踮脚亲了上去。

  喔

  几位公子哥拍着手起哄,瞬间带起一片掌声。

  哇,思思姐好漂亮啊!

  余大哥,我们先走了啊,不耽误你和嫂子度春宵!

  新郎官的脸,生生成了个熟透的柿子。他听着宾客们的戏谑、拍掌声,偷偷望了坐在太师椅的父亲一眼

  嚯!

  余老爷子的脸都气黑了,可他顾虑自家的颜面,只是瘪了瘪嘴,没出声呵斥刚过门的儿媳妇。

  见状,新郎官眼神躲闪了下,随即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将新娘子揽入怀中,闭眼吻了上去。

  新郎官,好样的!

  观礼之人或顾着喝彩,或忙着议论堂前的新人,个个脸上都盈满微笑。

  谁也没注意到,一个人影悄悄地出现在门口。那人穿着一身淡青色的学子服,脸上挂着几滴汗珠,身子因喘气而微微晃动。

  他盯着紧紧相拥的新人,目光有一瞬间的空洞。但很快地,笑意爬上了他的嘴角,原来落寞的神情,也迅速端成了合时宜的喜庆之色。

  他悄悄地走到屋角落,坐到了最不起眼的位置上。

  唷,这不是宁家的娃娃吗?几年不见,小模样变了不少啊。

  旁边的大婶盯着他看了半天,一拍脑袋,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怎么,不认得余婶了?我之前服侍过宁夫人,早几年跟着我家老头子,到了这余府帮活儿。

  晚辈记得。

  宁澄低声说了句,微微一点头,道:余婶,好久不见,近来安否?

  哎,我们这些老人家,过几年不是过,哪有什么安不安否的。

  余婶摸摸自己爬满风霜的脸,有些感慨地说着。她沉浸在自己的回忆里,好容易才回过神来,拍了拍对方的肩头。

  宁澄身子一震,忍不住咳了声。他不动声色地移开肩膀,将衣袖往下拉了拉,遮去了紫红的淤痕。

  宁公子,你还年轻,不会明白的。老爷为了把你送进蓝严堂,过得也很不容易。将来你学业有成,记得好好孝敬二老,别再让他们操心了。

  是,晚辈记着了。

  记着,也要往心里去的好。想当年,我儿子也说什么「一定孝敬娘亲」,可后来唉。

  余婶自顾自地说着,见身边的人只沉默点头,有些不满意地咂咂嘴,夹了几道小菜,放到对方的盘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