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之嫡子攻略_109(1 / 2)





  于是三个师兄就带着新晋的师弟离开了半学斋,往外走去。

  “书院的两道山门,你应该已经见过了,正门为集贤门,二门为讷言门,大门门额上的青桐书院是由睿宗所题,二门门额上的学达性天则是光宗所赐。”

  由于青桐书院依山而建,从半学斋出来,依稀可以看到错落的两道山门。

  和硬山的大门不同,二门乃单檐悬山,中间开三门,左右各辟过道通往南北,其中一条正好直通半学斋。

  “虽然有些许偏差,但书院整体布局是以轴为序的,而与咱们所在的半学斋相对的那边,是山长和夫子、教习所居的传道斋,还有致学堂和四馆的馆房,我们平日里自修,就是在崇文馆中进行的……新进来的学生会在致学堂读书半年,你看,就在那里。”

  张剑仪指向那边,示意给林彦弘看。

  因为这个话题可能引起林隽的不适,所以廖思洋和林彦弘很默契地不希望张剑仪继续说四馆的事情。

  “再之后就是大讲堂,思哲台,明伦堂,御和东面的几座公祠。”

  廖思洋介绍起接下来的行程比张剑仪有分寸,他不带任何个人的偏向,也不会在期间穿插一些听上去明显就是杜撰的“小道消息”,所以林彦弘很快就能抓住他的重点。

  不知不觉中,他们就走到了深处,眼看着御的建筑就在眼前。

  “这里就是书院最引以为傲的御。”

  青桐书院是九州大陆上的九大书院之一,这御更是天下闻名,每年光是慕名前来的游客就能围绕御里外几圈。

  听廖思洋提起御来的语气,再看看他们的脸,林彦弘明显看到三位师兄脸上都露出了与有荣焉的表情。

  这里是整个书院唯一的二层式建筑,底层前檐当中间凸出龟须座一站,后部则有抱厦三间。

  二楼围廊环绕,可供师生于楼中读书时登临远眺。其檐下有牌匾一方,上楼”三字,也是睿宗之笔,而楼下横匾上的“万代瞻仰”,则是卢文略所作,充分展现了君臣相得的情谊。

  虽然林彦弘初来乍到,但御的第一层却是不受限制的,人们可以在这里借阅图书。

  还有书院专门供给的纸笔,供学生抄录所用。

  等林彦弘他们走进御的时候,发现已经有不少人在里面,有些来去匆匆,有些却是在书架边的案几上埋头抄写。

  期间还碰到了林隽他们在崇文馆相熟的同窗,对方对林彦弘显然是存在好奇的,但却并没有留下来寒暄,而是各自点头就又各自出离开。

  若不是还有些许抄书的动静,整个御简直安静得吓人。

  林彦弘一开始以为这是学风使然,但等他们离开了御,林彦弘听了廖思洋的“解惑”,他才明白,原来这是有其它原因的。

  “平日里御就有四位教习维持纪律,但也比不上御的总管事夏夫子来得震慑人。”

  “夏夫子?这位也是四馆中教授课程的先生吗?”

  廖思洋摇了摇头,这时候张剑仪抓过话题道:“夏夫子可没有担任四馆教授……他只待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