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4章(1 / 2)





  秦峥早知晓杜君与宋家的关系,笑道,“阿君,还没向你道喜。”杜君一直在秦家家学念书,这次也参加了秀才试,虽然他排名不若秦峥高,不过,也是榜上有名。

  杜君笑着拱手,打趣,“秦案首,同喜同喜。”能一举中得秀才,对于秦峥是意料之中,对于杜君就是意外之喜了。

  不过,既然中了,杜君还是来了宋家。不为别的,姐姐已然如此,他有出息,姐姐在宋家就更有脸面。

  俩人一直等到宋荣回府,说过话后,秦峥就告辞回家了,杜君则被允许去见了姐姐一面。

  杜月娘听弟弟说中了秀才,喜极而泣。摸着弟弟的头脸道,“回去后买个猪头供奉爹娘,再给爹娘的牌位上柱香,叫爹娘在九泉之下也高兴高兴。”

  杜君点点头,其实他半点儿不记得爹娘的样子,但,每次听姐姐这样说,心下总是酸楚难耐。

  姐弟两个说了几句话,杜月娘又从柜子里找出前些天为弟弟做的衣裳,用包袱皮包好,将自己攒的几两碎银子给弟弟,说,“天也黑了,这是内宅,你不好多呆的,这就出去吧。”

  杜君不舍的与姐姐告辞。

  家里一下子来了两个秀才,老太太没见到杜君,晚间对秦峥可是赞了又赞。宋嘉诺也很为秦峥高兴,道,“不枉峥大哥苦读这些年。明天我去给峥大哥贺喜!”

  老太太笑,“这也没啥?我看我们诺哥儿以后也不会比秦家哥儿差。你爹爹有空才会指点他一下,等诺儿以后考秀才的时候,天天叫你老子指点你,他也乐得很。”自家有名师指点。

  宋荣笑,“是秦峥自己争气。”当然,他儿子的天分也半点儿不比秦峥差。

  秦家事,于宋家而言,不过是饭后谈资而已。

  秦峥回家时,天色稍晚。

  秦峥中了案首,家里不对外摆酒,不过,对内,自己人也摆了两桌酒,小贺一下。

  自 五岁启蒙至今,念了近十年的书,如今能考中案首,秦峥自己也高兴的紧。兄弟姐妹们都贺了秦峥一回,及至饭后,秦峥与父亲去了书房。秦凤初好生教导了儿子一 番,大意是,如今不过是个小案首,虽可以直接进国子监继续念书,到底只是个秀才,切不可骄傲自满,甚至别人那些赞他的话,委实不可当真。

  秦峥性情沉稳,即使父亲不说,他也不可能被人捧的不知天高地厚。

  自书房出来,秦峥回房休息。刚刚洗漱过后,母亲又过来了。

  儿子自从上次恼过后,直接回了庄子,到秀才试结束也未回家,反是继续回庄上苦读,直待秀才试的结果出来,此方回家。

  秦 三太太知晓上次的事伤了儿子的心,就是女儿也常劝她,“难道充作嫡女养的庶女就不是庶女了?哥哥展眼就能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进士出来就能作官。母亲 给哥哥说一个国公府的庶女,实在太委屈哥哥了。哪怕是国公府的嫡女,国公府说来体面,不过是外戚人家。娶他家的闺女,对哥哥有什么帮助呢?母亲别怪哥哥不 高兴,就是女儿,听到母亲要给哥哥娶这样的媳妇,也恼怒的很。”

  婆婆骂了一顿,丈夫懒的与她说话,女儿又抱怨她,儿子直接面儿都见不着了,秦三太太众叛亲离,也悔的很。

  见母亲进来,秦峥起身唤道,“母亲。”

  秦三太太道,“坐吧。”打量着儿子愈发清俊的脸庞,叹气,“这小半年的都住在庄子上,瘦了。”

  秦峥道,“庄子上也好,清静。”

  打发了丫环下去,秦三太太问,“峥儿,你怪母亲的吧?”

  秦峥依旧淡淡地,,“母亲说哪里话,儿子岂敢。”

  秦三太太人虽糊涂,不过有一样好处,拉得下面子。握住儿子的手,秦三太太道,“母亲是一时受了别人的蒙骗,母亲哪里舍得委屈你呢。我委屈自己都舍不得委屈你,如今我明白了,你好生念书,这些事以后再提,如何?”

  秦峥看母亲一眼,道,“以后也不必提,儿子根本不想成亲。”

  秦三太太大惊失色,道,“这是什么糊涂话!不想成亲,不成亲怎么行呢?”

  “儿子只想守着母亲过日子,对成亲什么的,没有半分念头。”秦峥慢悠悠地,语气笃定,“母亲,这样不好吗?儿子不成亲,只守着母亲。儿子这一辈子,只守着母亲。”

  秦三太太,呆了。

  ☆、66晋江原创发表

  儿子突发惊人之语,秦三太太都不知道如何回的房,回房后跟丈夫说话时都是浑身打颤,天哪,儿子这是中了什么邪了哟。

  秦凤初见老婆这般六神无主的样子,安慰道,“反正这两年他要专心科举,不谈亲事也好。”

  女人心思格外细腻,秦三太太急道,“那若是功名考出来,儿子还不想成亲呢,”

  秦凤初生怕老婆再去给儿子说那些不靠谱的亲事去,道,“到时再说。”

  秦三太太急死了,“这怎么能到时再说?”

  “你莫急,待他考出功名,我自会跟他说这件事。”

  对于丈夫,秦三太太还是信服的,又唉声叹气的为儿子发愁了大半夜,第二日醒来,眼圈都是黑的。

  秦峥身为案首,可以免试进入国子监继续学习,他带着小厮,亲自去办理了进国子监的有关手续。国子监是可以住宿的,秦峥当天就把被褥行礼搬进去了。

  倒是杜君,考中了秀才,却在国子监的入学考试中失利,一时茫然起来。

  秦 峥也在关注杜君的考试,见他没考中,秦峥道,“我帮你去问问祖父,看看可有别的法子。”杜君比他还小一岁,今不过十三,能过秀才试,天分已不容置疑。秦峥 虽然与杜君交情不深,也愿意帮他一把。毕竟,过了秀才试的杜君,若再在秦家家学与那一群小家伙们念书,就委实有些可惜了。

  杜君揉揉脸,与秦峥离开国子监外贴着榜单的墙壁,说,“多谢秦兄,我想先去问问姐姐,看姐姐的意思。”与其欠秦家的人情,不如继续欠宋家的。反正,他早欠宋家那丫头一千两银子呢。

  秦峥道,“应该的。若有什么难处,你只管开口,切莫客气。”

  杜君笑应了。

  杜君并没有去见姐姐。

  这种事,要厚颜求人,还是不要姐姐为难。

  待宋荣回来,杜君把考国子监入学考试失利的事与宋荣说了。宋荣听杜君说完,想都未想,直接道,“国子监既然失利,有两条路,第一,我把你放进国子监去;第二,另择名师,在家念书。不论你选哪条,凭我的面子,都可以帮你完成。你自己选。”

  杜君脸上微热,依旧道,“我想进国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