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节(2 / 2)


  从前的秋猎,他们都是各打各的,别看宋天清在顾闫面前怂的跟个小兔子似的,可她也是从小习武锻炼身体,耍不了重的刀枪剑戟,弯弓射箭却是百发百中,鞭子也打的厉害,每年秋猎都能抓到几只野味吃。

  顾闫要跟着去,宋天清自然没有异议,再怎么说他也是一国之母,面子还是要给足的。

  不过,这次究竟能不能怀上啊?

  她虽然不常去寿宁宫,但太后变着法儿的催她们夫妻生娃,这热情赶得上街头老太太赶鸭子的架势了。宋天清真是内忧外患,压力山大,每天要掉一把头发,人没老,头发先掉没了。

  宋天清不想在母后跟顾闫之间选,两个她都惹不起,这两尊大佛她都得供着。

  夹在老母亲跟夫君之间进退两难,有她这么惨的皇帝吗?

  (屏蔽,补字数——和谐社会靠大家,文明你我他,熟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我好啰嗦,我好无奈,啊,可能这就是人生吧~)

  ——

  身在后宫,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太后已经做到了普通女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地位,却依旧有着自己的不如意。

  她的皇儿和皇女婿都是二十多岁的人了,原本两人成亲就早,那时她也没那么焦虑皇家的后代问题,四年前,帝后圆房,太后可以说是相当开心,就差放串小鞭炮庆祝了,以为自己的皇孙儿就快来了,没想到,叫她白做了四年的美梦。

  太后很不开心。

  太后想要皇孙儿,无论是男娃娃女娃娃,只要是皇儿生的,就都可以。

  于是,太后偷摸的叫人私下给顾闫用补药,虽然被顾闫看破没有吃……

  这边不成,太后锲而不舍的又转向女帝,给她下了几次有助夫妻床、事的药,女帝傻乎乎的吃了,然后累的睡了两天。真是只是睡了两天,因为宋天清忙于政务,实在没有那个力气了。

  久久没听到女帝的肚子有动静,太后便想出了几个办法,比如,为女帝再纳新妃。

  顾皇后能压得住女帝,可管不住她这个太后。

  ——

  很快就到了秋猎的时间。

  宋天清坐在八驾的大马车上,呆若木鸡,拘谨的将身子往角落里缩。

  原来,顾闫说的同行是这个意思。

  能坐开八人的马车里,坐着两个人,生无可恋的宋天清,还有一脸正经的顾闫。

  别看他脸上正经,心里指不定在盘算什么坏事儿。

  宋天清特别后悔。

  从前都是她坐马车,顾闫自己骑马跟在外头,没想到因为自己之前的准许,就让他这么得寸进尺,还跟她坐在一驾马车上。谁家的皇后如此不知羞耻,大白天的跟皇帝共处一个狭小空间,说他心里坦坦荡荡,宋天清第一个不相信。

  他们之间是缓和了一点,没有之前那么关系僵硬了,可这也不代表她完全接受了顾闫的管束。

  感觉她不是娶了一个皇后,是娶了一个爹。

  女帝心里摆弄什么小心思,顾闫看得清楚,他只是觉得可爱,便没有当众戳破她,还特意与她同坐一辆马车,也是想看看清清对他能容忍到什么程度。

  秋猎的皇家队伍浩浩荡荡,顾闫的弟弟顾成安,宋天清的弟弟宋子徽,还有梁如与刘公公,都有同行。

  骑在马上的两位男子好奇的瞅着前方女帝的马车,恨不得长了一双透视眼,看看女帝和皇后坐在一辆马车里会发生什么好事。

  顾成安憨厚老实,是自家兄长的铁杆粉丝,而宋子徽就古灵精怪,致力于出卖自己的皇姐——没错,他早就被顾闫集齐的一整套春夏秋冬江山图给收买了。

  两个弟弟搭到一起,可谓久逢好知己。

  只要你磕帝后,我们就是好兄弟。

  看着前排安静无事的马车,顾成安大胆预测,“我看呢,皇后殿下这次还是会让着陛下,让陛下做秋猎的第一名。”

  宋子徽一下子转过头去,竖起他的大拇指,“英雄所见略同!”

  关于皇帝与皇后谁能获得秋猎的第一名,下头的武将朝臣中都已经下了赌注,自女帝登基以来七年,一开始众人还对顾闫大将军寄予厚望,没想到这厮放水严重,年年都让女帝做第一。

  然后……由皇后殿下亲手料理女帝打下的猎物,做成菜肴分给众臣。

  太难吃了!

  就像是成心惩罚他们这些私下做赌的官员一样,分明是鲜美无比的野味,竟被皇后殿下做成了臭水沟的味道,简直暴殄天物。

  今年,对于这个没什么悬念的结果,朝臣们还是不怕死的开始下注。

  输的人,皇后殿下做的犒赏菜肴,要吃得干干净净。

  第19章

  万众瞩目的秋猎开始了。

  红鬃骏马上一位红衣女子弯弓射箭,在林中穿梭,犹如一位灵动的仙子,英气洒脱。跟在她身后的武将就帮忙捡猎物,不一会就捉了好几只兔子。

  只一趟就满载而归,宋天清本想大喊一声“麻辣兔头”表达内心的喜悦,但是想着顾闫不能吃辣,就控制了一下,之前那样的错误,可不能再犯第二次。

  另一位备受瞩目的,顾皇后,却没有专心狩猎,反而骑着一匹黑色骏马跟在女帝不远处,微笑着看她一身红衣飘扬。

  他很喜欢看宋天清穿一身红色,像嫁衣一样美、艳动人,更像一团火,烧在他的心上。叫他想起很多年前,两人成亲时的情形。

  掀起盖头,洞房花烛。

  交杯酒盏,共度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