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章(2 / 2)


  这都得益于宁泽,韩雪松觉得年近不惑的自己做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就是让宁泽代替了韩仪清。

  他笑盈盈问:“清儿,怎么了?”

  他许是怕被人偶尔听去露了馅儿,一直以来都是称呼宁泽“清儿”,他又看向宁泽红肿的眼眶,心里有了计较,又说:“是不是仪琲又惹你生气了。”

  宁泽张了张口,好一会才说:“表姐没了。”

  这四个字她很不愿意说出口,就像对着莲灯许愿总是不愿意把愿望说给别人,怕一说便破;而另一些时候,有些话不说这件事似乎便不曾发生。

  年后韩雪松一直忙于政务,算来已经有三个月不曾见过韩仪清,听宁泽一说做父亲的心如针扎一般,有愧疚,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恸,宁泽看他愣了好一会才恍若初醒般念了句:“我的乖女儿!”

  之后便跌跌撞撞跑了出去。

  后面韩仪清是如何安葬的宁泽没再参与,魏萱这些天假说去礼佛不在侯府中,她强打着心神应付田氏和小田氏,亏了上辈子卫风不懈气的念叨,她也能拿出另一幅面孔应对这两人。

  魏萱回来的时候人瘦了许多,过来和婆母田氏请安,田氏扫了她一眼问道:“仪清嫁人的日子就要到了,你怎么这样一幅形容,到时被沈家几位主母看到岂不失礼?”

  魏萱只说:“茹素多日清减罢了,过两日便好了。”幸而侯夫人田氏并未怀疑。

  韩仪琲坐在祖母下首左瞧瞧宁泽右瞧瞧魏萱,又远望了守在门口的几个丫头,忽然感觉到近来大房似乎有些阴气森森,这日陪着小田氏吃过饭,坐在罗汉床上闲聊,她忍不住问道:“我看大伯母她们最近心事重重的,莫不是知道了母亲在堂姐饭食中下了……”

  小田氏拍了她胳膊一下,斥道:“胡说什么,人不聪明,话还多,我可真是被你愁死了!”

  韩仪琲撇撇嘴道:“母亲若是铁了心让我去做媵妾,那我只能拿把剪刀自戕了!”

  说完转身就要跑,小田氏揪住她,怒气冲冲的道:“不和你把话说明白了,你是不是就没完没了了,那好我便问问你,你为何就看上了那位徐世子,为何就非他不嫁了,你可知道男女私相授受是要浸猪笼的,你堂姐那位表妹因为他被活埋你还看不清楚吗?”

  韩仪琲可不认同,志在必得的说道:“那是因为遇到的人不对,自然喜欢不来,而且那个姑娘那种身份怎么配得上徐世子。”

  小田氏听了她这些话脸上火辣辣的,又想起那日成国公夫人指着她鼻子说:“也不看看你们什么身份!”

  韩仪琲又道:“而且那位沈大人唯一的好处就是官做的大,身体却是病弱的厉害,一到冬天鸳鸳小姐就担心的吃不下饭,我要是真嫁过去可不是守活寡么,我才不要嫁!”

  小田氏气的捂住胸口,好一会消了气,倒是认真想了想,换了衣服转头去找田氏,说道:“以仪琲这种性子真跟着仪清嫁过去少不得要惹事,还是姑母说得对,是得换个人。”

  田氏手持着佛珠,坐在圈椅上,啜了口茶,有意试探她,问道:“那你觉得谁合适?”

  这时外面一阵喧闹,有人边走边喊道:“大少爷考了八十七名,成了贡士了!”

  屋里两人听了这话都皱了眉头,先前的话题便放下了。

  今日是四月十二,韩仪清的庶兄韩云舟过了会试,宁泽本以为他会兴高采烈的过来给她报喜,不成想他却垂着头进了院子,宁泽在喂笼中鸟,放好食物,转身道:“恭喜表哥考中贡士。”

  韩云舟和陈嗣冉是好友,两人都有些书呆气,但或许是家世的缘故,他比之陈嗣冉少了狷介之气,行事多了些谨慎。听到宁泽给他道喜,他叹口气说:“有人说我能高中都是托了表妹的福气。”

  宁泽愣了愣旋即明白过来,估计是有人在他面前说他之所以高中是沈霑从中做了手脚。

  最近她也听说了许多关于这位沈大人的事,都让她怀疑自己是不是回来错了地方,他做的事和前世完全不同,像变了个人似的,若说前世,她想沈霑恐怕不会那么做,那是个一身清气生怕别人污了他的人,要做什么也只会暗戳戳进行,这辈子却不好说了,他已经十分明目张胆了,谁知道他会不会在科举上做手脚。

  宁泽转念却又意识到,沈霑似乎没有必要帮韩云舟,她与这位沈大人算是“素昧平生”,他何必多此一举?

  “表哥多想了,沈大人身为读书人怎容得别人毁了科举。”

  他这么一说,韩云舟也想到沈霑是连中三元的读书人,曾经还是他的目标,那颗被人污蔑的心就没那么躁动了。

  魏国公府,石榴院。

  读书人沈大人终于迎来了休沐,他此时正站在石榴树下,抬头看到花苞裂开吐露了花朵,他想到一个老僧人的话,笑了笑。他人长的好,这么一笑,在春日之下更是分外好看。

  陈大岭见他心情好,不忍打扰他,却被看门的吴青石踹了一脚,身不由己弯腰跌了进来,他来不及斥责无情的好兄弟,忙站直,正儿八经的禀报道:“大人,大长公主请您过去。”

  沈霑虽然是大长公主唯一的儿子,他和他这个母亲的关系却不太好,平日里也不太相见,他从前不爱搭理她,现在已经觉得所有事无可无不可。

  陈大岭又道:“大人,您要成亲了,也该去见一见大长公主了。”

  似乎是这么回事,他回屋换了常服,进了魏国公府错对门的大长公主府,大长公主从去年就去了泰山祈福,今日是刚刚回来,在泰山时听到有人禀报说沈霑向韩家提亲了,她有些惊讶,她还以为她这个儿子在这件事上比较迟钝,她若不提,他怕是都不记得曾经和人家定亲过。

  大长公主问道:“你定亲了怎么也不派人告诉我,我差点便赶不回来,错过了你的亲事可怎么好!”

  她说这些就是想得个安慰,但是她这个儿子恐怕是不会回应的,又接着说道:“你是怎么突然想起向韩家下聘了?”

  沈霑这次开了口,说:“家里的石榴树开花了,这是之前一个老僧人种下的,他曾说树开花时便是我成亲的日子,他倒是算准了。”

  大长公主道:“你不是最看不起方士,说他们方外之人总是言之凿凿警告世人,却又从不入世,对朝廷最无贡献吗?”

  石榴树也不过是个说辞,沈霑笑了笑。

  大长公主又问:“你可想好要谁与你一同去迎亲了?”

  好一会听不到回答,大长公主见他眼眸微微垂着也不知在听还是在想什么,不由得叹口气,他们这种母子关系也不知能不能修补回来了。

  沈霑听大长公主说要迎亲,其实顿住了片刻,他这才想起一件事,他上辈子并未成过亲。

  作者有话要说:  我看过许多重生文,我想多活一辈子的人应该相对清醒些。明天真的成亲,后天真的小登科。

  第31章 连理

  婚期定在五月初六, 五月四日晚魏时枟过来同宁泽说话, 自韩仪清去后这还是她们第一次相见。

  她本也邀了黄秀梅同来, 奈何她说:“要去你自己去吧,有人触景伤情,而我触人伤情。”

  韩仪清这一去她的难过岂会比黄秀梅少?只是她和黄秀梅不一样, 韩仪清是她的表姐, 宁泽也是她的表妹, 宁泽自幼丧母,这一年又遭坎坷, 可谓死里逃生, 也是个可怜人。

  魏时枟进宁泽院子的时候,宁泽正让菱花打了深井水上来,正用棉布的手帕沾湿了敷在脸上,那手帕素白,盖在脸上像是披麻戴孝一般, 有些不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