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4节(2 / 2)


  前段时间天气暖和,他们不管是沿街乞讨还是露宿街头, 最大的问题就是解决自己腹中的饥饿问题。

  可是冬天一来,你让他们再睡在外面试试,万一晚上下了一场雪,第二天人就能被冻成冰棍了。

  他们是无根之人, 这里不是他们的祖地,自然不能随意伐木造房, 手中更没有工具去开垦荒田, 只能去拣点干枯的柴火和其余的流民们报团取暖。

  除了沿街乞讨他们能活一日是一日。

  当然, 这不代表他们没有自己的想法。

  自助者天助之。

  他们是人,会思考, 怎么可能不去钻研能让自己活下去的路。

  一处简陋的栖身之所, 正在报团取暖的流民们就有人道, “听说齐王那里募兵,还有别的地方有不少起义军,我们要不要去投靠他们试试看?”

  流民中的一些老人道:“你们年轻人想去就去吧,多少也能找到一条活路, 到后面就算是死,起码也能做一个饱死鬼。”

  至于他们这些老人和孩子,不管是齐王还是起义军, 都是不会大规模收留的。

  这是一条只针对那些青壮年的生路,甚至连妇人跟着一起活下去的机会都不大。

  齐地百姓被募兵的人家收到自家子嗣身死的人不在少数,还有起义军们,今个你刚建立,明天就被另一支起义军给干翻吞并都是常事,伤亡率也小不到哪去,甚至比齐王募兵还没有保障。

  毕竟齐王好歹也是王侯一个,他手下的兵死的多,但是却能吃上一顿饱饭,起义军则不同,大家都是百姓出身,饿着肚子那都是常事,手里基本没什么余粮。

  “不管是齐王还是起义军那里都离我们太远了,我们哪还有那么多力气去投奔他们,还不如省点力气去雪地里面找找有没有什么能吃的,看能不能挨过这个冬天去。”有人看着年迈年幼兼有的家人们,怎么可能自己孤身一人上路。

  有的人会为了自己活命而扔下家人上路,但大部分人还是狠不下这个心的。

  “你们不用顾及我们,这世道本就艰难,能活一个是一个,总不能让我们老的小的再拖累了你们吧。”流民中的老人们开口劝道,一脸的视死如归。

  “别说了,这大冬天的外面那么冷,我们估摸还没走到呢就被冻死在半道上了,再说,我们说不定能熬过这个冬天,等坚持到开春就有吃的了。”青壮们坚持道,宁愿放弃渺小的一丝生机,也要陪伴在家人们的身边。

  他们心里非常清楚,一旦他们走了,这些老弱妇孺们会遭受到怎样的对待,身死都还是最轻的,最大的可能就是被那些饿红了眼的人活生生的吃掉。

  逃难这一路,他们什么情况没有见到过,易子而食的事多了去了。

  他们舍不得吃自己的亲人们,不代表别人也舍不得。

  一旦他们离开,靠一群老弱妇孺们怎么抵抗的了那些人的伤害。

  “我们再去外面好好找找,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吃的野草吧。”有人低头道,而后迎着冷风走了出去。

  冷风一吹,冻得他们手脚僵硬。

  但是没办法,为了能撑下去,外面天再冷也得出去找能吃的东西。

  冰雪覆盖,想要找到绿色的踪迹,就必须得把厚实的雪层扒开,所有人的手无一例外的都冻成了大红馒头,看上去和干瘦的胳膊分外的不协调。

  突然,一个男人有些失神的咬到了自己的手上,给手背上留下了一个深深的牙印,痛感让那人清醒过来,却依旧盯着手道,“你们看我这手像不像大馒头?”

  “要是把手剁掉吃了,能顶两顿饿呢。”他呢喃道。

  不能吃人,那吃自己总行吧。

  其他人被他这话吓了一跳,“可不敢这么想,没有手,就算是你自己的肉也吃不到嘴里了。”

  “不过我们可以试着割点身上别的肉。”不伤筋动骨的那种。

  只是他们看看自己干瘪的肚子,还有枯瘦的小腿,怎么都没在自己的身上找到能下手的地方。身无二两肉,还不如去挖野菜呢。

  就在这时,一辆马车稳稳的碾压在雪地上行来。

  车轱辘外面包裹着一层弹性极佳的橡胶,让车内的几人一点都没感到颠簸。

  车内红泥小火炉燃着,里面装了一些酒,马车两边厚实的车帘紧紧的闭着,让车内暖烘烘的,只有前面的车帘偶尔有风吹来,反给车内增添了一分凉意。

  王沛良在这种舒适而又温暖的车内昏昏欲睡。

  突然,马车被迫停下,把他惊醒过来。

  “出什么事了?”

  掀开帘子一看,原来他们的马车居然被一群人给拦下了。

  王淳之屈着一条腿坐在车辕上,看着这群面黄肌瘦的流民们,问道,“什么事?”

  流民们咽了一口唾沫道,“小公子你能不能施舍给我们点吃的?”

  对于他们来说,有马车的都是富贵人,是他们这些流民们可以乞讨的对象。

  王淳之问他们,“你们流民现在已经到什么地步了?”

  流民们面面相觑,不明白王淳之关心这个做什么,回道,“没有吃的,没有衣服,可能就要撑不过这个冬天了。”说出这话的流民眼中带着迷茫,一来是想让王淳之对他们心软而施舍,二是他们自己也迷茫自己未来的命运。

  对于每天都操劳食物的他们来说,度过这个冬天是一个很遥远的未来,遥远到他们都没什么心思去想。

  “正好,我这有份工作,我付衣食,提供住所,你们付劳力,干不干?”王淳之问他们道。

  流民们睁大眼睛,简直不相信居然还有这等好事降临。

  要知道琅琊县城不大,零散的活计本就不多,他们也没本地人的门道,要不然就凭卖力气也不至于出现这么多的流民。

  “那小公子,你那能要多少人?我们那最不缺的就是人了。”流民们迫不及待的问道。

  如果能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谁愿意把自己的脸面踩在地上去伸手向人乞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