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完结+番外_





  朱彤没办法分析苏宇是哪种情况,因为花滑运动员也是一个讲究状态的运动,不单要几分运气,能不能出成绩,也和身体发育有关系……

  朱彤想到这些,又将资料拉回到了资料的上方,当视线落在身高那一栏的时候,叹了一口气。

  1.78米啊……

  找到原因了!

  大约是进入第二发育期结束,身体极速抽高稳定之后,肌肉却还没练出来,这个时候的花滑选手一般都会迎来一个爆发期,视觉观赏性更加地出色。

  因此也能够说明,为什么他的节目编排分那么高了。

  包括动作技术分,身体轻,自然做起来更加轻松一些,所以才会赢了闫冰冰和张亮吧。

  得出原因。

  朱彤也不是对苏宇没了期待,只是没有原本那么期待了。

  她想要找的选手不是一时的暴发,而是可以长久坚持,甚至有冲击世界冠军可能性。

  朱彤仔细看过苏宇资料,做过笔记,采访还是要继续的,毕竟是全国冠军,应该重点报道一下。

  然后她便又找来了其他选手的资料。

  很多选手都是青年组的老常客了,自觉无法在成年组拿成绩,便长期停留在青年组,目标也不是冠军,只要拿下一块奖牌就好。

  有些人,甚至只想要在比赛上滑完短节目和自由滑两个节目就算满足。

  直到,她看见了伍弋的资料。

  十五岁。

  水灵灵的年纪,就算在少年组再待上一年也无妨,资料上贴的那张照片还有着未退的婴儿肥,但也可以看见一张精致的小脸儿,盈着笑,眼神灵动,很是耀眼。

  第一眼,朱彤就觉得这孩子长得未免太好看了吧。

  然后再看资料——哎呦!?去年少年组的冠军啊!

  这是有才华还有颜值呀?

  媒体人的敏锐让她瞬间确定,伍弋会出名!

  哪怕到了青年组拿不了冠军,哪怕只有前八名,以这小孩的长相,就会有一群颜控粉喜欢他。

  花滑与速滑队同属滑冰队,可惜花滑男单一直没有出过成绩,导致花样滑冰的报道一直不多,关注的人也很少。这小孩要是可以拿下冠军……媒体肯定会捧他!

  这样一想,朱彤倒是对伍弋充满了期待,也希望他可以继续保持少年组的水平,一举斩获青年组的冠军,就好了。

  两天后。

  朱彤背着她装满了资料的笔记本电脑,拖着的行李箱里还放着从摄像部借来的高倍数摄像机,来到了这届全国花样滑冰大奖赛举办的城市。

  J市!

  J市在华国的北方,一直被誉为冰上运动的温床。

  这个省出了很多冬季项目的运动人才,因此所拥有的冬季运动项目的场馆也是最齐全,最气派!

  这一届大奖赛的花滑举办地在J市最大的滑冰场馆,在三年前还承办过当年冬亚会的滑冰主场馆。

  走进场馆一看,里面的设施设备齐全气派,场馆足以容纳一万二千人观看比赛。

  当然,一场国内花滑的比赛,比起冬亚会的吸引力还是差距很大,一眼看过去,观众并不多,除了参加比赛的选手团队,观众大约也就两千来人。

  观众被集中在了运动场的一边,正对冰面的位置,而媒体记者则被安排在对面。

  这是这类冷清大赛的老套路,摄像机从这个视角拍摄比赛,还能拍进不少的观众,会显得很热闹。但实际上,场馆的另外一边是完全空旷的。

  除了自己外,就孤零零的十来个媒体人,身后左右是大片的空座位,就连灯光在这里都暗了很多。

  朱彤也算是冬季运动项目采访记者的老人了,一到场,就被招呼着和其他的媒体记者坐在了一起。

  简单的寒暄之后,她了解到,这里除了她是大台的记者外,其余的都是地方电台的,甚至还有一个J市某镇的记者,说是今天参加比赛的一名选手就是他们镇的,具有拿到奖牌的实力,所以便安排过来做第一手报道。

  大家坐在一起,便开始讨论这次比赛的情况,分享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