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章忽如远行客(2 / 2)

  陈平安捋顺袖管和裤管,赤着脚,鞋子就放在身后的凉亭那边,靴尖对着长椅。崔东山的那根行山杖,斜靠亭柱。

  陈平安笑道:“当龙窑学徒的时候,走哪儿都要看看那里的泥土合不合适烧造瓷器。当了包袱斋,走哪儿都想着挣钱,看看能不能积攒家当。”

  陈平安有些感慨,道:“揉那紫金土,是大事。烧瓷开间一事,更是大事中的大事,先前坯子和釉色看着再漂亮,后面只要出了点点纰漏,就要功亏一篑,几十号人至少半年的辛苦,全白费了。所以开间一事,从来都是姚老头亲自盯着,哪怕是刘羡阳这样的得意弟子,都不让插手。姚老头会坐在板凳上,亲自守夜,看着窑火。但是姚老头经常念叨,瓷器进了窑室,成与不成,好与坏,好与更好,不管火候如何适当,终究还是得看命。事实上也是如此,绝大部分瓷器都成了瓷山的碎片,当时听说因为是皇帝老爷的御用之物,宁缺毋滥,差了一点点意思,也要摔个稀烂。那会儿,觉得家乡老人讲那老话,说什么天高皇帝远,真是特别有感触。”

  陈平安笑了笑,道:“不过那会儿,觉得老槐树的树顶已经很高了,老瓷山的尖尖脑袋也很高。至于远不远的,大概去山上砍柴烧炭,也就是远了。至少比起小时候上山采药,要远很多。”

  崔东山一直在怔怔出神。听到这里,崔东山轻声道:“小时候被关在阁楼读书,高不高的,没感觉,只能透过小小的窗口,看着远处。那会儿,最恨的就是书籍。我记性好,过目不忘,其实都记住了。当时便发誓自己以后拜师求学,一定要找个学问浅的、藏书少的、不会管人的先生,后来就找到了在陋巷挨饿的老秀才。一开始真没觉得老秀才学问如何,后来才发现,原来自己随便瞎找的先生,学问其实有些高。再后来,被尚未发迹的老秀才带着游历四方,吃了许多闭门羹,也遇到了许多真正的读书人,等到老秀才说要回去编撰一部书籍的时候,才觉得又走了很远的路。老秀才当时信誓旦旦,说这部书若是被版刻出来,至少能卖一千本!一定能卖到别的州郡去。嚷嚷这话的时候,老秀才嗓门大,我便知道,其实是心虚了。”

  陈平安微笑道:“他选择我,起先是因为齐先生,与我陈平安几乎没有关系。你死皮赖脸求我当你的先生,其实也一样,最早的时候,是老先生按着你的头拜师,与我陈平安本身关系不大。”

  崔东山想要说话。陈平安摆摆手,继续说道:“虽说关系不大,但还是有关系的,因为我在某个时刻,就是那个一,万一,甚至是万万之一,很小,却是万事的开端。这样的事情,我并不陌生,甚至对我而言,还有更大的一,是很多事情的全部。比如我爹走后,娘亲生病,我就是所有的一,我如果不做些什么,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一无所有。当年顾璨他们院子的那扇门,他们家里桌上的那碗饭,也是所有的一,如果那时候没开门,泥瓶巷陈平安,兴许还能换一种活法,但是今天坐在这里与你说着话的陈平安,就肯定没有了。”

  说到这里,陈平安轻轻握拳,敲了敲心口,道:“当我们对这个世界很挂念,便会把日子过得很辛苦。”

  陈平安转过头,笑道:“但是巧了,我什么都怕,唯独不怕吃苦,我甚至觉得吃苦越多,越是明白自己还活在世上。没办法,不这样想,就要活得更难熬。”

  陈平安望向那个白衣少年,道:“只在这件事上,你不如我,弟子不如先生。但是这件事,别学,不是不好,而是你不用。”

  崔东山点点头。

  陈平安后仰倒去,双手叠放在后脑勺下,轻声道:“裴钱突然习武,是因为曹晴朗吧?”

  崔东山“嗯”了一声。

  裴钱已经开始习武,是陈平安自己猜出来的,为何习武,更是如此。

  陈平安说道:“那我见了面,会告诉她,她可以怀念崔前辈,唯独不用感到愧疚。如果裴钱点头答应,却又做不到,更好。我相信她也一定会这样。裴钱,你,我,我们其实都一样,道理都知道,就是过不去那道心坎。对于裴钱来说,南苑国的心坎,崔前辈能够带着她走过去,崔前辈走了,落魄山竹楼的心坎,这辈子便都走不过去了。但是我觉得有些心坎,一辈子都留在心路上,抹不平,只能偷偷绕过去,没什么不好。最怕是觉得问心无愧了,觉得良心好受了,觉得理所当然了。”

  崔东山转头望去,先生已经不再言语,闭上眼睛,似乎睡了过去。

  崔东山便也闭上眼睛,思绪飘远。

  唯有水声潺潺,如说“瀺”字;山势高险却无言,如解“巉”字。

  崔东山有些心安,便也悠悠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崔东山突然说道:“看到小宝瓶和裴钱长大了,先生你有多伤感,那么齐静春看到先生长大了,就有多欣慰。”

  陈平安没有说话,似乎还在酣睡。

  崔东山不再言语,沉默许久,忍不住问道:“先生?”

  陈平安轻声道:“在的。”

  陈平安和崔东山去了趟老槐街的蚍蜉铺子。

  陈平安坐在门口的小竹椅上,晒着秋天的温暖日头。崔东山赶走了代掌柜王庭芳,说是让他休歇一天。王庭芳见年轻东家笑着点头,便一头雾水地离开了蚍蜉铺子。

  这天的生意还凑合,因为老槐街的人都听说来了个世间罕见的俊俏少年郎,故而来铺子的年轻女修尤其多,崔东山灌迷魂汤的本事又大,便挣了不少昧良心的神仙钱,陈平安也不管。

  第二天在符水渡那边,谈陵与唐玺一起现身,当然还有管着春露圃渡船的宋兰樵。

  寒暄过后,陈平安就与崔东山登船,宋兰樵一路跟随。这个见多识广的老金丹,发现了一桩怪事,单独瞧见年轻剑仙与那个白衣少年的时候,总是无法将两人联系在一起,尤其是什么先生学生,更是无法想象,只是当两人走在一起时,竟然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契合,难不成是两人都手持绿竹行山杖的缘故?

  宋兰樵没敢多说什么,只是说了件事,诚心诚意道了一声谢。原来宋兰樵刚刚在春露圃祖师堂有了把椅子,虽说只是顶替了唐玺的垫底位置,与唐玺一左一右,好似成了春露圃祖师堂的两尊门神,可这一步跨过去,是山上仙家与世俗王朝的声望暴涨,是每年额外多出的一大笔神仙钱,也是一些人间家眷的鸡犬升天。所以宋兰樵说是受了那位年轻剑仙一份大恩大德,丝毫不为过。只是宋兰樵做惯了生意,务实,并没有一个劲儿在姓陈的年轻人面前献殷勤,这是他的聪明之处。

  渡船上,宋兰樵为他们安排了一间天字号房,思量一番,干脆就没有让春露圃女修出身的婢女们露脸。

  屋内,崔东山为陈平安倒了一杯茶水,然后趴在桌上,两只雪白大袖占据了将近半数桌面,笑道:“先生,论打架,十个春露圃都不如一个披麻宗,但是说做买卖,春露圃还真不输披麻宗半点。以后咱们落魄山与春露圃,有的聊,肯定可以经常打交道。”

  陈平安喝着茶水,没有说什么。

  崔东山说道:“谈陵是个求稳的,因为如今春露圃的生意,已经做到了极致,山上,一门心思依附披麻宗,山下,主要笼络大观王朝,没什么错。但是架子搭好了,谈陵也发现了春露圃的许多积弊,那就是好些老人,都享惯了福,即使修行还有心气,可用之人太少。以前她就算有心想要扶持唐玺,也会担心这位财神爷,与只会拼命捞钱且尾大不掉的高嵩蛇鼠一窝,等她谈陵时辰一到,春露圃便要改朝换代。虽说谈陵这一脉,弟子人数不少,但是能顶事的,没有,青黄不接,十分致命,根本扛不住唐玺与高嵩联手。到时候比武力又打不过,比钱袋子那更是云泥之别。

  “所以唐玺与林嵯峨结盟,是最稳妥的。林嵯峨虽说脾气恶劣,但到底是个没有野心的,对春露圃也忠心,再加上一个对她谈陵感激涕零的宋兰樵,三人抱团,春露圃便有了些新气象。若是咱们落魄山再递过去一个枕头,帮着春露圃顺势打开宝瓶洲北方的缺口,哪怕只是一个很小的缺口,都会让熟稔商贸的春露圃诸多山腰、山脚的修士,感到振奋。而宝瓶洲如今处处大兴土木,春露圃有人有物有钱,与咱们落魄山双方各取所需,正是最合适的生意对象。不过也需要注意春露圃在宝瓶洲的水土不服,所幸大骊朝廷,从衙门文官到沙场武将,与春露圃修士是尿得到一个壶里去的。”

  崔东山由衷赞道:“先生布局之深远,落子之精准、缜密,堪称国手风范。”

  听到这里,陈平安终于忍不住开口笑道:“落魄山的风水,是你带坏的吧?”

  崔东山委屈道:“怎么可能?!朱老厨子,大师姐,大风兄弟,都是此道的行家里手!再说了,如今落魄山的风水,哪里差了?”

  陈平安说道:“我没刻意打算与春露圃合作,说句难听的,是根本不敢想,做点包袱斋的生意就很不错了。如果真能成,也是你的功劳居多。”

  崔东山抬起一只手臂,伸出手指在桌面咄咄咄点了三下,画出一个三角形,道:“唐玺,林嵯峨,宋兰樵,是个三。谈陵一脉,高嵩一脉,唐玺小山头,又是一个三。落魄山,披麻宗,春露圃,还是一个三。先生聚拢起来的各方势力,北俱芦洲南端,宝瓶洲北部,是一个更大的三。天底下的关系,就数这个,最稳固。先生,还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下棋的国手吗?”

  陈平安摇头笑道:“误打误撞罢了。”

  崔东山叹了口气,道:“先生虚怀若谷,学生受教了。”

  陈平安笑骂道:“滚你的蛋。”

  崔东山刚要说话,不料陈平安立即说道:“还来?”

  崔东山只觉得自己一身绝学,十八般武艺,都没了用武之地,果然还是先生厉害。

  崔东山突然问道:“到了骸骨滩,要不要会一会高承?我可以保证先生往返无忧。”

  陈平安摇头道:“暂时不去京观城。”

  崔东山问道:“因为此人为了蒲禳祭剑,主动破开天幕,还剩下点豪杰气魄?”

  陈平安说道:“没这么简单,要更复杂,以后再说。”

  崔东山自然没有异议。

  在经过随驾城、苍筠湖一带上空时,陈平安离开屋子,崔东山与他一起站在船头栏杆旁,俯瞰大地。

  占地广袤的苍筠湖,从渡船上望去,就像一颗在玉莹崖溪涧里安安静静躺着的碧绿石子。

  还欠那边的某座火神庙一顿酒,只能先欠着了。

  崔东山轻声道:“先生以后莫要如此涉险了。”

  陈平安说道:“其实我也知道,自己应该远离风波,成了山上修行人,山下事便是身外事。只是你我清楚,一旦事到临头,就难了。”

  崔东山趴在栏杆上,双腿弯曲,两只露在栏杆外边的袖子,就像两条小小的雪白瀑布。

  陈平安问道:“周米粒在落魄山待着还习惯吗?”

  崔东山点点头,道:“习惯得很,总觉得每天抄书的裴钱就是读书人了,眼巴巴等着裴钱将来亲笔给她写哑巴湖大水怪的故事呢。小姑娘狗腿得一塌糊涂,每天都是裴钱的小尾巴,屁颠屁颠扛着行山杖。如今又被先生从骑龙巷右护法提拔为落魄山的右护法,就更神气了,与人说话之前,都要咳嗽两声,先润润嗓子,再老气横秋地言语一番,都是跟我那个大师姐学的臭毛病。”

  陈平安笑道:“挺好。”

  崔东山好奇道:“真要将小姑娘载入落魄山祖师堂谱牒,成为类似一座山头供奉的右护法?”

  陈平安说道:“当然。这不是儿戏。以前还有些犹豫,见识过了春露圃的山头林立与暗流涌动之后,我便心思坚定了。我就是要让外人觉得落魄山很奇怪,无法理解。我不是不清楚这么做所需的代价,但是我可以争取在别处找补回来,可以是我自己这个山主,多挣钱,勤勉修行,也可以是你这个学生,或者是朱敛,卢白象。我们这些存在,便是周米粒、陈如初她们存在的理由,也会是以后让某些落魄山新面孔,觉得‘如此这般,才不奇怪’的理由。

  “我不排斥以后落魄山成为一座‘宗’字头山门,但是我绝对不会刻意为了聚拢势力,便舍弃那些路边的花草。那些花草,在落魄山上,以前不会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以后也不会。何况她们从来也不是路边的美好风景,她们就是我人生的一部分,能够照顾那些值得照顾的人,令我尤其心安。”

  陈平安转头问道:“我这么讲,可以理解吗?”

  崔东山使劲点头,道:“理解且接受!”

  陈平安感慨道:“但是一定会很不轻松。”

  崔东山说道:“每一句豪言壮语,每一个雄心壮志,只要为之践行,都不会轻松。”

  有些话,崔东山甚至不愿说出口。

  所有久别重逢的开怀,都将是未来离别之际的伤心,但这不妨碍那些还能再见的相逢,让人欢喜,让人饮酒,让人开心颜。

  但是别忘了,有些时候,离别就只是离别。

  陈平安也跟着趴在栏杆上,眺望远处大日照耀下的金灿灿云海,问道:“当了我的弟子,会不会不自在?”

  崔东山说道:“不会。”

  陈平安笑道:“境界悬殊,学问悬殊,你这学生当然还好。”

  崔东山说道:“先生这么讲,学生可就要不服气了,若是裴钱习武突飞猛进,破境之快,如那小米粒吃饭,一碗接一碗,让同桌吃饭的人,目不暇接,难道先生也要不自在?”

  陈平安点头道:“当然不自在,师父的面子往哪里放?讲道理的时候,嗓门大了些,就要担心给弟子反手一记栗暴,心里不慌?”

  崔东山哈哈大笑,先生北游,修心极好。

  沉默片刻,陈平安说道:“我这个人是死脑筋,喜欢钻牛角尖,总有一天,在落魄山上,也会有些芥子小事,变成我的天大难题,到时候,你给些建议。”

  崔东山点头道:“圣人有云,有事,弟子服其劳。”

  崔东山转过头,脸颊贴在栏杆上,笑着眯起眼,接着道:“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陈平安笑了笑,说道:“别胡乱篡改道德文章的本意,糟践圣贤的良苦用心。”

  崔东山说道:“先生,可别忘了,学生当年,那叫一个意气风发、锋芒毕露,学问之大,锥处囊中,藏都藏不住,别人挡也挡不住。真不是我吹牛不打草稿,学宫大祭酒,唾手可得,若真要市侩些,中土文庙副教主也不是不可能。”

  陈平安摇头道:“国师说这个,我信,至于你,就拉倒吧。船头这儿风大,小心闪了舌头。”

  崔东山嘿嘿而笑,道:“话说回来,学生吹牛还真不用打草稿。”

  陈平安问道:“中土神洲是不是很大?”

  崔东山点头道:“很大。八洲版图相加,才能够与中土神洲媲美。其余八洲,若是能够有一两人挤进中土神洲十人之列,就是能耐。例如南婆娑洲的醇儒陈淳安,北俱芦洲的龙虎山外姓大天师火龙真人,皑皑洲的刘大财神。”

  陈平安说道:“那以后一定要去看看。”

  崔东山幽怨道:“那可是学生的伤心地。”

  陈平安笑道:“自找的打,鼻青脸肿也要咧嘴笑。”

  崔东山无奈道:“先生不仗义啊。”

  渡船进入骸骨滩地界,宋兰樵主动登门,携带重礼。

  是两份,他自己一份,春露圃谈陵一份。

  他这份谢礼,其实也是恩师林嵯峨从祖师堂那边拣选出来的一件法宝,是以春露圃特产仙木打造的竹黄龙纹经书盒,里面还装有四块玉册。

  谈陵那份赠礼,更是价值连城,是春露圃屈指可数的山上重宝之一,一套八锭的集锦墨。

  交出去的时候,宋兰樵都替谈陵感到心疼。

  陈平安没有拒绝,谈陵在符水渡没有亲自送礼,吩咐宋兰樵在即将停靠骸骨滩渡口之际送出,本身就是诚意。

  这是宋兰樵成为春露圃祖师堂成员后的第一件公事,还算顺利,这让宋兰樵松了口气。只是与那对先生学生一起坐着喝茶,宋兰樵有些坐立不安,尤其是身边坐着个崔东山。

  崔东山双指拈杯,轻轻在桌上划抹,笑眯眯道:“兰樵啊,拎着猪头找不着庙的可怜人,世上茫茫多,你算运气好的了。”

  宋兰樵前一刻还听着陈平安喊自己宋前辈,这会儿被他的学生左一个兰樵右一个兰樵唤着,当然浑身别扭。

  春露圃以诚待人,陈平安当然不会由着崔东山在这边插科打诨,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有事与宋兰樵要谈。

  不承想接下来的一幕让宋兰樵额头冷汗直流——那白衣少年好像被陈平安一巴掌打飞了出去,连人带椅子一起在空中旋转无数圈,最后一人一椅就那么粘在墙壁上,缓缓滑落。

  崔东山哭丧着脸,椅子靠墙,人靠椅子,怯生生说道:“学生就在这边坐着好了。”

  陈平安黑着脸。宋兰樵心中震撼不已,难道这个和颜悦色的陈剑仙,与那太徽剑宗刘景龙一般无二,根本不是什么地仙,而是一个深藏不露的玉璞境剑仙?

  陈平安懒得理睬这个崔东山,开始与宋兰樵正儿八经议事,争取谈妥未来落魄山与春露圃的合作事宜。谈的只是一个大框架大方向,宋兰樵当下肯定做不了主,还需要返回祖师堂闹哄哄吵几架才成。一旦双方最终决定合作,此后一切具体事务,落魄山一样需要朱敛、魏檗他们来定章程。陈平安对春露圃的生意,还算知根知底,所以与宋兰樵聊起来,并不生疏,北俱芦洲之行,他这包袱斋不是白当的。落魄山最大的倚仗,当然是那座作为重要运转枢纽的牛角山渡口,有魏大山君坐镇披云山,牛角山渡口可以接纳绝大多数的北俱芦洲跨洲渡船,这就相当于一个包袱斋有了落脚的店铺,天底下的钱财,在某处稍作停留,再流转起来,便是钱生钱。

  陈平安偶尔甚至会想,一枚磨损较为厉害的雪花钱,到底见过了多少修士?一千个?一万个?会不会已经走遍了浩然天下的九洲版图?

  宋兰樵聚精会神地与陈平安聊着大事,冥冥之中,金丹境老修士甚至觉得今天所谈,极有可能会决定春露圃未来百年的走向。

  宋兰樵看到对面陈剑仙瞥了眼墙壁那边,宋兰樵顺着视线望去,那白衣少年双手握住椅子把手,整个人连带着椅子在那边左右摇摆,好像以椅子腿作为人之双脚,踉跄走路。被先生发现后,崔东山立即停下动作,仰头吹着口哨。

  宋兰樵礼节性微微一笑,收回视线。这家伙是脑子有病吧?一定是的!

  陈平安跟宋兰樵聊了足足一个时辰,双方都提出了诸多可能性,相谈甚欢。到了尾声,宋兰樵整个人已经放松许多,有些渐入佳境,许多积攒多年却不得言的想法,都一吐为快。而坐在对面经常为双方添加茶水的年轻剑仙,更是个难得投缘的生意人,从未斩钉截铁地说行或不行,多是“此处有些不明了,恳请宋前辈细致些说”“关于此事,我有些不同的想法,宋前辈先听听看,若有异议请直说”这类温和措辞。不过对方也不含糊,有些宋兰樵打算为高嵩挖坑的小举措,年轻剑仙也不当面道破,只有一句“此事可能需要宋前辈在春露圃祖师堂那边多费心”。

  那个白衣少年,一直无所事事,晃荡着椅子,绕着那张桌子转圈圈,好在椅子走路的时候,悄无声息,没有折腾出半点动静。宋兰樵已经可以做到视而不见。

  聊完之后,宋兰樵神清气爽,桌上已经没有茶水可喝,虽然还有些意犹未尽,但是依旧起身告辞。

  宋兰樵让陈先生不用送,年轻人笑着点头,就只是送到了门口,然后让崔东山再送一程。

  宋兰樵走入廊道后,不见了那个青衫剑仙,唯有一袭白衣美少年,老金丹便立即心弦紧绷起来。只见那个少年倒退出门,轻轻关上门,然后转头笑望向宋兰樵。

  宋兰樵的笑容僵硬起来。

  崔东山来到下意识弯腰的宋兰樵身边,跳起来一把搂住宋兰樵的脖子,拽着这个老金丹一起前行,道:“兰樵兄弟,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啊。”

  宋兰樵骤然心头惊悚,差点没忍住喊声陈先生,让他帮着自己解围一二。宋兰樵想要停步不前,但是没有想到根本做不到,被那少年力道不重地拽着,一步跨出之后,宋兰樵便知道大事不妙。

  下一刻,白衣少年已经没了身影,宋兰樵发现自己置身于茫茫白雾之中,周围没有任何风景,就如同置身于一座枯死的小天地,视野中尽是让人备感心寒的雪白颜色,并且行走时,脚下略显松软,却非世间任何泥土,稍稍加重脚步力道,只能踩出一圈圈涟漪。

  他小心翼翼徒步行走,一炷香后,开始御风,一个时辰后,宋兰樵再顾不得什么礼数不礼数,祭出法宝,开始倾泻宝光,狂轰乱砸,但始终无法改变这座小天地丝毫。时间漫长得如一年后,宋兰樵盘腿而坐,面容枯槁,束手待毙。

  突然,宋兰樵抬起头,见到了一颗巨大的头颅,少年脸庞明明带着笑意,却眼神冷漠,少年缓缓抬起手臂。

  宋兰樵头皮发麻,难道自己一直在对方雪白大袖之上打转?

  下一刻,心神憔悴的宋兰樵发现自己就站在渡船廊道上,不远处那少年双手笼袖,笑眯眯望向自己。

  劫后余生的宋兰樵,差点热泪盈眶。

  崔东山微笑道:“先生让我送你一程,我便自作主张,稍稍多送了些路程。兰樵啊,事后可千万别在我家先生那边告刁状,不然下次为你送行,就是十年一百年了。到时候是谁脑子有病,可就真不好说喽。”

  宋兰樵战战兢兢道:“谢过前辈提点。”

  崔东山问道:“习惯了春露圃的灵气盎然,又习惯了渡船之上的稀薄灵气,为何在无法之地,便不习惯了?”

  宋兰樵怔住。

  崔东山与之擦肩而过,拍了拍宋兰樵肩膀,语重心长道:“兰樵啊,修心稀烂,金丹纸糊啊。”

  宋兰樵缓缓转身,作揖拜谢,这一次心悦诚服,道:“前辈教诲,让晚辈如拨迷瘴见月晕,虽尚未真正得见明月,却也裨益无穷。”

  崔东山置若罔闻,敲了敲房门,问道:“先生,要不要帮你拿些瓜果茶水来?”

  宋兰樵看着那张少年面容的侧脸,有那恍若隔世的错觉。

  陈平安打开门,一把按住崔东山脑袋,轻轻压下去,转头对宋兰樵问道:“宋前辈,我这弟子是不是对你不敬?”

  宋兰樵不知是丧心病狂,还是福至心灵,说了一句以往打死都不敢说的话:“实不相瞒,苦不堪言。”

  陈平安笑着点头,道:“知道了。”

  白衣少年被一把攥住耳朵,嗷嗷叫着给陈平安扯入屋子。

  犹然有骂声传出:“狗日的宋兰樵,没良心的玩意儿,你给大爷等着……先生,我是好心好意帮着兰樵兄弟修行啊,真没有故意戏弄他……先生,我错了!”

  宋兰樵抖了抖袖子,大步离去。

  舒坦。

  渡船在骸骨滩渡口停下,宋兰樵干脆就没露面,让人代为送行,自己找了个挑不出毛病的借口,早早消失了。

  崔东山用手心摩挲着下巴,左右张望。

  两人下了船,一起去往披麻宗木衣山。

  崔东山开始诉苦告状,道:“先生,竺泉见我第一面,就说先生从未提及学生,假装不认识我,把我给活活伤心死了。没死,也算半死了。”

  陈平安笑道:“在竺宗主面前提过你几次,不过人家是一宗之主,万事上心,还需要提防着整座鬼蜮谷,不小心给忘了,有什么奇怪?”

  然后陈平安提醒道:“竺宗主在山上,是很少见的修道之人,我很敬重。到了木衣山上,你别给我闹幺蛾子。还有那个少年庞兰溪,是木衣山寄予厚望的祖师堂嫡传,你一个外人,也别胡乱言语。我知道你做事自有分寸,但这里终究是骸骨滩,不是自家落魄山。”

  崔东山点点头,瞥了眼木衣山,有些遗憾。无事可做,这就有些无聊了啊。

  到了木衣山山门,畅通无阻。披麻宗修士大多都认识陈平安,而且他是时隔不久游历归来。

  竺泉没在山上,已经去了鬼蜮谷青庐镇。不过杜文思已经返回祖师堂,开始闭关破境,跻身元婴境,希望极大。

  崔东山提及杜文思,笑嘻嘻道:“先生,这小子是个痴情种。据说太平山女冠黄庭先前去过一趟鬼蜮谷,根本就是冲着杜文思去的,只是不愿杜文思多想,才撂下一句‘我黄庭此生无道侣’,伤透了杜文思的心。伤心之余呢,杜文思其实还是有些小心思的,心心念念的姑娘,自己没办法拥有,好在不用担心被其他男人拥有,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了,所以思来想去,觉得还是自己境界不高,境界够了,好歹有那么点机会,比如将来去太平山看看啊,或是更进一步,与黄庭一起游历山河啊……”

  陈平安笑道:“你在木衣山也没待几天,就这么一清二楚了?”

  崔东山点头道:“瞎逛呗,山上与山下又没啥两样,人人得了闲,就都爱聊这些儿女情长,痴男怨女。尤其是一些爱慕杜文思的年轻女修,比杜文思还糟心呢,一个个打抱不平,说那黄庭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境界高些,长得好看些,宗门大些……”

  披麻宗主峰木衣山,与世间多数仙家祖师堂所在山峰差不多,登山路多是台阶直上。嫡传弟子往往可以御风御剑而行,在有些山头,连寻常弟子也可如此行事。不过仙家洞府,往往讲究一个飞鸟各有其道,高低不一,路线不同。龙泉郡那边之所以不太一样,终究还是草创初期的缘故,加上龙泉剑宗与落魄山弟子本来就都不多,又不太讲究这些繁文缛节,所以才显得十分另类。披麻宗、春露圃这些老字号仙家,规矩众多,法度森严,在陈平安看来,其实是好事。

  只不过天底下没有一劳永逸的便宜事,春露圃之所以如此人心动摇,就在于纸面宗法、台面规矩,并未真正深入人心。

  在这一点上,披麻宗就让陈平安由衷敬佩,从宗主竺泉,到杜文思,再到庞兰溪,性情各异,但是身上那种气度,如出一辙。

  生死事小,宗门事大。

  修道之人,明明是追求长生不朽,但是披麻宗修士却人人敢于为宗门赴死,竺泉与历代宗主、祖师,每逢死战,无一不是身先士卒!

  披麻宗掌律老祖沿着台阶,往下御风而来,飘落在两人身前,笑道:“陈公子,崔道友,有失远迎。”

  招呼过后,陈平安发现一件怪事,这位披麻宗老祖师似乎对崔东山十分亲近,言语之间,俨然知己。

  难不成崔东山先前在木衣山上,不只是游手好闲瞎晃荡?

  不然就凭崔东山与京观城厮杀一场,也不至于让一位掌律老祖如此刮目相看。要知道披麻宗修士,个个都是白骨堆里杀出血路的修士,哪怕是杜文思这种看似温文尔雅的金丹境修士,一样在鬼蜮谷内久经厮杀。

  老祖师亲自领着两人去了那栋陈平安住过的宅院。

  披麻宗那艘往来于骸骨滩与老龙城的跨洲渡船,约莫还需要一旬光阴才能返回北俱芦洲。

  庞兰溪与他太爷爷庞山岭已经站在门口恭迎。

  少年笑着招手道:“陈先生!”

  两人见了面,庞兰溪第一句话就是报喜,悄悄道:“陈先生,我又为你跟太爷爷讨要了两套神女图。”

  陈平安轻声问道:“价格如何?”

  庞兰溪笑道:“按照市价……”庞兰溪停顿了一下,“是不可能的!送,不收钱!”

  陈平安笑道:“庞仙师也太心疼你了,不过咱们还是按照市价算吧。交情归交情,买卖是买卖。”

  庞兰溪有些失落,道:“这才几天没见,陈先生怎么就如此见外了?”

  陈平安压低嗓音道:“客气话,又不花钱。你先客气,我也客气,然后咱俩就不用客气了。”

  庞兰溪笑得合不拢嘴。又学到了,陈先生真是学问驳杂。

  四人落座,庞兰溪年纪最小,辈分最低,便站在太爷爷身后。陈平安直奔主题,聊起了春露圃一事。

  那位名叫晏肃的披麻宗掌律老祖,立即飞剑传信别处山峰上的一名名为韦雨松的元婴境修士,比晏肃低了一个辈分,岁数却不小了,与庞兰溪是师兄弟。韦雨松手握一宗财权,类似春露圃的高嵩,是个消瘦矮小的精悍老人,见到了陈平安与崔东山后,十分客气。

  当初竺泉做成了与落魄山牛角山渡口的那桩小买卖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找韦雨松谈心,表面上是身为宗主关心一下韦雨松的修行事宜,事实上当然是邀功去了。韦雨松哭笑不得,硬是半句马屁话都不讲,结果把竺泉给憋屈得不行。韦雨松对于那个青衫年轻人,只能说是印象不错,除此之外,也没什么了。可是他对那个少年容貌的崔道友,那是佩服得五体投地。道理很简单,崔道友到了木衣山后,山上山下晃悠了两天,然后就找到披麻宗祖师堂,给了一大摞图纸,直截了当说木衣山的护山大阵,粗糙了些,有些白瞎了那拨英灵的战力。结果木衣山祖师堂邀请了一个墨家机关师出身的老供奉,发现按照崔道友那份图稿去修改木衣山大阵,耗费不过千余枚谷雨钱,便能够将大阵威势增加两成!那个墨家机关师愧疚得无地自容,兢兢业业完成了大阵的查漏补缺之后,差点没辞去供奉头衔。

  说句天大的实在话,别说是一千枚谷雨钱的小小开销,就是砸下三千枚谷雨钱,哪怕只增加护山大阵的一成威势,都是一笔值得敬香昭告列祖列宗的划算买卖。

  所谓的划算,是可以少死许多宗门修士。再者,曾有高人道破天机,若是木衣山的护山大阵可以增加五成功效,便是骸骨滩与鬼蜮谷双方对峙局面的一个转折点。

  所以披麻宗祖师堂诸位老修士,现如今看待崔东山,那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那白衣少年丢下图纸,在祖师堂内说了些关键事项后,便大摇大摆继续在木衣山晃荡,与神仙姐姐们唠嗑去了。

  事后竺泉亲自出面询问崔东山,披麻宗该如何报答此恩,只要他崔东山开口,披麻宗便是砸锅卖铁,与人赊账,都要还上这份香火情。

  崔东山也没客气,指名道姓,要杜文思与庞兰溪两人以后各自跻身元婴境后,在落魄山担任记名供奉。只是记名,落魄山不会要求这两人做任何事情,除非两人自愿。

  竺泉当时还有些疑惑,就这样?

  崔东山反问,还要闹哪样?

  竺泉便满脸愧疚,说了一句戳心窝的话,唉声叹气道:“那陈平安,在我面前半点不提你这个学生,真是不像话,良心给狗吃了,下次他来骸骨滩,我一定帮你骂他。”

  崔东山泫然欲泣,可怜兮兮道:“竺姐姐,你良心才被狗吃了吧。”

  竺泉这才说了句公道话:“陈平安有你这么个学生,应该感到自豪。”

  崔东山便投桃报李,道:“竺姐姐这么好的女子,如今还无道侣,天理难容。”

  于是两人差点没打起来,竺泉去往鬼蜮谷青庐镇的时候,依旧怒气冲冲。

  披麻宗里亏得有韦雨松这个熟稔生意的聪明人,不然就竺泉这种不着调的宗主,晏肃这些个不靠谱的老祖师,披麻宗嫡传弟子再多,也早就被京观城钝刀子割肉,消磨尽了宗门底蕴。韦雨松每次在祖师堂议事,哪怕对着竺泉与自己恩师晏肃,从来没个笑脸,喜欢一边翻账本,一边说刺人言语,一句接一句,久而久之,祖师堂前辈们一个个面带微笑,装听不见,习惯就好。

  韦雨松觉得帮助春露圃运输货物去往宝瓶洲,当然没问题,但是分账一事,得好好磨一磨。

  在韦雨松打算盘算账的时候,晏肃与庞山岭便开始习惯性微笑。崔东山觉得这会儿没他说话的份,就跟庞兰溪挤眉弄眼。庞兰溪对这个俊美得不像话的“同龄人”,很提防,到底是少年心性,会担心青梅竹马的姑娘,遇上更好的同龄人,难免会有些想法。尤其是下山去壁画城见她的时候,她随口聊起了这个来铺子购买神女图的外乡少年,虽然她说的是些少年脾气古怪的寻常言语,可庞兰溪心里边一桶水七上八下。

  庞兰溪最近都快要愁死了,所以特别想要与陈先生请教一番。

  陈平安这个野修包袱斋与管着披麻宗所有钱财的韦雨松,各自杀价。

  便是陈平安都有些无奈,这个韦雨松,真是抠门得有些过分了,半点“宗”字头谱牒仙师的风范都不讲。一旦遇到些难聊的细节,韦雨松便搬出一位远游老祖师,反正就是泼脏水,言之凿凿,说这位老祖如何如何古板迂腐,如何在每一枚雪花钱上边锱铢必较,些许折损宗门利益的事情,哪怕只是嫌疑,这位老祖都要在祖师堂兴师问罪,谁的面子都不给。如果这招不管用,他便会苦着脸说自己在披麻宗最是没地位,谁跟他要钱,都嗓门大,不给,就要翻脸,一个个不是仗着修为高,就是仗着辈分高,还有些更不要脸的,仗着自己辈分低修为低,都能闹事。

  反正听韦雨松的牢骚诉苦,好像整座披麻宗,就数他韦雨松最不是个东西,说话最不管用。

  陈平安没辙了,轻轻放下茶杯,咳嗽一声。

  正打着哈欠的崔东山立即正襟危坐,说道:“木衣山护山大阵一事,其实还有改善的余地。”

  韦雨松立刻一拍桌子,决断道:“全部按照陈公子的说法,就这么定了!”

  陈平安满脸诚意,问道:“会不会让披麻宗难做人?”

  韦雨松大义凛然道:“开什么玩笑?披麻宗只要是跟钱有关的事情,别说是竺宗主,天王老子都管不着我韦雨松!”

  陈平安故作恍然,笑着点头。

  韦雨松笑容不变。

  果然是同道中人。

  韦雨松与晏肃、庞山岭一起离开。韦雨松非要与崔道友叙旧,崔东山只好跟着去了。

  只剩下陈平安与庞兰溪。

  庞兰溪落座后,轻声道:“陈先生,这位崔前辈,真是你的学生吗?”

  陈平安点点头,道:“觉得不像,也很正常。”

  庞兰溪欲言又止。

  陈平安笑道:“要是开口求人,难以启齿,那就……”

  陈平安不再说话,抬起双手,比画了一下。庞兰溪立即看懂了,是那廊填本神女图。

  庞兰溪匆匆御风离去,又匆匆返回宅院,将两只木匣放在桌上。除此之外,还有一封从云上城寄来的信,收信人是他庞兰溪,转交“陈好人”。

  陈平安收信入袖,笑道:“现在是不是有底气说话了?”

  庞兰溪小声道:“陈先生,我有些担心。”

  陈平安心中了然。庞兰溪是一个不用担心修行的少年,山上少年忧愁,愁不在修道,那就只能是愁宗门存亡兴衰了,而披麻宗谈不上有此隐忧,或者说一直隐患重重,所有修士反而都已习惯了,那么他的愁就只剩下那件事了。

  陈平安笑道:“你先说说看,我再来帮你分析分析。”

  庞兰溪便说了那些事情,其实也没什么事情,只是些少年的懵懂情思,绕山绕水。

  陈平安听过之后,想了想,忍住笑,说道:“放心吧,你喜欢的姑娘,肯定不会见异思迁,转去喜欢崔东山,而且崔东山也看不上你的心爱姑娘。”

  庞兰溪涨红了脸,恼火万分道:“陈先生,我可要生气了啊,什么叫作崔东山看不上她?”

  陈先生怎么这么不会说话呢!以前不是这样啊。

  陈平安忍不住笑了起来。

  庞兰溪想着想着,挠挠头,有些赧颜,那个心结便没了。

  不仅如此,少年内心深处还是有些愤愤不平,觉得自己一定要好好修行,一定要让她知道,她喜欢自己,绝对没有看错人,一辈子都不会后悔。

  陈平安说道:“那个姑娘喜欢你,不是因为你是修道天才。但是如果你能够证明自己是真正的修道天才,那么喜欢你的姑娘,会更加高兴。为你高兴,然后她自己也就高兴了。”

  庞兰溪轻声问道:“是这样的吗?”

  陈平安点头道:“是这样的,这件事,我无比确定。”

  庞兰溪趴在桌上,怔怔出神。

  陈平安打开木匣,取出一卷神女图,摊放在桌上,细细打量,不愧是庞山岭的得意之作。

  庞兰溪突然问道:“陈先生,一定有很多姑娘喜欢你吧?”

  陈平安缓缓收起神女图,摇头道:“没有的事。”

  庞兰溪摇摇头道:“我不信。”

  陈平安打开徐杏酒的那封信,信里言简意赅,说了些云上城的近况,再就是说已经准备好了,只等刘先生问剑成功,就会再拜访一趟太徽剑宗,这一次是下山历练,北至太徽剑宗,南到骸骨滩。

  陈平安看过了信,说道:“我有个朋友,就是写信人——云上城徐杏酒,以后他可能会来这边游历,你如果有空,可以帮我招待一下,如果忙,就无须刻意分心。这不是客套话。不是我的朋友,就一定会是你的朋友,所以不用强求。”

  庞兰溪点头答应下来道:“好的,那我回头寄封信去云上城,先约好。能不能成为朋友,到时候见了面再说。”

  陈先生的朋友,肯定值得结交。

  就像先前陈先生与韦师兄谈论春露圃,庞兰溪虽然不谙庶务,但是多少了解披麻宗对春露圃的态度,谈不上看不起,但绝对称不上朋友,就只是生意往来,毕竟春露圃的铜臭味,重了点,而披麻宗修士,对这些,是不太喜欢的,所以春露圃这么多年来,一直想要孝敬孝敬韦雨松,却又不敢表现得太过火。再者,管着春露圃渡船的宋兰樵,在元婴境韦雨松面前,说话都不太利索,毕竟韦雨松在披麻宗,地位超然,是出了名的难讲话。

  可是当陈先生开口,要三家势力一起做跨洲生意后,庞兰溪发现韦师兄立刻就松了口,根本没有拒绝的意思。

  庞兰溪觉得这也是自己需要向陈先生学习的地方。

  为人处世,学问很大。

  陈平安最后说道:“你知不知道,当你为崔东山而忧心的时候,其实你喜欢的姑娘,便是最开心的时候,所以笑容才会比往常多些,这是因为她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你的紧张。”

  庞兰溪转忧为喜,笑容灿烂。

  陈平安笑道:“还愣着干什么,假公济私一回,去山下见她啊。”

  庞兰溪站起身,道:“早知道就多给陈先生讨要一套神女图了。”

  少年离去,陈平安独坐。

  许久,崔东山晃荡着两只大袖子,进入院子。看到先生身前的桌上,摆放了一块青砖,崔东山便有些心慌,立即停步,站在原地,苦着脸道:“先生,裴钱习武,我事先半点不知情啊,是朱敛和郑大风、魏檗这仨,知情不报,瞒着先生,与学生半枚铜钱关系没有啊!”

  陈平安没好气道:“跟这事没关系,冤有头债有主,我不找你的麻烦。”

  崔东山立即笑开了花,道:“如果先生要教训他们仨,学生可以出力。”

  陈平安没搭理他这茬,指了指那块尚未完整炼化掉水运、道意的道观青砖,说道:“这种青砖,我一共收拢了三十六块,以后打算把它们铺在落魄山地上,给我、裴钱、朱敛、郑大风、卢白象、岑鸳机六人练习拳桩。”

  崔东山如丧考妣,伸出右手,与一根左手指头,左看看右看看,哀号道:“先生,我呢我呢?我是先生的得意弟子啊!”

  陈平安无奈道:“我那份,送给你。”

  崔东山这才伸出两根手指,揉了揉眼角,笑道:“伤心的泪水,成了喜悦的热泪,先生真是神来之笔。”

  陈平安斜眼看他,崔东山老老实实坐下。

  陈平安将那块青砖推过去,道:“你字写得好,我方才想起此事,便想让你写些讨喜的言语,刻在青砖反面,到时候就我们两个偷偷铺青砖,不让任何人瞧见。说不定将来某天,给谁无意间看到了,便是一个小小的意外。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觉得好玩。”

  崔东山小鸡啄米似的点头,盘腿坐在石凳上,身体前倾,趴在桌上,双手按住青砖,轻声道:“先生,咱俩好好合计合计,这三十六句话,一定要写得惊天地泣鬼神。”

  陈平安问道:“你觉得我们偷偷摸摸给落魄山所有人写句话,刻在上面,行不行?至于其余的,你就可以随便搬运书上的圣贤言语了。”

  崔东山兴高采烈道:“太行啦!”

  陈平安道:“闹心?”

  崔东山悻悻然道:“先生说笑话也如此出彩。”

  陈平安揉了揉下巴,道:“这落魄山风水,就是被你带坏的。”

  崔东山举起双手,学那大师姐说话:“天地良心!”

  两人乘坐披麻宗的跨洲渡船,开始真正返乡。

  陈平安修行练拳之余,主动找到隔壁的崔东山,问了一个问题:“儒家圣贤学问这么大,为何不愿在修身、求学、为善这类学问上,说得细些,不要那么杂乱。至少在儒家之内,别各说其词,众说纷纭,不是吵架,胜似吵架。”

  崔东山破天荒没有溜须拍马,而是神色认真,反问道:“是觉得许多学问繁杂且虚高,反而令世人不知所措?”

  陈平安想了想,点点头。

  崔东山摇摇头,道:“有些学问,就该高一些。人之所以有别于草木飞禽走兽以及其他所有的有灵众生,靠的就是这些悬在头顶的学问。拿来就能用的学问,必须得有,而且要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规规矩矩。但是高处若无学问,令人神往,不辞辛劳,也要走去看一看,那么,就错了。”

  陈平安沉默许久,最终点头道:“有道理。”

  崔东山缓缓说道:“再说回先生最前面的问题。”

  陈平安却说道:“不急,我再自己想想。我们下棋?”

  崔东山笑道:“先生棋术,返璞归真,高入云霄,还需要弟子这种臭棋篓子来教?惭愧惭愧,惶恐惶恐。”

  一边说,一边取出棋罐棋盘。

  陈平安板着脸道:“以后你在落魄山,少说话。”

  崔东山一手扯着另一手的袖子,伸手拈起一枚棋子,悬在空中,微笑道:“先生不言不语,弟子岂敢开口。”

  陈平安也拈起棋子。

  当崔东山坐在棋盘之前时,整个人的气势便为之一变,淡然说道:“学生斗胆,四无忧,中天元,再加三边线,让先生十二子。”

  陈平安看了眼一本正经的崔东山,默默将棋子放回棋罐,起身直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