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德妃清宫日常(清穿)第84节(1 / 2)





  但天不遂人愿,钮祜禄贵妃好不容易将散落的宫权收到手中,惠妃,荣妃也开始唯她是瞻之时,哐当,天降惊雷,钮祜禄贵妃也有了身孕。

  钮祜禄贵妃这胎是头胎,自从诊出了身孕后,怀相一直不好,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去,甚至到了喝口水都吐的程度。

  不得已,钮祜禄贵妃召来惠妃和荣妃,将宫权悉数交付,让两人商量着办。

  对钮祜禄贵妃而言,她有身孕,是痛并快乐着的一件事。

  痛苦在于,她费尽心血,好不容易收拢的宫权,又要分散出去,快乐在于,后宫女子又有谁不想要血脉相连的孩子呢。若真仔细估量,她有孕带来的欢乐,远超其他的遗憾。

  然而对惠妃和荣妃而言,这事却截然不同。

  和钮祜禄贵妃这种大家族的女儿,从小按照大家族当家夫人培养起来的人比起来,惠妃和荣妃家里不过是包衣,在家里从未接触过大家族里的弯弯绕绕,早年仁孝皇后去了后,她们俩也管过一段时间宫中的事情,但也只是勉强承担罢了,许多大事还是太皇太后甚者康熙把着,才没出什么岔子。

  多年之后,偌大的后宫之事,再次交托给两人,莫说其他人如何想,惠妃和荣妃心中都很是忐忑。

  延禧宫里,惠妃和荣妃对坐,一人捧着一杯茶,啜饮着。

  茶汤清亮,茶香袅袅,入口微苦,后又回甘。

  荣妃慢悠悠的饮着茶水,惬意地眯上眼睛。

  年少时便是急性子的惠妃,不如荣妃如此自在,匆匆喝了两口,便将被子放下焦虑地来回踱步:“宫中这几年事情愈发多了,万岁爷威严日重,一个不好,我吃了瓜落没事,若影响了胤禔,我这罪过可大了。”

  荣妃掀起眼皮,瞥了惠妃一眼,淡淡笑了。

  “别装出这副样子,有什么办法赶紧说出来。”惠妃和荣妃同年入宫,再没人比他们更了解彼此,同样是有儿子的人,荣妃心中难道就不慌吗?她这般模样,不过就是证明,已经想到了解决办法。

  与年少时的事事争先,不服人后比起来,随着年岁的增长,惠妃的那份心气已经散去,对此时的她而言,能平平安安在宫中待着,不惹事连累儿子,就是她最大的期盼。

  荣妃也不卖关子,她用帕子按着嘴角,遮住意味深长的笑意:“我们笨手笨脚的,做不来这些,宫里不还有蕙质兰心之人吗?”

  “你是说…”惠妃迟疑着,蕙质兰心这话一说出来,惠妃便明了荣妃的意思,毕竟,宫中得到万岁爷如此称赞的,只永和宫德妃一人,“可她也怀着身孕,能行吗?”

  “之前她不也怀着身孕管过宫事吗?如何她那时能行,现在却不行了?”荣妃自信满满地笑了:“我们多去几次,一次两次的能拒绝,拒绝次数多了,她在后宫经营的形象还要不要了?万岁爷又该如何看她?”

  无数想法浮现在惠妃的心间,她微妙的直觉让她觉得忽视了什么,但她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到底是将什么忽视。

  “再说,我问过太医了,德妃这胎,养得很好,再管着宫中的事,也就是捎带手罢了。”

  荣妃的这句话,如同一个小小的石头,砸到了天平的一端,让惠妃下定决心。

  “你说得是,这是好事,她又有什么理由拒绝。”惠妃喃喃自语着,将自己说服。

  事不宜迟,惠妃和荣妃达成共识后,次日便携手到了永和宫中。

  “此事不可为。”笑意盈盈招待两人的云珠,在听了两人的来意后,笑容纹丝不动,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这对你只是举手之劳,怎么就不可为了?”岁月的流逝消磨了惠妃的心气,但没有磨掉她易怒的性子,云珠刚刚拒绝,还不等她说出理由,惠妃便嚷嚷出声:“再说了,之前你不也怀着孕处理过宫务吗?怎么那时可以,现在便不行了。”

  “莫不是,德妃娘娘现如今已经看不上我们,只有万岁爷才能请得动您?”

  云珠孕后格外畏热,尚未到夏天,她已经拿着团扇开始扇风了。

  听着惠妃那意有所指的话,再看着荣妃闲坐钓鱼台的模样,云珠手腕陡然加快速度,挥动团扇涌出更多的风,吹熄心头燥热,她严词否认:“惠妃娘娘说得又是哪里的话,我如何敢有如此大不敬想法。”

  这个指责,云珠绝不会认下,莫说名声不重要,更别说只要康熙明白她不是这样的人便可以。

  同样为人母,惠妃和荣妃知道要为儿子考虑,云珠又怎么会不为胤禛,胤祚和乌那希考虑呢?

  无论如何,胤禛,胤祚和乌那希都不能有一个侍宠生娇,骄横跋扈的母妃。

  云珠顿了顿,露出惊惶之色:“只是胤禛马上就要种痘,我现在满心都被这事占据着,实在腾不出空来处理其他事情。”

  种痘!

  这两个字如一道闪电,划开惠妃混沌的思绪,她一直忽略了的事情原来是这个。

  天花就是满人的天敌,这些年来被天花夺去生命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连世祖爷也是患了天花失了性命,民间甚至传言,万岁爷能压过二皇子福全夺得皇位,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他已经出过天花,抵抗住了这个恶魔的侵袭。

  对于天花,满人闻之色变。

  世祖亡于天花,这让康熙自登基之后放了很大心力在天花之病上,康熙下旨全国,征召有才之士,进献治天花之方。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年持续不断地研究下,终于,翻遍了古书,有人进献了种痘之法。

  时间要追溯到康熙十七年,时年五岁的皇太子胤礽染天花,心急如焚的康熙传令全国征求名医,金华人傅为格出现在康熙的视野中,在他的悉心照料下,一个月后,皇太子的天花被治好,而傅为格被晋升为武昌府通判。

  在傅为格晋升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将种痘方法献给康熙。

  种痘,古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传说宋朝真宗或者仁宗时期,四川峨眉山有一个神医,极为擅长种痘,后来被征召到了开封府,甚至还为宰相之子王素种痘成功,王素种痘之后活到了六十七岁,等到了明朝,人痘接种技术更加成熟,明朝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之人开始种痘,逐渐蔓延大明王朝,这让天花的威胁小了很多。

  可惜,明朝末年战乱频发,百姓生如蝼蚁,为了活下去已经竭尽全力,即使是达官贵人家中,也没有心思花在种痘之上,种痘之法,逐渐失传。

  这才让清朝入关之后,一直不知这个方法,许多人白白失了性命。

  这次终于有人从废纸堆里将种痘之法翻找出来,实在让康熙欣喜若狂,立时便要求进行试验,圈定一个小型行宫,不许外人进出,与外界彻底隔离开来,又在宫中挑选身强力壮宫女三十人住入行宫,待一切准备完毕,命傅为格将痘种在她们身上,很快,这些宫女开始出痘,明显出现天花症状。

  这让宫女们害怕不已,每日沉浸在即将死亡的痛苦之中。

  但太阳升起,落下,日子一天天过去,宫女惊奇地发现,她们之中居然只有寥寥几人离开人世,其余人等均恢复了健康。

  结果很快便出现在康熙的案头,三十个宫女接种人痘,只四人没有熬过,其余人等一切正常。

  百分之十三的死亡率,精通西学的康熙很快算出这个概率,对于满人而言,这个死亡率简直低得惊人。

  如获至宝的康熙很快下诏,要求满蒙贵族都需要种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