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本卷序章 天王的秘密被盗(1 / 2)

本卷序章 天王的秘密被盗

“求求你,救我一条命吧!”

一只血淋淋的手从死人堆里伸了出来,把正在跨着尸堆向前行走的一位年轻人着实吓了一跳。

那只血手拨开一具尸体,赫然露出一张带着血污的脸,被风干的血迹粘连着的嘴半张着,并再次嘶哑地对那位行路的年轻人乞求:“求求你,救我一条命吧!”

那位年轻人转过头来,在恐惧中重重地喘息着,过了良久才定下神来,颤声说道:“你怎么还活着?”

“水,水!”地上那具活“尸体”用发白的舌头舐着干裂的嘴唇。

年轻人解下身上的水袋,抱起那具活“尸体”的头,把水灌进他的嘴里。

这时,晨曦微露,偌大的树林里躺着几十具清兵的尸体,露重雾起,整个树林显得阴阴森森,仿如鬼境。在众尸堆的东南一侧,只有那喂水的年轻人和那个饮水的清军伤兵算是这片树林唯一的生气。

那伤兵喝了几大口水,然后咳嗽一阵,呕出几口浓血,脸色方才好转。

“哪里受伤了?”那年轻人熟练地把手搭在那伤兵的脉搏上,另一手摸了一下他的额头,说道,“脉息倒还算正常!”

“你,你是大夫?”那伤兵的本已失神的眼睛中闪出了光芒。

“算是江湖郎中吧!”那年轻人已然没有了刚才的恐惧,他半开玩笑地感叹道,“在这年头行医,医死的人比医活的人多!”

“我已经死过一次了,不怕你再给我医死一次!”那伤兵的语气有点侥幸活命的感慨与轻松,“腿断了,背后好像被擦了一刀!”

那位年轻郎中卷起那伤兵的裤子,摸了摸了腿上的断骨,又撩起他的上衣,看看了他后背的伤势,然后说道:“后背的刀伤不妨事,擦点金创药即可,小腿骨是断了,好在骨头错位不深,尚可医治!”

“真是多谢你了!”那伤兵有些感激,“要不是遇到你,我恐怕得活活在这等死了!”

“先别多说话,我找块木板把你的腿先包扎一下!”年轻郞中正要扶着那伤兵躺下,突然,耳边“嗖”地一声破空之音,低头再看那伤兵,只见一枝羽箭已穿透他的颈部动脉,鲜红的血液顺着箭身喷射而出,那伤兵脸上还凝固着劫后逢生的笑容,鼻息却已经停止。

年轻郎中大为惊骇,四下张望,只因白雾弥漫,看不清暗箭是从哪里射出。

突然,一阵马蹄声从耳后传来,待他回头去看,身后已有几十骑人马破雾而至。

为首的一人拿着一只镶金长弓,指着那年轻郎中道:“小子,今后湖北全省由我太平天国接管,不许再医治清妖,否则格杀勿论!”

年轻郎中抬着看了那人一眼,见他身形高耸,身着太平军将领的黄袍官服,头顶的帽子上绣着“国宗”二字,心知这是太平天国的高级将领,再看他的手中的长弓,心知适才那一箭正是此人所射。见他的目光逼视着自己,当下点了点头,没有做声。

那位“国宗”昂着头,睥睨着年轻郎中,傲慢地问道:“你是个郎中,半夜行路要去哪啊?”

“回家。”年轻郎中抹下怀中那个清兵的睁着的眼睑,站了起来。

“家在哪里?”那位国宗带着讯问的口气,“从哪来啊?”

“从德安来,”年轻郎中道,“家在鄂东崇阳,游医有年,所以回家孝母。”

“崇阳已经归我们天朝管辖,”那位国宗道,“到了城界,要剪辫蓄发!”

清朝规定男子剃发留辫,太平天国起义后,要求所辖之民均剪辫蓄发,所以清政府称太平军为“发匪”或“长毛”。

“承蒙教诲!”年轻郎中抱拳示谢。

“凤魁,”那位国宗身后一个大腹便便的胖男子把马凑近了些,对那位国宗道,“别耽误工夫了,赶快行路吧!”

“好!”那位国宗把目光从年轻郎中的身上移开,驱马前行。

年轻郎中拾起地上的一个大包袱,迎着马队向树林中走去,与那位胖男子的坐骑擦肩而过时,那胖男子特意留意了一下他的面貌和身后的包袱。

这位胖男子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的宠臣、官任春官又正丞相的蒙得恩,而那位国宗则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堂兄石凤魁。

此时,太平天国的西征大军刚刚攻下湖北省城武昌不久,西征大军均南下增援攻打湖南的太平军,而石凤魁作为武昌的守军头领镇守这座湖北重镇。蒙得恩自洪秀全金田起义以来,一直在洪天王的身边,从不离左右,此次秘密来到武昌,是带着天王的密谕而来,目的为了武昌城鹦鹉洲所藏的一件“宝贝”。

※※※※※※

鹦鹉洲原是武昌城外的一片江心洲,东汉名士祢衡曾受邀江夏太守黄祖之子黄射赴江心洲饮酒,席间黄射赠一鹦鹉给祢衡,久慕祢衡的歌女碧姬亦向他敬酒研墨,于是,祢衡兴致所起,借物抒怀,写就名传天下的《鹦鹉赋》,“鹦鹉洲”亦由此得名。后来,祢衡死后,葬身于此,碧姬墓前殉情,鹦鹉彻夜哀号而亡。

这是一段传诵于世的悲剧故事。不过,原来的鹦鹉洲在明朝时沉入江底,乾隆年间,在汉阳南门外的新沙洲上重修鹦鹉洲,据说重修的原因是有人发现了鹦鹉化成的一块翡翠绿石并进献给了乾隆皇帝,所以皇帝才“开恩”修洲作为纪念。

而此时,乾隆皇帝作为神灵赐物的纪念之地已成为太平天国的地盘,在鹦鹉洲上,由于藏着天王洪秀全所说的“宝贝”,所以太平军占领武昌后,便率重兵把守,只等天王钦差蒙得恩的驾到。

蒙得恩由于是受天王密谕,所以未着官服,行踪隐密,这天就赶在天未亮的时候,同石凤魁仅带了几十个随从来到鹦鹉洲。

蒙得恩等人上洲之后直奔洲心处的一座衣冠冢,这座坟冢是当地一些失意文人为了纪念祢衡而修建,墓舍虽然简陋,但诗文碑刻众多,使墓舍更加显得文气庄重。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

石凤魁念着其中的一篇诗文,诗文以狂草书写,内容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鹦鹉洲悲祢衡》,书法苍劲,颇有愤世之感,石凤魁略通文墨,自恃文武全才,便评价道:“八成是一些失意的书生在此借古抒怀,不过,这样的书法,把李太白诗文的味道都写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