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5章 旨意(1 / 2)


是山上那个人射死了扎黎。

这个念头在席临川心头萦绕不去,他竭力地试图思索清楚那人是谁,却一点思路都没有。

军队在天初明时返回了营地,他刚入大帐,即有人呈上了战况。郑启已带兵与赫契主力交锋,就在离此地不远的翎堇山。

“何将军呢?”他犹是这般问了一句,听得那人回禀说“半个时辰前已与大将军会合”才放下心来。

摘了头盔扔在案上,席临川轻吁着气坐下来,余衡打量着他的神色,语带询问:“将军?”

席临川摇一摇头:“没事。”

“将军还在想扎黎的死?”余衡稍稍皱眉,见席临川点头默认,即道,“他是被我们的弓箭手射死的。”

“不。”席临川失神地道。

余衡又说:“末将检查过那支箭,是我们军中的箭。”

是的,他也看到了。从箭羽颜色到箭杆材质再到箭簇长度,都是大夏军中用的箭,但是……

那中箭的方向无法解释,还有上坡上那人。

“只能是我们的人射死的他。”余衡笃信道,说着又一蹙眉,“否则还能有谁?”

“你先出去。”席临川淡瞟他一眼,待余衡施礼告退,他径自起了身,一手拿着头回,往后帐去。

.

前线大捷的消息传到长阳的时候,红衣已经能闭着眼睛往返于大悲寺与敦义坊之间了。

起先绿袖是陪她去的,数日之后天气渐热,绿袖便说什么都不肯再出门,死死扒着床榻决绝道:“很热了!你不需要日日都去祈福的……佛祖肯定早就听到你的话了!”

红衣便只好自己去。

为何这样执拗她也解释不清,好像是习惯了,又好像是心里有个指南针,每到那个时候就一个劲地指着大悲寺的方向牵引着她去,让她不去就难受。

或许……还有点自私的念头。

如若因为她某一天没去而最终听到了战败的消息……

红衣很清楚自己这点出息,万一当真出了这种事,就算她在理性上可以告诉自己“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和神鬼的说法没有关系”,但在心里,一定还是会忍不住地去想“如果坚持每天都去拜佛,是不是就不会这样?”

于是在大捷的消息传来之后,她去还愿也还得万分虔诚。

.

夏季档的舞蹈已然排好,这回仍是以战为题,但将重心放在了军队凯旋后的喜悦上。布局与服饰以金色与红色为主,耀眼夺目地突出那种欣喜的心情,结尾处舞者的色调则多用蓝色与绿色,相对和平的颜色与表现农耕生活的动作,预示着自此之后再无战争、国泰民安。

这舞,红衣绿袖与谨淑翁主反反复复修改了数次,最终全盘定下后三人简直想上一壶烈酒碰杯庆祝!

场面恢弘!专业度高!立意正确!

必定又能再让长阳城震撼一遍!

另有一个因这场战事而出的改动:原是百份“自主申请”加二十份“主动邀请”,共一百二十份请柬;此次总数不变,但是变成了“六十加六十”。

调整的原因还让人说不出话来——那六十份皆要邀请此战中立下战功的将士,同庆凯旋。

待从谨淑翁主处得知军队归来的大体时间后,这场演出的日子也就敲定了。

他们大约六月上旬回来,回城之初大概会有很多宴席,包括宫宴和各位将军自设的宴席。

于是这场演出的时间定在了六月廿三,一个不算太紧但也不算太晚的时间。既不搅扰旁的宴请,又能抓住这战争凯旋的热度。

.

六月初八,长阳城门打开的刹那,一众将领觉得自己的耳朵又不太好了……

郑启与何袤说笑着,偶尔见到有兴奋的人群冲破卫兵的阻拦涌到道上来,便让马走得更慢些,以免伤了人。

一路上,席临川显得格外沉默,在这震耳欲聋的喊声响起时,也不再调侃抱怨了。

“怎么了?”郑启扭过头睇一睇他,“身体不适?”

“没有……”他摇头,斟酌片刻,犹豫着道,“舅舅,我想知道……这一战中,陛下可有安排什么人暗中相助?”

“‘暗中’?”郑启眉头一皱,“什么意思?”

“随口一问。”他敷衍着,掂量着分寸,将话点得更清楚了些,“我们不是一直有人潜在赫契?会不会有谁会接到陛下密令协助军队?比如……惊蛰?”

“不会。”郑启断然道,看着他的面色,眉心蹙得更深,“打仗是两方军队的事,由将领做主,潜在暗处的人不会出来——你为何会问这些?见到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