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章 箭在弦上(1)(1 / 2)

第八章 箭在弦上(1)

第一节恶报频传

在经过参战干警们的广泛走访调查之后,拨开云雾见太阳,东山派出所纵火爆炸案终于有了一定的进展,这天晚上,清泉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余中跃大队长刚刚主持完了案情分析会,分局长苗长安就打来了电话,让他速到办公室汇报案子的进展情况。

余中跃看看表,已经是九点左右的样子,他没有下班,苗长安局长也没有下班,他知道,东山派出所纵火爆炸案迟迟没破,已经令所有参战干警们茶饭不思,坐卧不安了,当然,包括分局长苗长安。余中跃这么想着,快步来到苗长安的办公室,推门而入,只见苗长安站在窗口,注视着水城市的茫茫夜空,只给了他一个冷漠的背影。

“坐下吧。”苗长安听到门响,头也不回地说。

余中跃怔了怔,然后步履轻轻地走到沙发前,听话地坐下了。

“我看看你是否还能坐得住。”苗长安晃了晃有些僵硬的脖子,又冷若冰霜地说。

余中跃一听这话,马上触电似的站了起来,小心翼翼地说:“苗局,案子有进展了。”

“进展?在我看来,是进展缓慢。”苗长安回过身来,目光严峻地说。

“是慢了点儿,可是,同志们都努力了。”余中跃低着头,不敢与苗长安对视,说。

“这个我知道,说吧,什么进展?”苗长安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坐下,一脸严酷地说,“你也坐下吧,该坐得住的时候,就得坐住。明白吗?”

“苗局,我明白。”余中跃犹豫着坐进沙发里,说,“同志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工作,我们刚刚开了案情分析会。”

“我知道了,你那里一直亮着灯。”苗长安看了眼窗外,说,“说说具体情况吧。”

“王东宾是受人指使,制造了这起惊天大案,已经确信无疑了。”余中跃展开会议记录册,翻看着说,“但是,是受谁指使,现在还是个谜。”

苗长安听到这里,两眼一瞪,说:“余中跃啊,我叫你来,不是让你说这个,更不是让你来给我出谜面。”

“是,苗局。”余中跃顿了顿,接着说,“根据王东宾的母亲以及清泉区医院看太平间的老高提供的情况,有个右手上带有‘人’字疤痕的人在关键的时刻都出现了,我们判断,这个人就是幕后的黑手。”

“有道理。”苗长安终于点了点头,露出了几丝温和,说,“可是,我们总不能等这个人再次出现吧?而且事实已经证明,这个人一出现,就会有大案要案发生,就危机他人的生命,我问你,你敢期望他再次出现吗?”

“是啊,这正是我们最担心的。”余中跃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苗局啊,我们也多次模拟了王东宾被毒死那天的现场情况,现在可以断定的是,那天下午,一伙儿不明身份的人来到急诊科,无理取闹,故意造成了急诊室的秩序大乱,引来了无数的不明真相的围观者,严重干扰阻挡了值班干警的视线。值班干警发现情况可疑,但是,又不能撤离岗位,有人就是在这个时候,身穿与清泉区医院相似的护士服,趁着混乱进入了配药室,将砒霜注入了王东宾的备用输液袋。这个人是个女性,在她将护士服丢弃在女卫生间之后,出卫生间的时候,由于慌不择路,还踩了一名值班护士的脚。”

“噢?有人看到了她?”苗长安眉毛一挑,说。

“是的,苗局,技侦科的同志正在根据这名值班护士的记忆进行模拟画像。”余中跃说。

“好。”苗长安指示道,“让技侦科同志们加快节奏,务必尽快画出这个人的画像。”

“是。苗局,问题的关键是,王东宾的输液瓶没有明确的标志,只是用了一组代号,而这组代号只有当班的护士知道,嫌疑人为什么能准确无误地找到王东宾的输液瓶?”余中跃自问自答道,“这说明,他们有内线,或者事先经过了踩点。”

“分析有道理。”苗长安话锋一转,问。“护士服的调查怎么样了?”

“陶玉佳带领两名警察学院的实习生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跑了全省三个地市,最后终于在吴州市兴国医院找到了使用这种护士服的医院。”余中跃说。

“什么结果?”苗长安问。

“兴国医院的邵院长确认了这是他们医院的护士服,而且,护士服的样式还是他亲自设计的,所以,这个样式的护士服只有兴国医院里有。”余中跃汇报说,“但是,在陶玉佳他们找医院后勤科长吴若明了解护士服的具体发放情况时,这个人却莫明其妙地逃跑了。”

“什么?跑了?”苗长安眉毛一拧,说。

“是的,吴若明得知公安局的人来调查护士服的情况,放下邵院长的电话就跑了,然后谎称他的母亲病危,回老家了。”余中跃点上一支烟,抽了口,说,“陶玉佳马上追到他的老家,得到的真实情况是,吴若明的母亲去年就因病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