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世家政治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世家政治

青衣不周的一番大姿态堵住了世家们的,尤其是关陇一脉方面人的嘴,让他们如鲠在喉,但很是憋屈。

就像有人从你手里抢走了你所珍视的物品,你站在旁边还不能反对,看着皇帝逐渐看向你不善的眼神,你还得赶紧拍手叫好,真是太恶心了。

当前朝局的政治力量主要有两大类三区域的划分说法。主要有世家出身和豪杰出身这两种来历。而这世家当中又有三个地理区域的划分,分为关陇世家,山东世家和江南世家,这三个世家集团当中关陇从武,江南从文,山东则文武兼修。

青衣不周的那一句裁撤私军的针对对象,则主要是以武功入仕的关陇世家们。

关陇世家的主体以西魏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家族为主,辅以关中豪右构成。其中八大柱国家族为,宇文氏,元氏,李氏,李氏,赵氏,于氏,独孤氏和侯莫氏。关中豪右则有京兆韦、河东柳、武功苏、太原郭、河内司马和敦煌令狐等等。虽然朝政波澜导致一些家族的兴衰更替,但是关陇世家的主体家族却依旧没有改变过,除了李虎一脉成了皇族,依旧是八柱国家族为首,关中豪右中坚紧随的格局。

除了关陇世家之外,关中还有郡姓大族,以京兆韦氏、杜氏、弘农杨氏、河东柳氏、裴氏、薛氏此六家族为显赫世家。

山东士族当中此时以五姓七望为天下第一等门第,分别是赵郡李、清河崔、荥阳郑、太原王、博陵崔、陇西李和范阳卢这七个门阀为首。其他如什么渤海高、闻喜裴、临淄房等的都是次一等的家族,虽然在郡上有些影响力,却也无法和五姓七望可以相提并论。

江南世家当中,又有南迁侨门和江南本土世家之分。琅琊王氏、兰陵萧氏、陈郡谢氏、袁氏等皆是侨姓高第。《乌衣巷》诗云: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王谢只得就是侨门当中的王氏和谢氏了。又有史记载,言东晋时期,人称“王与马,共天下”,此言是也。

江南本土士族当中,郡姓多为吴郡,有朱、张、顾、陆、沈、周六大姓。其中朱、张、顾、陆为三国时期的江东士族,可以追溯到朱治、张昭、顾雍、陆逊等人。而沈、周则为豪强起家,于东晋时期晋升士族,成为门阀。

大唐的朝廷当中,除了世家子弟之外,另一个主要的来源就是豪杰出身了。这些豪杰多是在隋末天下大乱的时候,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武力,在乱世的天空下拼杀出自己的一席之地。其中就以程咬金、尉迟敬德等人为代表的。这些豪杰当中又分为山东、河南、河北这三大区域。在这里就不一一细数了。

当然,这里的归宁一脉是一个特别的世家。其实它可以和五姓七望并称为当世八大家,也可以说是隐世一家。因为归宁一脉只是流传在大家族的上层人的口耳之中,在普通百姓之间并不见闻,偶尔也是以野老传说中存在。乡间野老故耳相传,言每当天下大乱时,上天总会降下使者来拯救黎民百姓,使天下重新安定,到了那时使者们又会重新回归天上,守护这这个天下的安宁。但是具体的事迹或人物,他们却说不清楚,只能穿凿附会于当时的成名人物的身上,作为一段段的野史流传了下来。

其实归宁一脉并不是只在乱世的时候出现,在盛世的时候也存在,只不过不会表明身份而已,默默的注视着这个世界,朝堂、市井、军队、边界,世家、地方都有归宁的影子,无时无刻不在为了归宁的使命不懈的奋斗着,却悄无声息,无人得知。

青衣不周是归宁中人,现如今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众世家朝臣的面前,此举令世家不禁有些忧虑。

更何况青衣不周还是来者不善,气势汹汹。虽然其人看上去温文尔雅与人无害,但是其言,犹如刀斧一般狠狠的砍凿在了武功世家的命脉上。

青衣不周说完后,抬起头面向皇帝,坚毅、沉静。

皇帝李渊隐隐勾起了嘴角,看了一眼青衣不周,然后目光往世家的脸一一扫过。

每一个被皇帝目光点视到的世家官员都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这个过程看上去就像风吹满浪一样,一波一波的。

虽然百官在皇帝的目光压制下暂时低下了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软柿子,任凭皇室和归宁想怎么捏就怎么捏的。

班列之中,关陇世家一脉的大臣们都焦躁不已,但在皇帝的目光压制下却不敢先出头。众人皆是面目表情各异,却用芴板遮挡住了,只有手背上暴起的青筋能够反映这些人到底谁暗藏心思,谁又是事不关己。

左班第二列顺手第三位,乃是左豹骑大将军元欣。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有十二卫四府之设置,而豹骑乃是骁卫的别称。

此时的元欣,头低在芴板背后,谁也看不清楚他的脸色。但是那张紧紧握住芴板的右手手背上的青筋横起,表明此时元欣的心里肯定是颇不宁静的。

在此群臣噤声,却气氛凝浊之时。却见元欣动了,虽然细微,但是还是能够察觉。

元欣把靠近脸的芴板稍微往前挪了挪,使头能够向前倾而往后看可以不被人发现。在他低下头来,朝右瞥了瞥之后,目光落在了兵部职方司郎中苏辅身上。

兵部职方司郎中为文官,站在右班,正五品,乃是一个小官。而十二卫大将军之一的元欣乃是正三品的高官,比起苏辅自然是位高权重,重要的多了。

元欣多次回头,却发现苏辅那家伙一门心思盯着他的芴板,根本没有主要到元欣的暗示。不得已,元欣只能弄出点声响,来吸引他的注意力。

他深吸一口气,憋气。

“咕”的一声,好像有人肚子饿了之时发出的声响。

沉寂的朝堂被这尴尬的声响打破,众臣寮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元欣那里。苏辅自然也看向了元欣那里。随之而来的是皇帝陛下的目光。

元欣一脸尴尬。

当此之时,元欣以目示苏辅,打了几个眼色。然后抬头看向皇帝李渊,立时挪动脚步向李渊请罪道。

“臣失仪,请陛下责罚。”

李渊眯着双眼,似乎发现了什么,但并没有吭声。

“无妨!”

“谢陛下。”

元欣谢过皇帝之后,低头退入班列,低头的瞬间,收到了右班下角处苏辅目光传来的暗示。

这下,元欣松了一口气。元欣目光狠狠的盯着殿前那青衣不周的身影,心里暗想道:这件事情,就想这么简单就完了,绝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