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十九章:边境之城(2 / 2)


每一个士卒躯干挺得笔直,眼神热烈而激动,仿佛是三年前那个已故的大元帅重新回来了,在检视他们。

站在洪流尽头的威严身影是当朝三大将军之一的杨威。

“杨伯伯。”景歌行礼。

杨威点头,一向不苟言笑的脸色有着温和之色。上前拍了下他的肩膀。

“好孩儿,你总算的来了这边。我时常忧虑,担心你在帝都那边遭遇不测。”杨威说道。“有心想要你到这边来,又不方便明说。”

景歌一笑,倘若帝都那些人知道是现在这番模样,是决计不会放任自己离开帝都的。

“伯母和诸位嫂嫂托我给你们带了家书和一些物品。”景歌把杨家女眷让他捎带的东西交给他们。

城内的主将军帐中,围满了一众将领。

“这里曾是大元帅的军帐,自他离开后一切物品都保持原样,未有人入住此处。”有人说道。

景歌环视一周,当初父亲便是在这里运筹帷幄,调度将领,主持防务。

帐前站着西北军团中绝大多数战将。

他们安静不语,脸色沉重。

突然有一上了年纪的将领跪倒在地,老泪纵横。

“末将护卫不力,致使大元帅含冤而死,请少帅责罚。”他悲怮道,心有愧意,即便过去了三年多,仍不能释怀。

“请少帅责罚。”一众将领全都跪倒在地。

此情此景,景歌心中也有无尽悲意,他早已忆起与父亲的点点滴滴,没人比他更加难受。

如今父亲的旧部再次提起,他也心如刀绞,恨不得手刃幕后主使,眼中同样闪动着泪光。

只是,他没有让眼泪落下。父亲不在,他也早已不是小孩,不应再有落泪这样的软弱之举。

“诸位请起,错不在你们,没人能预料到这种结果。”景歌平静地说道。

“若少帅要征讨幕后主使者,末将愿肝脑涂地,身先士卒。”有性格暴烈的战将当众开口。

一瞬间,全场死寂,鸦雀无声。

谁都知道幕后主使是何人,说出这般话来,实在是太过惊人。

大元帅手段果然惊人,西北军团对他个人的崇敬已然凌驾于国家之上。这个军团不姓大秦,而是姓景。玉珏暗自心惊,她观察了一圈,在场将领听闻此言虽不附和,却是面不改色,更无反对之言。

“日后勿要再提这等话语,守家卫国,护佑大秦安宁才是西北军团的职责所在。尔等镇守于此,并非是为了大秦的帝王,而是为了保护身后的黎民百姓免受战乱侵扰。想必这也是父亲的想法。”景歌站起身,认真地说道。

挥师东下,讨伐大秦王室么?

这样幼稚的做法只会给神州大地带来无尽的战乱,连天的烽火。一旦西凉铁骑越过了雁门关,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战火燃起,身前这些忠心耿耿的将士必定会有很多在火中化为灰烬。

尽管他知道战争迟早会来临,现在短暂的和平脆弱不堪,是各方势力牵制平衡的结果。打破了这个平衡之后,将会迎来一个漫漫长夜。

西北军团是父亲一生的心血,也是他为景歌留下的一束火把,让他在黑暗中不至于走得那么艰难。

“属下明白。”那一员战将也自觉不妥。

“好了,尔等散去,各司其职吧。”杨威摆手,让众将退下。

“歌儿你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今日暂且歇息,明日再来我帐中说话。”杨威见他面有疲惫之色,先让他休息一番。

“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他们。”

“好,多谢杨伯伯。”景歌起身把杨威送出账外。

中军帐面积不小,设有内间,玉珏千雪等女眷被安排在景歌相邻的屋子。

西北边塞的条件远不如帝都,大多建筑都是军帐和一些木石搭建的房子,好在三位女子都不挑剔。

在这里,千雪紧绷的心情也放松了不少,不用担心景歌的安全。没人可以在二十万高手如云的大军中伤到景歌。

西北军团中的士卒除了日常操练外,空闲时间都会修习武道,上三品境界的士卒不在少数,至于战将,修为就更强了。

“千雪小姐,如有什么需要可随时吩咐。若是无聊了亦可到处走走,只是一些军防重地,没有令谕就不得擅闯和逗留。”接待她的士卒认真地跟她说道。

“知晓。”千雪点头。

如今西凉对大秦虎视眈眈,派遣了无数奸细探子刺探防务,西北军团严防自在情理之中。

“那景歌能随便闲逛吗?”玉珏听闻同样话语后反问。

“少帅自然是可以的。”接待她的士卒答道,“虽无朝廷任命,但少帅亦是我西北军主。”

“如今西北军团统帅不是杨威大将军吗?”玉珏惊讶,觉得不可思议。

“若少帅不在,自然是大将军。”士卒答道,言下之意景歌在此,便是以他为主,军中人人尽知。

“可杨威大将军不是奉朝廷之命,统御西北防线吗?”她不解。

“我们西北军团只认帅令,不认什么圣旨。”那士卒傲然回答。

都说景青大元帅忠君爱国,宽厚善良,精通用兵之道,是不世将才。如今看来,这样的评价未免有些...有些不够准确。

他是一个深不可测,风华绝代的人物,可惜未有缘见到,玉珏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