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十一章皇权政变(2 / 2)

太子名义上是监国,实际上就像是个吉祥物,不享有任何权力。

票拟权在政事堂,秉笔权在尚宫局。

没有唐怡朱笔抄录的内容,东京留守司不享有任何权利,发不下去任何命令。

官家南巡带着的都是二皇子赵进,如果太子被取消监国地位,那国本将会立即动摇,大臣们会纷纷怀疑,官家有更立太子的想法。

虽然二皇子如今还年幼,但天子同样年轻啊。

张浚不由得抬起头看向当今天子,官家一头青丝乌黑茂密,神情自信,气度强势,看起来就像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如今大宋盛世太平,政局稳固,官家至少还能执掌天下数十年。谁也无法看清数十年后的局势。

这么年轻的皇帝真的需要太子来帮其巩固国家安稳吗?

果然张浚还在思考,就听官家不含感情的说道:“既然国本为国之重,那就更要勤学苦读了。让太子在东宫认真学习,无令不得出宫。”

“太子如今也已经十八岁了,让皇城司派专人去教授他习文练武,学习兵法。二十岁加冠后,去军中待上三年,为天下典范。”

张浚心中一震,这样太子就五年也接触不到朝政了。

难道大宋要再一次经历国家几十年没有太子的情况?

上一次国家如此,还要追溯到仁宗朝。

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但儿子全部夭折,所以仁宗一直不肯立侄子为太子,想要自己生下一个儿子。如今官家似乎打算更进一步,对各位皇子严加安排。

“官家,如此对太子是否太过苛刻了?太子毕竟年轻,有一次过错很正常。”

赵桓摆了摆手,说道:“让太子历练历练是好事。让他跟着军队去四海八荒看一看,知道知道我朝之广阔。”

“作为皇子,不去远方开疆拓土,建宗立庙。要指望谁将大宋文明传扬给四方?”

张浚不敢再劝,只能告辞。

离开行宫前,他与皇城司都指挥使吴革错身而过。看着吴革面无表情的模样,他便已知晓京城少不了一阵雷霆天威。

很快吴革抵达赵桓面前,躬身行礼,说道:“臣拜见官家。”

赵桓看向窗外,外面天阔水蓝,晴空万里。但这四月的天气说变就变,或许下午就会下起一场暴雨。

就像如今大宋的形势,看起来盛世太平,谁也不知道会孕育出怎样的惊雷。

“跟朕说一说太子的情报。”

吴革低着头说道:“太子最近跟一群儒家子弟走的很近。都是一些名门之后,公卿子弟。”

“太子前往延寿宫便是受这些腐儒所蛊惑。迷信父为子纲,以孝治天下。”

赵桓了然,难怪太子忽然跑去了延寿宫。

这些儒家已经学会了曲线救国!

知道影响不了天子的观念,就去培育储君去了,期望能在下一朝拨乱反正。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