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十三章开战的借口(2 / 2)

这简直是天堂啊。

正常国家会在境内设置十几道关卡吗?进城需要交税吗!

这些东西,大宋都取消垂两百年了。

所以他就精准装饰了自己的话语,听完他的话,那当地的官府简直残暴不仁,尤其对大宋商队而言,那简直是敲骨吸髓!

大宋百姓在河中遭遇了极为不公的待遇,深处水深火热之中!

朝廷怎么能没有作为?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官家作为大宋的圣人,怎么能坐视这种情况发生?

要知道,资本家掌控利润的野心是没有尽头的。

他们已经通过武装商船,奠定了海上马车夫和清道夫的地位。

那陆地上丝绸之路的交易,在他们看来就那么不合理了。

公平竞争没有利润怎么办?

那还用说,当然是跟海上一样,遇到困难,找国家啊。

把一切竞争对手推平了,哎!利润自然就来了。

如今商人们的眼中钉,肉中刺立即可以排出来了,痛恨程度与其距离中原的里程承绝对正相关,距离中原越近,越是恨不得将其立即覆灭,从而掌握绝对的优势议价权。

而这一切,在中原其实也有个远近排序的名称。

西方大航海之后,对世界有个极其傲慢的称呼,他们以欧洲为中心,把东南欧、非洲东北称为“近东”,把西亚附近称为“中东”,把更远的东方称为“远东”。

但赵桓更喜欢中原给世界的划分,靠近中原的叫西域,再往西是安西,再往西是七河地区,然后河中地区,波斯都护府,泰西(极西)地区。

这其中如今的西辽、东辽占据了七河地区,正在往河中地区争夺统治权。

波斯地区正处于大食人的掌控中,隔三岔五会向中原进贡,不过这个进贡并不是军事上的臣服,而是借着进贡之名,来捞取好处,进行贸易。

自古以来,很多小国都喜欢借着进贡的名义,带着大量货物进出,从而逃避关税、商税。

以前鸿胪寺还在使馆周围还设有专门的地方,供使臣与中原百姓贸易。

但随着赵桓君临天下,纳税立即成为天下第一等重要的事情。就算皇室财团的经营,都要老老实实纳税。虽然这是左手倒右手,最后国家财政还会将十分之一的收入拨给皇室,但这铁律是扎扎实实地立在了天下人眼前。

就连皇帝老子都要老老实实地纳税,谁还敢自诩特权,逃税漏税?

无利可图,大宋的藩国自然就少了许多。在西方,中原未军事征服的地方,关税、法律就不能统一。

这自然是韩穗为代表的商人群体们绝对无法忍受的事情。

必须游说官家,出动王师天军,去摆平这一切。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