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三节 鼎属(2 / 2)

端方嗬嗬一笑,“多谢卢兄弟了!”说完,把头一低,露出脖颈,“来吧!”

端锦呆呆的看着自己的哥哥,只觉心中想要说些什么,却总是说不出来,他忽然长声嘶嚎,以头抢地,大声哭喊道:“祖宗啊,您睁开眼睛看一看啊!”

卢保清高高举起马刀,喊一声:“端总督,一路好走!”便挥刀直落向端方脖颈,端方耳听脑后金风呼啸,却是感到一阵轻松。

忽听“砰”的一声枪响,紧跟着脑后便是金铁交鸣的刺耳之声“嘣~叮~”,接着便是“当啷”一声,马刀落在地上,卢保清嘶嘶的吸着凉气。

“什么人?!”刘怡凤大声喊道。

一众兵士顺着枪声看过去,却见远远路上,几骑马悠悠的踱了过来。为首一个少年,不过十六七岁的模样。

“你是何人?为什么要救满贼?”任永森大声怒道,一挥手,旁边的士兵各自端起枪,指向来人。

“你们做什么?!”一骑马从后面跃出,马上一人对众人厉声喝斥道:“这是武昌汉王朱崇祯!”

有那熟悉革命党人的新军士兵,突然讶异的指着那人喊道:“他是吕大森!科学补习所所长吕大森!”

听这人一喊,众人再仔细看去,可不,来人一共四骑,除了那个少年是个陌生脸孔,其余三人,倒都是熟面孔,都是武昌城里革命党的元老,吕大森、胡瑛、张难先是也。

“难得诸君还记得吕某人。”吕大森豪迈一笑,尔后指着那个少年向众人说道,“这便是我们武昌的汉王,朱崇祯!”

吕大森说完,众人面面相觑,传言中,武昌汉王三头六臂,青面獠牙,神通广大,乃是天上道君下凡。不料想见到真人,却只不过是一个十六七岁的英武少年!

众人呆在那里,朱崇祯也不理睬,他催马走到端方近前,清声问道:“你是端方?”

端方死里逃生,更不想竟见到了此次造反得首领,他仔细的打量了朱崇祯一眼,“不错,我便是端方!”

“你可知道清门的载泓其人?”

端方一惊,载泓乃是清门门主,一向深藏于后,更兼身为女子,碍于祖训,处理政事也从不着痕迹。等闲之人,便连清门都不知晓,何况清门的门主?

“你究竟何人?”端方不答反问。

朱崇祯听得端方此问,便知答案,他轻轻一笑,“你知道就好,今日我救你一命,不为别的,便是想让你替我传个口讯,你告诉他,十年之约,须要提前,便定在下月十五月圆之时。不便之处,还请他恕罪则个。”

端方闻言大惊,他猛地站起身来,盯向朱崇祯,好半晌,突然问道“你是越州那个少年,朱丘?”

倒是朱崇祯被问得一愣,但不过一瞬,他便反应过来,“你是清门中人?”

“不错!”端方傲然答道。

“那倒省了我不少事情,”朱崇祯淡淡一笑,随手挥出一道刃光,斩断端方的缚绳,“你去吧,告诉载泓,下月十五,我必去京城寻他!”

端方捏捏有些发酸的胳膊,活动一下身体,反身却将刚才卢保清掉落的半截马刀捡了起来。

“容我清理一下家门!”

端锦见到哥哥从鬼门关前转了一圈,依旧安然无恙,便在那里嗬嗬笑着,刚刚哭喊过的眼泪鼻涕依旧在面上残存。

端方走到弟弟面前,从怀中取出一方手帕,替端锦擦净面孔,“阿弟,莫要怪哥哥,清门的规矩,一向便是如此。”

话音刚落,只见白光一闪,端锦人头落地。

端方将半截马刀向后一抛,冲朱崇祯拱拱手,“你的话,我一定带到!”

说完,转身便向北方走去。朱崇祯见他所为,不由感叹道:“真是求生者得死,求死者得生啊!”

端方听到这话,身形一顿,又复转过身来,冲朱崇祯说道:“朱明与清门恩怨相报,本无可厚非。可是如今阁下以私仇为由,祸乱南国,削弱中华元气,却是大错!”

朱崇祯倒不料想,这端方居然说出这等话来,催马上前,又停到端方面前,仔细的打量了端方一下,“我识得你端方,听说你府中藏有一套青铜王鼎,不知其重几何?”

这句话一问出,端方脸上幡然变色,“你果然有问鼎之心!”

朱崇祯哈哈一笑,“莫要枉度人心!我问你,昔时楚庄王饮马洛水,问鼎于周,斯时鼎属皇室,诸侯亦不可有;现如今,鼎入寻常百姓家,已是大势了!”

“当日你所作的《欧美政治要义》,我也曾拜读。郑海藏许你为四士之首,赞你有学有术,便凭此书,你也当得。今日你既为我传讯,便是有缘,他日我必有重任于你。你好自珍重。至于如今的是非成败,非是你所能知。决战之日,我自会与载泓论道。”

这话说得奇怪,但端方却不再问,只是说道:“既然如此,下月十五,自然有门主责问,倒是省了费我口舌。”说罢,便转身又行。

朱崇祯却道:“且慢行一步!”说完,甩镫下马,将坐骑牵到端方面前,“这匹马,虽然不是什么宝马良驹,却也是脚力非凡。今日送与你,早些报于载泓知晓。马侧包袱里还有一些伤药与水粮,一并送与你。”

端方也不客气,拱手说声“多谢!”便翻身上马,打马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