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真没想过赚这么多钱第119节(1 / 2)





  廖总是公司元老,他对阿华本就看不太顺眼,能说出改配方的话,这是对宋荣记有多不了解!

  但,廖总一把年纪了,说话还是足够圆滑:“西山小黄姜和其他地方的小黄姜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之前做过无数次试验,只有西山小黄姜才能把桂花的香味激发出来,换了小黄姜,就等于换掉了灵魂,宋荣记姜糖厂的人都知道,换配方的做法,不可行。”

  市场部负责人也道:“我们的老客户只认口味,配方是绝对不能改的。”

  阿华又问:“海外那个新客户呢?就他那一单改配方行不行?他那一批订单至少需要十万斤的小黄姜,其实只要搞定这个海外客户,就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海外大客户在签合同的时候,就指定了原材料一定要西山小黄姜。而且,如果不能准时交货,要赔双倍预付款。”

  宋太问:“他们预付了多少?”

  “预付了百分之二十的订金,1000万。”

  1000万订金,不止要赔2000万的问题,今年的业绩还没办法达标,这真是……

  宋太上台的第一年,业绩就如此难看,她觉得呼吸都不顺畅了。

  幸好今年没有对赌,宋太想着,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付经理提建议道:“我听说昭华有一些存货,看看能不能想办法把她们的存货买了。另外,我听说她们的新蔬菜基地种植了大量的反季节西山小黄姜,估算一下时间,大概明年1月可以收获,如果能买到昭华的这批姜,同时跟海外大客户商议,晚1个月交货,刚刚好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宋太看着付经理,这算是她亲手提拔的人才中最有能力的一个了,宋太点头道:“这个办法可行。就是要舍下老脸去求昭华,去求叶昭了。”

  说着宋太瞥了眼阿华,阿华低着头没说话。

  廖总:“那我们分头行动,我去跟大客户沟通延期,宋太你去跟昭华沟通买小黄姜的事。”

  宋太点了点头,叹了一声,拉下脸,给够钱,她不信昭华会不卖小黄姜给宋荣记,这点信心她还是有的。

  第68章 最后的歌舞升平

  学车的地方就在曾屋围边上, 叶昭每天骑自行车去学两个小时手动挡小汽车。

  那天叶昭学完车回来,在路上遇到了泥猛,泥猛正在小卖部买烟, 他叫住了叶昭。

  “养猪场准备搬走了,你知道吗?”

  叶昭昨天听秦阿姨说了,养猪场搬走后,要另外找人来收潲水, 价格不如以前高,这点小事叶昭不想操心, 就让秦阿姨自己拿主意。

  她假装不知情,问:“是吗?我不知道啊, 什么时候搬走。”

  泥猛抽出一根烟,敲着烟盒, 道:“据说年底之前搬走, 他们那块地空出来,你要不要买?你买下来, 就真连成一大片了, 只要以后垃圾场能搬走,你就发财了。”

  对于养猪场那块地皮,叶昭确实动过心思, 只是以前没机会,她问:“养猪场那块地究竟是谁的?”

  “那块地比较复杂,至少有五六户人的,想买得一个个去谈。”

  五六户人?涉及的人一多, 事情就难办, 之前买梁婆家的地就知道了, 只要有一个梁婆这样人在, 这地就很难买下来,叶昭有点头大,她问:“养猪场有多大面积?”

  “两三千平是有的,具体不知道,你要不要我帮你去问?”

  “行啊,你帮我去谈,能谈下来就谈,谈不下来就算了,五六户人都同意卖还挺难统一意见的。”叶昭现在心态比较平和,这买卖做得成就做,做不成就算了。

  泥猛:“不用五六户都统一意见,谁家愿意卖,你买谁家的,不愿意卖的,以后把他家的地单独围起来,让他无路可走,你看他卖不卖!”

  真是狡诈!难怪能做地头蛇。

  叶昭笑道:“那这事交给你了。辛苦你了,旺叔。”

  泥猛点了根烟,笑道:“能谈下来再说。”

  “不着急,你慢慢谈。”

  叶昭骑上自行车往家走,远远她就看到院门口停了一辆豪车,是粤港两地牌的车。

  嗯,这一幕有点熟悉。

  车里的人也看见了她,梁欣快速下车给宋太开了车门,而另外一边车门出来的则是阿华。

  叶昭没停下自行车,直接进了院子。

  在院里锁好车,一回头,发现宋太已经跟着进来了。

  “叶昭!”宋太满脸微笑地打招呼,远远看去,还是这么的光鲜亮丽。

  叶昭揶揄笑道:“宋太,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宋太自嘲道:“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今天有事想要跟你详谈。”

  “我记得去年10月你也是亲自在院门口等着,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也是有事求我,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这讽刺的话,宋太听来尤为刺耳,但她是来求人的,刺耳她也得受着,她笑道:“我已经让人联系贵司委托的律师了,官司我们还是不打了吧?”

  叶昭装傻道:“哦?什么意思?你们愿意赔钱了?”

  “不是,就还是继续履行我们的合同,你还是作为我们的独家供应商,以后长期合作。”

  叶昭用最温和的语气,说着最讽刺的话,“宋荣记翻脸的速度都快赶上一百码的汽车轮胎了,我这骑自行车的跟不上啊。”

  宋太舍了老脸来,她有被叶昭嘲讽的心理准备,如果叶昭不嘲讽那才怪呢。

  宋太道:“我跟你说实话,我心里原本确实是计划要跟你长期合作的,后来思想转变的一个起因,是今年反季节小黄姜供货的时候,我们两家起了矛盾,你们就趁机操纵市场价,把小黄姜价格抬高到2块多,当时我们竟然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从这件事起,我深刻意识到,一定要自己掌握原材料,这样对于我们的生产才是最安全的。”

  叶昭似有所悟地点了点头:“那你还来找我做什么?你们企业生产现在安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