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开国女帝记事第111节(2 / 2)


  比如石涧郡的士族们,他们大多明白了,又没有足够的底气离开石涧郡,所以他们认同了姚静的方式,积极地督促族内人,姚静用他们的人还是更多。

  州府的士族许是养尊处优惯了,除了本身心中的恐惧,也受不得他们平常不待见的庶族和他们拥有平等的机会,是心不平而已。

  所以,他们生出离开之意不奇怪。

  反而州府中小士族反而没有这样,他们心中的热忱比庶族还要大。

  庶族有几个识字的,学年也是那么多,而他们,自小六艺培养着,他们很多时候无法得到好的发挥,只不过是没有机会发挥而已。

  “主公大才。”

  陈足道发觉了这个趋势,对于姚静更为心服。

  姚静叹道:“其实也不过是公平二字而已。”

  陈足道笑道:“可是这两个字,就是圣人也做不到,更不敢打破不公平的规则。”

  姚静说道:“这样做也不知道对不对?”

  从赵、周、王、付州府四大士族要出走开始,就预示着她得不到大士族的承认了。

  陈足道说道:“主公如今还缺人才吗?”

  姚静摇了摇头,中小庶族的人才也众多,再过几年,庶族能用的人也有不少,她真不缺。

  “主公可缺钱粮、军队?”

  姚静目光深沉下来,她又了摇了摇头。

  现在的钦州富庶得很,至于未来,只要有了土地,钱粮、军队都会有的。

  “那主公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可不是?现在乱世,有人才、有钱粮、有军队,便是胜利的资本。

  “是我多想了。”姚静笑说道。

  陈足道也终于放下心,这样为世人慢慢接受的招贤令,他作为庶族,哪里还有所求?

  要说所求,现在就是助主公将天下变成如今钦州的样子。

  “主公无所怕,臣却有一虑,虽不急,但是主公也需得多加考虑。”

  姚静奇怪地问道:“足道所虑何事?”

  陈足道说道:“主公既已经取字,臣想也可以和主公一提。”

  姚静听他此言,似乎明白他要说什么了。

  “主公昔日和臣言,主公若无嗣当取外姓贤才而立,主公无私心,臣常常引以为傲,然而,外姓贤才终究不是最好选择……”

  姚静止住他要说的话,道:“足道之言,我已经明白。”

  陈足道见好就收,这事偶尔提一提就可以,万不可能随时言说。

  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现在的机会不错。

  主公拿回钦州之后,可以拥有一段时间观中都天子和长宁天子的清闲时间。

  中都天子有延州所助,长宁天子有冀州,从开始到结束,怎么也有一年的时间,甚至更长也说不准。

  等到两方分出胜负,主公就不再有时间了,必须一鼓作气灭之,然后坐拥三州。

  这个时间,或许是三年,也或许是五年,有可能十年都有可能。

  “从定安回来再说。”姚静对于这个心腹也没有什么可隐瞒的。

  继承人根本不是威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让她的集团更增添凝聚力的法子。

  陈足道给姚静施了一礼,姚静此言这正和他的想法。

  “此次陈吉回来,若拿回宁汇、出云和定安三郡自然是好,可放刘赦一二兵马前去延州。”至于之后,局势瞬息万变,她掐断刘赦从定安回冀州的道路,拉长他们的战事。

  这个局势,刘赦会想到。

  但是这是她和刘赦摆在明面上的局,刘赦出兵延州后,姚静当然会掐断两边道路,所谓的盟约是,姚静不对冀州和延州出兵而已。

  刘赦真的能吞下延州败了中都天子,才有机会和姚静对上。

  投降了长宁天子的刘赦,败了延州后是不会放弃掉中都,他需要为长宁天子正名,也为自己正名,还有什么比重新占领中都更能正名的?

  若是他未曾投降长宁天子,姚静还得担心他先取钦州。

  现在到不必了。

  说来,这是姚静和刘赦一个隐藏的赌约而已,注在刘赦手中,刘赦对自己非常有信心能占领延州,所以愿意让出这么大的利益以备未来。

  姚静现在除了对收回出云、章台和定安三郡外,也不曾想扩张。

  两方心知肚明对方的打算,所以,才有刘赦三番四次前来求和,之前他还想着不交出定安,既想得到延州也遏制姚静这样两全其美的打算,但是姚静怎么可能答应,这才拖到现在。

  “若是刘赦不愿交出来,那么就只能奉中都天子之令攻伐刘赦了。”

  并协助延州一起出兵,不同的是,姚静只为收复钦州三郡,中州的局势她不参与,延州和中都出兵长宁和她无关。

  “主公多虑了,刘赦定然会答应的。”

  姚静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