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89章百年之破局大计(一)(2 / 2)


  罗马为什么要强行占有雪域高原?神明为什么要分裂古蒙?为什么要让罗刹的部队进驻海参崴?

  如果开启上帝视角的话,就会发现这种种行为,分明就是神明控制的三大帝国为了压制晨曦而套上的锁链。

  眼下,锁链被砸碎了,几次大战下来,该收回的也都收回了,一片欣欣向荣,但本质上却是虚的。

  这问题李若愚曾经思考了很久,每次大战,天空都会出现卫星来探测数据,他一直以为会有神明组织更强大的力量来镇压,结果持续到长城之战后,都没有出现。

  后来才惊醒,自己沾沾自喜的胜利,在神明看来,只不过是打碎了第一个锁链而已。

  要知道,当前世界神学才是主流,绝大部分民众的思想还是蒙昧的,天灾后成长的人,根深蒂固的信任神学,短短两年的改革,哪能轻易动摇他们的想法。

  高层说改革,下层说好。

  他们只是在被动执行,并没有主观的去接受,而这就犹如弹簧那般,压缩得久了,迟早会反弹。

  而这反弹,对晨曦来说是就致命的,将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直至晨曦崩溃,这便是为什么到现在作为人间神明代言人的教皇,还没有亲自出面的原因。

  一个国家,岂能和世界作对?

  李若愚道:“我将这计划命名为百年之破局大计,只是想要执行下来的话,还需要陛下您的支持。”

  “说。”

  “破局的关键,要从多个维度去落实方可,首先,工业化的根本国策不能动摇。”

  工业化是主体,全面工业化才能提高农业产量,只有吃饱了肚子,才有力气去反哺工业化的进程,而这却又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问题,因此又会牵扯到思想教育的普及上,思想的端正,才能在学习上获得进步。

  “北疆长城战,臣用迂回战术,断了罗刹的补给,赢得了这场大战的胜利,一举歼灭罗刹白鹰联军的主力,但后来发现,实际上咱们也有这个问题。

  西线自凛冬城起,往北至长城结束,所过之处的见闻,高层锦衣玉食,普通民众却食不果腹,之所以还没揭竿而起,纯粹是因强烈镇压罢了,然而问题得不到解决,迟早也会爆发的。”

  女帝闻言,呼吸重了几分,高层锦衣,底层却食不果腹,无疑击中了她最看重的命门。

  改革为什么迟迟无法在全国推广开来,是真的没有执行力吗?实际上,还是因高层在政令上的阴奉阳违。

  固有体系的利益根深蒂固,一旦改革,便会摧毁他们所拥有的的所有权利。

  柳长风在暗月城的自灭家族,只是晨曦帝国的缩影,想要铲除这个毒瘤,还得来一次全国性的马踏权贵方可。

  想到这,她的目光,顿时变得深沉起来。

  李若愚继续道:“就拿改革来说,暗月城是晨曦国内科学占据上风的成效,但两年了,也就在暗月城,江南,金陵等城有所发展,支持科学发展的工业化依旧为零,就拿科学家来说,只有我暗月城独树一帜,哪怕有了蛇岛科学家的加入,也就那么几百人。

  几百人想要推动全国性的改变,仅仅是难吗?”

  人才是国之柱梁,可晨曦目前是,百分之九十都信任神明,而且普遍教育率低下,用一句不好听的话来说,便是绝大部分都是文盲。

  郑老没有说话,陷入了沉思。

  若晨曦没有走上科学的道路,听命于神学下,或许会长久的存在下去,犹如西方三大帝国那般,只要满足高层利益就好。

  管你底下民众是否水深火热,要知道,神明告诉你的是今生的苦,是来世的福。

  现如今晨曦走上了科学发展观,相当于独立于世界之外,才发现开局便是炼狱级,有多么残酷。

  一个体系与另一个体系的碰撞,深层次上,还是文明上的冲突,是晨曦帝国不甘于天灾前的文明被终止,不甘于受这群伪神的控制,不甘于一生都当个奴隶。

  其他帝国的高层真的不知晓吗?

  答案是都否定的,但即使知晓了他们也不敢反抗,历来就坚信神明的西方,天灾前,便是如此。

  不论曾经的文明有多么辉煌,最后也是神明至高无上。

  若把国家看做是一个拥有生命体的人,那么,四大帝国,就是奴隶中的头头。

  所以,

  当晨曦开始改革的时候,

  神学和科学的交锋,也就开始了。

  “所以臣以为,这破局的关键,就是全面工业化,因此,首先就要摧毁固有的利益体系,并加大思想教育上的投入,让民众从蒙昧之中觉醒,知晓什么才是真正的世界方可。”

  底层建筑决定上限度。

  基础牢靠了,何惧神明的狂风暴雨?

  除非你再来一次天灾降临。

  “思想觉醒了,才能涌现人才,才能全面推动工业化的发展,才能让人们吃得饱饭,有多余的精力,来为帝国的科学之路,添砖加瓦。

  所以,臣斗胆建议,在这破局之上,希望取得陛下的权利支持,来一场全国性的马踏权贵,一切阻碍之力量,当杀无赦!”

  话语一落,整个御书房,刹那被浓浓杀气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