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热烈_100(2 / 2)

  导演姓王,这部戏的本子还是他自己写的呢,琢磨了三四年的东西,憋着一股劲就想把这个故事给拍出来。

  请吴蔚的原因也简单,就是物美价廉。既有演技能担起这个角色,最近又挺火的,有那么一点小粉丝。还便宜。主要是因为便宜。

  吴蔚会接是因为这个故事挺逗的,看剧本的时候他差点没把自己给笑抽抽过去,他都已经好几年没看过这么可乐的喜剧了。虽是说不上多么有深度的故事,不过喜剧电影嘛,能把人逗乐就算成功。

  拍起来却比想象中要困难的多。整个剧组都没钱,工作人员没事就凑在一块讨论怎么拍才能更省钱,于此同时还得确保电影的质量。

  有些镜头在导演脑子里可能已经演绎过成千上万遍了,可是因为资金有限,那些高大上的拍摄手法根本没条件,导演又偏偏不肯放弃预先设想的效果,到最后没辙,就只能一堆人跟那研究一些土办法,看怎么能把那些镜头给凑合出来。

  这样拍了几天下来,吴蔚只觉着劳心又劳力。

  陈正清几天前跟代尧跑国外取外景去了,让时差这么一搅和,两人联系都成问题。这情况叫吴蔚越发烦躁起来。

  好在剧里的演员都挺敬业,虽说大多没什么名气,倒是有好几个国家二、三级的演员,光听这名号就得比他高上好几个段位。

  开始吴蔚还没觉着什么,演了两天戏他就发现不对了,剧里这几个主要演员个个灵的很,时不时会有灵光一闪的时候。在戏里一个不注意就可能接不上。有时候讲戏、对戏的时候是一个样子,等真拍的时候突然就来了感觉,词倒是没变,可整个效果却完全变成了另一种样子。

  这简直就像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叫吴蔚不得不时时刻刻绷紧神经,来应对一切突如其来的变动。

  导演倒是高兴坏了,这种二次创作有时候比纸上那些密密麻麻的铅字更能贴近角色的人物。吴蔚也觉着这戏演的挺爽的,就是太累了点,天天紧张的他都是快神经衰弱了。

  这天正好又是这种情况,本来就是很简单的一常谈话的对手戏。

  和他搭戏叫赵辰,已经演了二十来年的戏了,算得上是前辈。两人私下交流不多,平日里就算交谈也多是些工作上的讨论。

  这场戏其实和两人平日里的状态差不多,也是凑在一块交流一些工作上的心得。唯一的不同时吴蔚在戏里是个服务员而赵辰是个厨子,两人这些所谓心得多是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结果演着演着,赵辰,不,是这个厨子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非得让他跟自己学个菜。赵辰为了这个角色特意跑人烹饪学校里呆了一段时间。从准备食料到点火热油一套动作眼花缭乱的,吴蔚根本反应不过来。

  那边导演也不喊停,吴蔚没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依着厨子的话一步步炒了盘菜出来。这期间吴蔚被油烫了多少下,被烟呛了多少下都掠过不提,反正到最后这盘菜是磕磕碰碰的炒了个凑合。直到这时候导演才终于叫了停。

  一出了戏赵辰跑来跟他道歉。本来即兴创作也没什么,一句两句词的谁还接不住啊,可动不动就让他上手炒个鸡蛋什么的吴蔚还真没见过。

  赵辰的解释倒也简单,自己的角色此时已经知道自己回天乏力的病症,这场戏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临终嘱托。“可他总还是想留下点什么吧。”留下的就是这道菜谱。

  吴蔚赶紧站起身来直说受不住,人家就是在做本职工作,这有什么可道歉的。不过每到这个时候,吴蔚就挺想念陈正清的。想着对方要是碰上这样的搭档,估计都能乐疯喽。肯定天天在那啥都不干,疯狂研读剧本琢磨人物呢。

  好不容易抽出空来微信的时候吴蔚还不忘了说上一句,“你要是来这个剧组肯定天天都和过节似的。”

  都不用想,就那么听着陈正清都觉着羡慕。

  “不过代尧也不差,你跟他也能学到不少东西。”还能出名,这半句吴蔚没说。

  陈正清对出名这事一直处在挺矛盾的状态,肯定还是想红,可又不想为了红变得太功利。本想着努力拍戏一步步往上爬,可结果就是他现在这样,一直过气到三十几。

  这也是当时陈正清会同意公司把自己和吴蔚捆绑营销的原因,落寞的时间久了,也还是会饥不择食起来。

  吴蔚倒觉着没什么,还为此开导过陈正清好几次。他们这行里,不想红的才是极少数,更多是有那份心没那份运气而已。毕竟没人愿意活的拮据,都还是想边干着喜欢的事边挣着大钱。当然,还有不少就是冲着这行挣钱来的,根本谈不上喜欢。

  两人难得联系一次,话题都得捡着说,饶是这样时间还和不够似的,每次都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