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0章(1 / 2)





  方太后对于昭文帝总是去老梅庵一事十分不满,昭文帝又寻机对方太后道,“母后身子渐安,眼瞅着年下,宫里大祭还要由皇后主持。朕想着,择日接皇后回宫。”

  方太后实在烦了宋嘉言,闻言面露不悦,冷声道,“皇帝想去就去,何必与哀家商议。”

  昭文帝便没有再提迎宋嘉言回宫的事,宫中大祭由方太后主持。

  过年时,宫里没有宋嘉言,这让方太后顺心的很。当然,苦的是诸公主、贵女、诰命,甚至连礼部,也被宋嘉言要求安排出公主、贵女、诰命年下去老梅庵请安的时间安排。她是不会体恤到免了这些人的请安礼的。

  方太后对宋嘉言是眼不见心不烦,她老人家另有一桩心事,笑与昭文帝道,“丽妃抚育七皇子这些时日,七皇子聪明可爱,丽妃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她自皇帝潜坻便跟着皇帝了,哀家想着,不如给丽妃晋一级。”

  昭文帝笑,“那便将丽贤妃晋为淑妃,二公主的生母荣嫔也是宫中老人,荣嫔晋为贤妃。”

  方太后原意是将丽妃晋为贵妃,不想昭文帝是这个意思,未再争执,一笑应了,“就依皇帝的。”二公主远嫁北凉,晋一晋她的生母,也是应该的。

  想到二公主,方太后顺嘴儿道,“这是二公主在宫里过的最后一个年了,皇帝也不说接她回来。哀家怪想她的。”

  昭文帝道,“皇后一人在山上难免寂寥,便让二公主尽一尽孝道。”

  “说来,我也时久未见九皇子与五公主了。”

  昭文帝不动声色的笑,“不如让皇后带着孩子们来给母后请安。”

  方太后立刻不说话了。

  这个年过的并不顺遂,原因便是暴出皇室沧海遗珠一事。

  事情是二公主回禀宋嘉言的,苏林将两件信物呈给二公主,口口声声说自己是皇室血脉。二公主是个温柔的人,自宫中长大,知事关重大,不敢自己做主,便带着苏林去见了宋嘉言。

  宋嘉言直接令人去宫中回禀了昭文帝。

  昭文帝拿着一件玉佩,一件手串儿,道,“果然是朕的物件儿。唉,想当年……朕实未料到……”算一算,那时昭文帝尚未登基,反正又是一桩青年皇子的风流韵事。

  接下来就是狗血大认亲,方太后很是不愉快,道,“若是传出去,难免影响皇帝的声誉。”

  昭文帝迟疑,面露不舍,叹道,“总是朕的血脉。”

  方太后斩钉截铁,“认作义女也就罢了。不然,宗人府如何交待?朝中如何交待?天下人如何交待?”

  昭文帝满是期许,道,“先令皇后教着吧,待她学好规矩,朕让那孩子来给母后请安。”

  一个私生女公主,方太后还真不大稀罕这私生女公主来给自己请安。只是不好浇儿子冷水,道,“也还罢了。”

  苏 林这摊子事儿折腾清楚,已是过了上元节,宋嘉言对苏林道,“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的女儿了。不久之后,陛下会赐爵给你。我朝除了与北凉联姻外,边贸的交易 种类会增加,相应的,边贸的税金下调。这是大事,朝廷的使臣会借二公主远嫁的时机,去北凉详谈。这也是你的机会,不要浪费这次机会。”

  苏林向宋嘉言行了大礼,沉声道,“娘娘的恩德,属下断不敢忘。”原本,是让她去太子府扶持二公主的。身为东穆密探,苏林多年训练,对国家的忠贞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她愿意成为北凉太子的姬妾。

  宋 嘉言温声道,“是你自己争气,你有这样的才干,自然有你适当的位置。”她当然无惧现在得罪方太后,不只是出于对昭文帝性情的了解,宋嘉言甚至明白昭文帝心 事。二公主和亲在前,拉拢了北凉,那么与西蛮的战争不会太久了,东穆几年的积蓄备战,这会是一场大战。昭文帝为安民心,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表示出对中宫的不 满。

  说不得,立太子就在这几年了。

  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这天下,终究会是她的儿子的。

  宋嘉言目光微沉,落在苏林恭顺的脊背上。

  ☆、150晋江原创发表

  不出宋嘉言所料,方太后并不喜欢苏林。

  哪怕昭文帝信誓旦旦的坚持说苏林是他的沧海遗珠,方太后依旧不喜欢苏林。

  公主之中,唯有受宠的端睿公主能入方太后的法眼。余者,平平而已。方太后的眼睛,一直盯在皇子的身上。

  甚至,方太后借苏林之事,意有所指的对昭文帝道,“哀家记得,哀家给先帝做妃子的那会儿,这女人哪,还本分的很。如今不知怎的,一个个的都学会拿龙种说事儿了。”其实,这说的不仅仅是苏林那莫须有“母亲”,还有宋嘉言。

  说着,方太后一叹,“想想还是前朝好,女孩儿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即使偶有出门,也要戴着帷帽遮着面容,再没有满山遍野乱跑的,更不必提勾引皇帝这等大逆不道、野心勃勃的事儿了。”

  昭文帝讪讪一笑,“都是朕孟浪了,却不关苏林母亲的事。”分毫不提宋嘉言。

  方太后无奈,道,“上次选秀已经好几年了,德妃那样的人才,皇帝也腻了。要不,就再给皇帝选一次秀?”

  昭文帝道,“很是不必,如今后宫充盈,何必劳民伤财。”

  “知道皇帝节简。”先时那话不过投石问路而已,方太后道,“哀家命内务府给皇帝挑了几个宫人,虽出身不高,也都是水灵鲜嫩的年纪。皇帝喜欢,就是她们的造化了。”

  这满宫的女人,除了亲娘方太后,都是为昭文帝预备的,昭文帝看上哪个,就能睡哪个。几个宫人,并非大事,昭文帝总会遂了母亲的心愿,笑,“朕这个年纪,还令母后为朕操心,朕委实不孝。”

  方太后笑,“皇帝说的哪里话。做母亲的,哪个不为自己儿女操心呢?只要皇帝顺遂如意,哀家就放心了。”

  收了母亲安排的宫人,昭文帝转而说起苏林爵位的事,道,“朕的血脉,却不能给她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公主多是在出嫁前赐封号,朕想着,给二公主赐封号时,一并给那孩子赏了封号。”

  苏林都在这儿了,既然是自家血脉,总不能拖出去掐死,方太后无甚兴致,“皇帝看着办吧。”

  苏林去宫里给方太后请了安,便又回了山上随宋嘉言居住。

  为此,方太后不大满意,淡淡道,“女孩子,在宫里,也好生学些规矩。”其实,方太后尽管不喜这私生的孙女,心意却不差。想着,苏林在宫里好生住些日子,以后出嫁也能抬抬身份。

  苏林一笑,脆生生道,“皇祖母有所不知,我总觉着宫里有些闷,不若山上自在。”

  这话,何等的不识抬举,方太后脸色微冷。道,“听说你做宫人好几年,怎么倒觉着宫里闷了?”

  苏林道,“我做宫人,是想着寻机认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