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1章(2 / 2)


  军情如火,如何耽搁?

  虽然内阁已经对方太后有极大的意见,还是要就朱批之事请示两宫。

  两宫之中,宋嘉言以侍疾为名不对朝政加以评论,方太后却是又发了一道懿旨,要求自己的哥哥承恩公入内阁为相。不然,御笔朱批之事免谈。

  然后,宋嘉言还未感叹完方太后的脑残,就见识到了朝臣的凶残。

  东穆国以朱雀门为其正门,当年,宋嘉言便是在朱雀门受册为后。

  昭文帝的寝殿是昭德殿,为皇城中轴线上的主建筑之一,内阁离昭德殿不远,阁臣就在内阁办公。昨日方太后的口谕,虽说不着调吧,大臣们也没理会她。如今竟然懿旨下到内阁,要直接把承恩公塞到内阁为相辅。

  方太后毫无政治智慧的一个举动惹恼了全天下的读书人!

  什么是相辅!

  朝臣入阁为相,那需要十几年寒窗,正经科举出身,然后在朝中熬了大半辈子、几十年,于朝有功,方能入阁为相。

  如今,你一个老太太,就敢下懿旨把个理应闲置的外戚塞进来做相辅!你何不往直接往内阁脸上吐口水!

  彭老相爷也不接懿旨,直接带着内阁阁臣与满朝文武往昭德殿外面一跪。

  仁德亲王听到这消息,脸都白了。

  方太后气的浑身哆嗦,连连道,“他们,他们这是在威胁哀家啊!威胁哀家!”?一阵气喘之后,方太后惊天动地的咳嗽起来。

  又是一阵人仰马翻,仁德亲王苦口劝道,“母后息怒,您老人家身份尊贵,何苦与那些臣子一般见识。母后,莫要理会他们就是。”

  “哀家倒想清静,哪里过得了清静日子!”方太后这辈子经过的最大的阵仗就是跟宋嘉言过招而已,似这等朝臣跪门啥的,绝对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方太后头痛欲裂。

  方太后直接躺床上了,仁德亲王只得给他老娘收拾烂摊子,去跟彭老相爷说好话。

  彭老相爷一把年纪,自天亮跪到天黑,中间只吃了袖子里藏的一个烧饼,也消耗了不少体力。不过,哪怕仁德亲王来说和,彭老相爷仍然要求太后娘娘诛奸佞。

  奸佞是谁?

  很明显,谁鼓动着太后娘娘要入内阁,谁就是奸佞!

  奸佞——承恩公此时也不知要如何收场了,他原也无此野望,只是听自己的太后妹妹一提,便不由的野心怦动。男子汉大丈夫,怎可一日无权?

  何况,这是内阁之权!

  哪怕承恩公深知内阁相辅无一不是科举出身,但,当方太后有此提议时,承恩公仍然心动了。不要说承恩公没有政治头脑,在内阁相臣的诱惑下能保持镇定的,百中无一。

  更何况,方家对于皇权有着更深的体悟。因为,方家一切荣耀皆来自于皇权。

  朝中大臣堵着大门口儿,见里面没反应,还愈发胆大,鬼哭狼嚎了起来。

  宋嘉言正带着六皇子侍疾,闻此哭嚎之声,便问,“袁忠,外头怎么回事?”

  袁忠本就是昭文帝身边的内侍总管,如今昭文帝躺下了,难得宋嘉言未加罪于他,还肯继续用他。袁忠愈发留意昭德殿的动静,以期能在宋嘉言面前有所用处,闻言忙低声禀道,“娘娘,是朝臣们在外头哭。”

  “哭什么呢?”

  袁忠便将太后下懿旨令承恩公入阁、而朝臣不同意的事说了,最后,袁忠总结了一句,“大臣们请太后娘娘收回懿旨。”

  宋嘉言揉揉眉心,“跟他们说一声,陛下在养身子,叫他们闭嘴,别吵着皇上。”

  袁忠亲自去了。

  袁忠身为宫中大总管,在朝臣面前也是有三分脸面的。

  袁忠一见彭老相爷便叹道,“老相爷那为国为民的一片心,陛下是深知的。想当初,陛下常说,相爷就是那国之柱石哪。”

  说到昭文帝,彭老相爷眼泪都下来了。早在昭文帝为皇子时,彭老相爷就是昭文帝的老师,当年,那时的彭老相爷尚未封阁拜相。后来,昭文帝登基,彭老相爷自然是跟着鸡犬升了天。多年来,君臣师生之谊,昭文帝一病不起,彭老相爷是真心的着急焦心哪。

  彭老相爷泣道,“老臣无能哪。”多想问一问御体可安?只是在此当口,此话是忌讳。如此,彭老相爷便坚持为自己的皇帝学生守住这东穆的江山、东穆的法制。

  袁忠眼圈微红,抹了两把泪。他也是真心难受,昭文帝病危,他们这些依存主子的内侍更不知何去何从了,满心的惶恐,无处可诉。

  袁忠道,“老相爷忧国忧民之心,奴婢不懂,却是极其佩服的。奴婢要说句放肆的话了。”说着,袁忠对着彭老相爷深深一揖。

  袁忠也是有品阶的内侍总管,彭老相爷正跪着,也忍不住双手抬起扶住袁忠,客气道,“大总管不必如此,想来是有慈谕。”

  “皇后娘娘在昭德殿侍疾,老相爷与诸位大人哭泣不休,陛下正在病中,如何听得这等悲音呢?”袁忠叹道,“老相爷与陛下有师生之谊,君臣之分,您的忠心,天下皆知哪。打扰陛下休养龙体,老相爷应是无心之为哪。”

  彭 老相爷是打算带着群臣把方太后嚎出来,绝对没有对自己的皇帝学生不敬的意思。听袁忠此话,彭老相爷忍不住老脸一红,不过,他人虽老,脑子却无比灵光,立刻 道,“皇后娘娘就在殿中?”这个时候是指望不上方太后了,虽然不愿意与宋嘉言打交道,不过,宋嘉言是中宫皇后,为了不耽搁国事,只得问一问皇后的态度了。

  彭老相爷立刻道,“臣等求见皇后娘娘!”

  袁 忠心下一笑,深觉彭老头儿上道儿,面上却是为难模样,道,“皇后娘娘正在侍疾,奴婢替诸位大人回禀一声吧。”方太后不看他一眼,皇后却将他留在昭德殿,这 个时候还肯用他。没有任何荣华富贵的收买,宋嘉言只是简单的抛出一条生路,袁忠机敏的抓住机会,为宋嘉言与朝臣穿针引线。

  宋嘉言听了袁忠的回禀,并未一口应下,只道,“我一妇道人家,只知侍奉陛下、教养子女罢了。朝中大事,还是要太后娘娘拿主意。”

  袁忠低声劝道,“娘娘,大臣们跪了大半天,娘娘慈悲,不如,再去问问太后娘娘的意思?这些大臣,脾气犟的很,若不给他们句话,真就跪个几天几夜,岂不是于宫中贤名有损么。”

  宋嘉言从善如流,道,“那便去问问太后娘娘吧。”

  袁忠便又去了慈宁宫。

  方太后额上覆着帕子,仁德亲王在旁侍疾。

  听了袁忠的回禀,方太后眼前一黑,只剩下哼哼的力气了。

  其实,仁德亲王明白,母亲这是后悔了。仁德亲王道,“母后凤体不适,皇嫂正好在昭德殿,不如请皇嫂决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