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75节(2 / 2)


  第520章 番外二

  早饭就一个粥品,南瓜粥。

  李季阳看到南瓜粥就高兴了:“如今这南瓜都能吃了啊!”

  “当然能吃了,这都种了三年了。”羸政盛了一碗粥给李季阳:“我让人做了五香羊肉过来,还有辣白菜,配着吃正好”

  新鲜的东西不少,但是羸政总是秉持着小心谨慎的原则,东西种出来,先给牲口吃;牲口吃了半年没事后,再给死刑犯吃;死刑犯们吃了没事的,就免了死刑,改为终身苦役;然后东西就可以给周边的几个属国吃;等他们也吃没事之后,才会在大秦推广。

  如今南瓜已经经过层层试验,证明对人体无害,他才会让人给李季阳做来吃。

  尽管有个当神仙的师父,他也不想让李季阳有个万一。

  李季阳喝了两碗南瓜粥,羸政就拦着了:“少喝点,这个东西不当饱,吃点包子?五番羊肉也行!”

  光喝粥,怎么能饱呢?

  其实他们的早餐很丰盛,除了南瓜粥,五香羊肉和辣白菜,还有御膳房上进的猪肉大包子、海鲜小笼包、西红柿鸡蛋汤等等一大桌的早点。

  光是小菜就有八道之多,只是量不大,以免浪费。

  其实他们吃剩下的东西,一般都是被近身内侍们给瓜分,不会丟掉。

  不过这个不能明着说出来,因为不太合规矩,不过只要皇上和君上不说什么,大家就当没这回事。

  “那就吃个包子吧,来个素白菜馅儿的好了,不要大肉,一大早吃的那么油腻,没胃口。”李季阳不想吃肉,大早上的吃个什么肉啊?

  油腻腻的一想就很倒胃口。

  幸好姜大总管早就让人准备好了:“君上,这是海鲜馅儿的小笼包子,您尝尝?”

  海鲜起码是荤馅儿,不能让君上总吃菜啊!

  “好吧,那就吃海鲜馅儿的……。”李季阳不挑食,只要不是大油大肉的都行:“对了,用的是菜油吧?”

  要是荤油也还是油腻的吧???

  “是,是菜油,这东西听御膳房的大厨说啊,用菜油比用荤油提鲜的多。”姜大总管特别说明:“而且蘸的也有说法,这个单独配的蘸水。”

  蘸水就是酱油,御厨已经研究出了专门蘸着海鲜吃的海鲜酱油。

  这个好吃!

  李季阳刚吃了一个就喜欢上了,吃了整整一屉小笼包子,其实一屉也才六个而已。

  不过羸政满意了,特意跟姜大总管道:“赏赐御膳房,君上喜欢吃这个海鲜小笼包子,每天早上都来两屉。”

  “诺!”姜大总管也高兴了,得了赏赐不算什么,主要是让君上吃得顺口。

  李季阳也点头:“我也赏赐一份。”

  “那可好,两份赏赐,御膳房的这个月可是多发了两个月的钱财!”羸政赏赐的时候,姜大总管就是例行公事一样的应声,端的是严谨,严肃的表情。

  到了李季阳这里,他就乐呵呵的了,还打趣上了。

  羸政跟李季阳都笑了,宫中虽然人多,可能出人头地的少,御膳房,更是如此。

  得了赏赐当然好,不过一般他们都得了的是罚……。

  李季阳更对姜大总管佩服了。

  要知道皇帝有很多事是避讳不了身边的内侍们,他们的身份往往就介于皇帝地奴才、朋友、甚至是亲人之间。

  所以自古以来虽然每朝每代都严禁太监干政。

  却没有哪一个帝王能真正彻底地摆脱太监的影响,连秦始皇都不能避开。

  俩人的事情,据说第一个察觉到的就是当时的姜内侍,可是姜大总管却从来不多嘴。

  羸政对多嘴的内侍处理的特别不着痕迹,像赵高,就是例子。

  他也是进了宫,才知道,赵高被他蝴蝶了,原因是赵高竟然想当羸政跟前第一人,当然要先把他这个秦安君给除掉了。

  这还是姜大总管不经意说给他听的,据说赵高的结局并不怎么好,反正人是没了。

  所以李季阳对姜大总管很客气,把他当作管家看待,当朋李季阳看过地图,知道那里就是后世新疆以西,不过两千多年前的那里还是绿树成荫的,还不是黄沙漫天的沙漠。

  新来的西戎是来投靠的,只不过大家对犬戎的这个分支并不看好。

  但是李季阳在听说西戎的领头人姓尉迟,就感兴趣了:“你是西戎的单于?”

  如今各个部族都跟匈奴人学,管自己的头人叫单于。

  “是,尉迟是我们部落的名称,在习得秦话后,知道要有个姓,才算贵重,可我们的部落并不擅长这个,就以部落名字为姓。”

  李季阳记得尉迟是以部落名命姓。

  在五胡乱华的时候,苻坚就攻灭鲜卑拓跋部族,建立代国后来拓跋郎复国,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与此同时,鲜卑族中又崛起一支尉迟部落,号尉迟部,如同中华之诸侯国。

  后来尉迟部随孝文帝进入中原,被命以族名尉迟为姓,称尉迟氏。

  这边是后世尉迟氏起源的记载。

  唐朝的时候,更有尉迟大将军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