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的八次奇妙人生第135节(2 / 2)


  没有钱的时候她从来待不住,有钱了她自然就会回来。

  可要是他真的有钱,又要她干嘛呢?

  ……

  李如洗这两天趁着下班的路上,去了一趟警局报案,警察有点惊,因为觉得是挺大的案子,让她做了详细的笔录,并要求能随时联系上她。

  然后她又利用空闲时间关注了几个喜欢揭露时弊的大公众号,选了其中一个,将这件事详详细细地发给了对方。

  对方果然非常感兴趣,问了她好多问题。

  李如洗把能回答的都回答了。但是她要求对方暂且不要发出去,因为此事已经报警,警方正在处理,如果因此延误了破案,倒是不好。

  所以她没把具体的地点和人告诉对方,约定好,如果警方不力,再将此事揭露。

  第三天,吕昌兴实在受不了了,趁着孙红霞去帮工,周建南还没上班时问他:“你到底怎么想的?打算什么时候跟嫂子说了?”

  李如洗凝视着他,没说话。

  吕昌兴心里就有点慌了。

  他和他这位周大哥认识二十多年了,彼此感情着实不错,说真的,这样的世道,有这么好的朋友,是一件难得的事。

  周大哥重情义,吕昌兴一开始未必都是真心真意,但是二十多年下来,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事,周建南这个人,他还是敬重的,在乎的。

  周建南没多少本事,也不是什么强势的人,认识二十多年,他没这么看过人……

  眼睛黑洞洞的,透着深邃,好像五脏六腑什么的都被他透视了一样。

  什么都瞒不过他。

  吕昌兴带着点慌张说:“哥,你咋啦?”

  李如洗脸上一丝笑容都没有:“我想过了,我不想做这个。”

  吕昌兴倒也不是很意外,他知道周建南顾虑很多,但是他也不想就这么放弃,还想再劝劝他:“咋又不想做这个了?你之前不还说想做?还让我陪你回来劝劝嫂子?”

  李如洗说:“我那是借口,为了把你带回来。”

  吕昌兴一时哭笑不得:“哥啊!我的哥啊!你这是啥意思啊!……你怕我困在那儿回不来啊?你还以为那边的人是会不让我走的啊?哎呀我的哥呀!我……我还为了你来回折腾两张火车票!”

  “听我说!”李如洗一把扯住他,“我知道他们不限制你走,但是我怕你不肯跟我走!……”

  “哎呀,你不愿意做,哥,我不勉强你,但我就不用送你回来了啊!……”

  “怎么?我为了你生病,抛家舍业也要去看你,照顾你,你送我回来有什么大不了的?”李如洗脸一沉。

  吕昌兴想想也是,自己骗了周建南去,害他差点工作都没了,带了家当就要去帮他……自己花几天时间,来回火车票算什么……

  他那哭笑不得下面的一点恼火劲儿也就没有了。

  李如洗却打定主意要毕其功于一役,又接着面无笑容,一本正经地跟他说下去:“……我要带你走,是知道你要是跟我走了,还能听进去我的话一点,要是继续待在那儿,只会越陷越深……那帮人太能洗脑了,洗了自己的再去洗别人的……”

  “哥!”吕昌兴听到周建南不但自己不打算做,还要劝自己,不由头大。

  但是他想想,也不能直接跟周建南说别管他的事,就决定跟他再聊聊,要是能劝服他更好,劝不服他,至少也让他知道自己不会被他说服……

  于是他问:“哥,你为啥不想做?”想起火车上的谈话,他又问:“……是怕有危险呢?还是怕亏本?”

  其实,这也是他的顾虑。

  周建南不像他,没做过生意,肯定更不敢冒险。

  “两个都有。”李如洗说。

  “你别以为,这两方面的风险都不小……警察,有这种又有油水又有政绩的案子,破起来才高兴呢!你也别说这不是传销,有本事跟警察说去!……你所谓的有关系,恐怕也没那么大面子次次都能料理好吧”

  也许是她的语气太干脆,透着权威和不容置疑,吕昌兴没分辨,低头琢磨着。

  “至于说赔钱,对,这钱没多少,但这事儿其实不好做……你算算得拉多少个人?有几个人能做成?我啊,有自知之明,肯定是做不成的,你恐怕也好不到哪去!……你也别听那个什么老师的,她到现在,手下有几个人了?……你们那儿,又有几个她?……”

  吕昌兴想说什么,想想还是没说。

  最后,李如洗加了段语重心长的:“对,这两个虽然风险大,但是也不是不可以去冒风险……我不想做,最关键的原因是:这事儿干起来恶心!你赚的谁的钱?对,主要不是你朋友的,而是你朋友的朋友的,还有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但是,你是不是要通过朋友赚钱?你们是不是要把朋友之间的信任变成钱?一旦朋友之间掺了钱,还能做回朋友吗?还是朋友吗?……”

  第190章 美好结局

  李如洗那番话照旧是尽量用周建南的口吻说出来的。

  虽然真正的周建南其实可能有感觉也说不出来这样的话。

  但是用那样的语气,那样的眼神配着那样的话,一瞬间却把吕昌兴给镇住了。

  其实,李如洗说的这个问题,他们内部也是有标准答案的,他也背下来了。

  他应该说:这怎么是赚朋友的钱呢?这是和朋友合伙赚钱呢!是大家都获利的好事。

  就像之前还在那个小区时周建南第一次问起来时小侯和他回答的那样。

  可同样的回答只会导致同样的结论,再说,就没什么意思了。

  而且,老朋友周建南的话如振聋发聩一般,对他不是没有冲击的。

  当初他去时,一切都说得很好,他就像小侯一样,被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