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的八次奇妙人生第159节(2 / 2)


  她再次环顾除了她以外空无一人的屋子,觉得安静得让她简直想要窒息。

  她想去打开电视,放点声音出来,又觉得吵。

  似乎什么都懒得去做。

  陈爱萍捂住了脸。

  ……

  过了会儿,她拿出手机,把相册里自己最喜欢的几张女儿小时候的照片,也有她们母女合照的照片拍了下来,发给女儿。

  “在家里收拾老照片,发现了几张拍得还好的。发给你看看。”

  过了没多久,女儿发了个笑脸过来,说:“好可爱啊,我要保存起来,我小时候长得真可爱,妈妈也好漂亮好有气质……”

  看女儿回得积极,陈爱萍欢喜起来,又发微*信给她说:“你这两天还好吗?又加班了吗?早点辞职考公务员吧,好好找个男朋友,晚上我给你打电话。”

  结果女儿又不回了。

  陈爱萍等啊等,等了好久也没等到女儿的回复。

  她只好去买菜,回来做饭,自己一个人吃完饭,睡了一个小时午觉,女儿还是没回。

  她气得发抖,又失望到极点,恨不得打电话去骂她。

  可她知道这时候是女儿上班的时间,不该打扰她,只好忍住。

  她默默看了会书,又看了会电视,天就黑了。

  吃完中午剩下的饭菜,她又无所事事了。

  算了,晚上去跳广场舞好了。

  虽然她根本不喜欢跳什么广场舞,也不肯承认自己是大妈,但是,广场舞至少还能遇到几个熟悉的人,聊聊天,不那么寂寞……

  第222章 思考

  当李如洗发现自己成为陈爱萍时,她很难受。

  陈爱萍负面的情感实在太多了,寂寞、凄清、绝望、悲伤、怅惘……对孩子的失望,对衰老和死亡隐隐的恐惧,对丈夫的怀念……让她有一种被痛苦淹没的感觉。

  这种感觉不是瞬间的剧烈痛楚,而是一种沉浸的、腌渍的、绵绵入骨、无法剔除的感觉。

  她好像被腌在痛苦的缸里的一棵白菜,那些所有的难过,无所不在的,挥之不去,把她从头浸泡到尾,一直深入她每一寸皮肤,血肉和骨髓。

  生活在这样的负面情绪里,李如洗觉得,陈爱萍可能很快就会生病了。

  她想起自己曾经梦到过的那个跳楼的少年,这个梦给她的感觉有些类似。

  苦痛和困难来源于内心深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梦面临的困境比那个少年的梦要理性、好梳理,但从另一意义来说,其实这个梦比那个梦还要难解决。

  青春期的痛苦是混乱的,莫名的,难以名状难以言说的……要找到一个核心,让他认识到生的美好和价值,其实并不容易,但是年轻人又是懵懂而冲动的,血是热的,生来就带着生命的力量,要找几个方面刺激这种热血,令其留恋生,却也不是做不到。

  少年是易于改变的,乐于接受和学习的。

  但五十六岁的陈爱萍早就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习惯和生活方式,她是很难改变的。

  一个受过教育的五六十岁的人,是很不好糊弄的。

  ……

  李如洗仔仔细细地观摩了陈爱萍的心灵困境。

  对于衰老和死亡的恐惧,没有人能解决。

  人皆好生而恶死,可惜,随便是谁,终究也难逃一死。

  如果没有这种对死亡的恐惧,又哪来这个地球上的诸多宗教呢?

  李如洗总不能让陈爱萍去信佛吧?

  所以这个问题,她解决不了。

  陈爱萍怀恋自己死去的丈夫,这种悲伤同样来自于死亡,别离,正是所谓的“爱别离”之苦……这,她当然同样无法解决。

  好在,这两样虽然是她痛苦的底色,但却不是核心问题。

  在李如洗看来,这位陈阿姨最大的两个具体的痛苦:一个是孤独寂寞,百无聊赖;一个是和女儿的关系问题。

  第一个,其实好解决。

  陈爱萍年龄还不大,还不到六十岁,可以说,身体还是挺强健的时候,精力也挺充沛,这种状态,再延续十年,十几年,在七十岁之前都还不成问题。

  那么,完全可以再去私立学校或者培训学校工作个十年啊!

  人一忙起来,就没那么多时间去伤春悲秋,孤独寂寞了……

  再不然,还可以去旅游。趁着现在退休了,既有钱又有闲的时候,再不把全世界各地转一遍要什么时候转?

  这两者结合也可以啊……

  此外还可以写写教辅书,别让自己那么多年的经验白费了。

  或者写写教育方面的书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