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4节(1 / 2)





  大家听到这话都松了一口气。有来头就好,那他们这些手下人也能挺直腰杆不怕被人欺负了。

  林云舒等着许尚书来找她算账。却不想一个时辰后,许府的管家亲自压着许宝麟过来赔罪。

  他手里还提着个礼物盒,姿态摆得极低,“我们老爷还在当值,不便过来。特地让老奴带宝麟少爷过来给您赔罪。请老夫人消消气。”说着又从怀里掏出银票,恭恭敬敬奉上来。

  居然是一百两的。

  林云舒把玉佩扔给他,拨了下算盘,要给他找银子,却不想管家恭恭敬敬道,“不用找了 。就当给老夫人押惊了 。”

  林云舒眯了眯眼,还真是夹着尾巴做人呢。

  林云舒也没揪着许宝麟不放,训了他几句,又装作大大方方原谅了他。

  许宝麟瘪着嘴,趁管家不注意的时候,狠狠瞪了林云舒一眼。

  林云舒挑了挑眉,呵,这是还没有学乖呢。

  下午饭馆依旧是爆满,生意远比老大预料的还要好。

  老大既髙兴又担心眼前只是假象,明天不送酒,生意未必会这么好,严春娘宽慰他,“京城人善饮,咱们家的酒又是独一无二的。生意好才是正常的。”

  柳月晨也难得附和,“是啊,大嫂说得对。”

  这儿的生意比西风县还要好,客人也更有钱。柳月晨负责招待女客,听她们说些趣事,可比待在房里绣花有意思多了。

  柳月晨趁着不忙的时候,找到林云舒,“娘,我以后也能过来帮忙吗?”

  之前崔宛毓不想来酒馆帮忙,林云舒还担心柳月晨也放不下面子,主动跟她可以不过来。谁知柳月晨说没关系,她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现在听她主动要来帮忙,林云舒以为她缺钱,“你缺钱用?”

  怎么说以前也是千金小姐,林云舒真不认为她会喜欢这种吵杂的地方。而且柳月晨老家是京城的,当初她就是来京城寻亲不成,才被老三带回去。可能遇到故人,所以想多赚些银子?

  林云舒就是随便猜猜。

  柳月晨揺头,“我就是觉得很有意思。”

  林云舒见她感兴趣,也没拒绝,自家饭馆也不用担心她被人欺负了去,“成,我让你大哥给你开月钱。”

  柳月晨脸一红,她知道自己帮不了什么忙。开工钱就有点太正式了。“不用了。都是自家饭馆。”

  “那可不行,公是公,私是私。不能混为一谈。”林云舒非常坚持。

  柳月晨也没再拒绝。

  这事就这么定了。老大也没什么意见。虽然女客来得不多,但每次来必定要雅间,他们大男人负责招待确实不太合适。有三弟妹招待还省心了呢。

  又过了几天,皇上在大朝会上宣布,加试一场恩科,文武百官无一反对。

  第128章

  历朝历代的春闱都是一件大事。皇上特地点了许尚书作为主考官,又点了两个与许尚书同气连枝的二品大员当副主考官,又调了成将军负责监考。

  小四听到皇上居然让许尚书当主考官,惊得差点变色。其他人也都跟他同一个想法。

  文臣根据出身分为寒门和朱门。官越大,出身寒门的就越少。皇上想要消弱世家大族之间的势力,但这些人相互联姻,同气连枝。

  最近皇上与文臣就政事上有不小的冲突。事关大家的利益,大臣们自然是据理力争。好几次将皇上气得拂袖而去。眨眼间却又重用他们。

  大家面面相觑,不明白皇上的用意。

  却听皇上又道,“朕以前经常听书生们议论,考官徇私舞弊,这是朕登基以来的第一场科考,朕不希望出现差错。考卷不仅要糊名,还要誊抄一份。考官们改好卷子只需把卷号呈上来即可。”

  官员们神色复杂,原来皇上还是防着许尚书呢。

  小四回到家里,把这事告诉林云舒,她一早就从皇上那听说他的计划,弯了弯唇角,“许尚书最让皇上忌惮的不是他的户部尚书的身份,而是门生占了月国文官一半。皇上想要实施政策,他们这些人明面上答应了,背地里却

  阳奉阴违。皇上把他们凑作一堆是想一网打尽。”

  小四心里一个咯噔。一网打尽?皇上是想借着恩科生事?可是他不是已经做了防患了吗?

  小四皱着脸,“许尚书未必会上当吧?”

  明知道皇上对他有敌意,许尚书还会入套?那不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了吗?

  林云舒掐了掐手指,“人在高处,有时候,他不想参与也得参与。”

  小四总觉得他娘说话太悬乎了。

  按照规定,负责出卷的考官都要待在翰林院闭关,吃住都要待在里面,直到试卷批改完毕,方能回府。

  半个月后,许尚书把自己出的两套卷子给皇上御览。然后由皇上择其一刊印。

  皇上看过之后,一字未动,抽了其中之一,交给下面去刊印。

  许尚书见皇上这么利索,悬着的心更悬了。

  他自来谨慎惯了,回去的路上眉心拧得更紧。回到翰林院,把自己的想法跟他们一说。

  手下人都觉得他想多了,“皇上毕竟是武人,书都没读过几本。他不让你出还能让谁出?”

  许尚书却有不同看法,“吏部尚书可是他礼贤下士请回来的。照理说他应该更信任他才对。为何要我们呢?”

  “他年纪毕竟大了,能熬得起嘛。皇上许是不想出途出茬子才选的我们。”

  理由倒是合情合理,但许尚书仍是不能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