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4节(2 / 2)


  这话说得有点玄,武朝是直接没听懂,刘元挥挥手道:“这个事情不知该如何与先生说,还是等我确定之后再说吧。”

  不可否认韩信是有真本事的人,这样的一个人,他想要的是什么就如同刘元当日在韩信的面前问韩信那一句,燕王够了吗?

  刘元拿了项羽问韩信,他是不是想如同项羽那般,韩信却没有那样的意思,便是如今韩信还未生了反意,他虽想当一个燕王,但却没想过要反刘邦。

  “韩信的心思还能让你猜不透?”武朝很是诧异,刘元竟然还看不透韩信的心思,这真是不可置信。

  “瞧先生说的,我还能看穿每个人的心思不成,如同你,还有琼容先生,你们想什么我就从来都猜不透,我再猜不透别的人,那有什么不对的?”刘元都不知道自己在武朝的心里还那么厉害了,听听武朝话埋在的意思,她看不透韩信想什么都成不是了?

  哭笑不得的面对武朝,武朝却正色的道:“我当日在汉中时并没有见过这位韩大将军。”

  不能怪武朝会这样的想,他也没见过韩信,刘元却第一次道破看不透一个人,如何能不让武朝惊讶。

  至于他和琼容,听刘元胡说八道说什么猜不透他们的心思,她要是猜不透才怪,不过是装着猜不透而已,真以为他们不知道?

  “很快先生就能见到我们的天下兵马大将军了。他长得可比先生还要好看。”看脸的人还是要肯定韩信那张脸的。

  武朝道:“我几岁,韩大将军几岁,不可比,不可比也。”

  能让刘元夸长得好的一定长得很好,他还是第一次听到刘元夸一个人长得好看。

  “好戏要上场了。”刘元长长叹了一句,武朝戳了一记刘元的脑门子,“一个不慎我们都要完蛋。”

  第117章 求贤令

  刘元还有看戏的心情,她是不是忘了这场戏她也在里面。

  “怕什么,这是我的地盘。”被戳了一记脑门子,刘元也不在意,提醒武朝是不是忘了极重要的一点,这可是她的地盘,怎么能可以韩信带了人进来还能在她的地盘里拿她怎么样?

  啊,武朝被刘元那么一提醒也算理想起了,讪讪地收回了手,朝着刘元轻声地道:“这件事,这件事还真是啊。你快些起身,赶紧准备准备去见见人,把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别让韩信小看了你。”

  “眼下这天下有谁还敢小看我。”刘元朝着武朝提醒了一句,武朝只打着哈哈想要掩盖刚刚他出手戳了刘元脑门的事,急急地走出去,压根不听刘元后面的话,哪怕是听到了,他也是要当作没听到的。

  至于韩信从收到刘元派人送来那一封似是刘邦所出的正式让韩信统领齐地与常山兵马的诏书,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过,蒯彻很想提醒韩信,这份文书一看就知道不是刘邦送来的。

  但是想到了那天韩信说的话,生生将这句话给咽了回去。

  紧接着韩信便道要领兵前往齐地,刘元让人送来文书的同时也让人传信韩信带着兵前去平定齐地的动乱,当然动乱的内容信里写得清清楚楚,一群百姓要拥立田荣为王,至于田荣在何处,无人知晓,可是这样的呼声一天比一天大。

  因刘元早就告诉过手下的兵,他们的剑枪是对战敌外的,不是自己的百姓,百姓不过是叫唤几句话而已,他们都不能对百姓动手,若有违抗者,军法处置。

  也正因为如此,百姓们眼看军士只围着他们却没有要动手的意思,呼声就越来越大了。

  送给韩信的信中道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怎么说刘元也是刚得了齐地不久,当初进城的时候刘元就表现地宽厚百姓,现在总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吧。

  刘元不能打自己的脸,让别人来平定这场动乱就挺好,最好的人选正是韩信。恰也可借此让齐地的百姓看到韩信的威严,利于韩信执掌齐地的兵马,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蒯彻也看了刘元让人写的一封信,真心只想说刘元这个人太会给人下套了,将能退的路全都给堵了,她还能一脸无辜。但是,蒯彻不敢说。

  不敢说,韩信要带兵进入齐地就进入齐地喽,而作为齐人的蒯彻瞧见齐地不过才一年不见,似乎变化挺大的。

  “蒯先生看着故乡怎么好似认不出来模样?”骑在马背上,韩信虽然走在前头,回头也能看到蒯彻的表情,蒯彻连马儿都拉住了,怔怔地看着四下,只以为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

  “蒯先生,蒯先生。”蒯彻完全没有听到韩信说话,还是韩信连着唤了好几声他才回过神来。

  “燕王。”完全不知韩信为何而唤他,蒯彻询问一句。

  韩信只好重复刚刚说的话,“我瞧你好似不认识齐地了一般,这可是先生的故乡。”

  “确实不太认得了,这些田,还有这些地,还有这些人,似乎都不一样了。”虽然秋收已过,田地里忙碌的人却不少,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似乎看到了盼头。

  “小娘子又张贴公文了,走走走,我们快去看看都有什么好事!”蒯彻看着都不像是齐地的地方听到了田间有人大声地喊着这么一句,引得蒯彻亦是十分的好奇。

  “这是哪里来的兵,看起来跟我们的兵不一样。”韩信带那么多的兵马行来,更是停在了田间上,自是引起旁人的注意。

  “许是小娘子回来了,从哪里带回一支兵了吧。不管不管了,反正就算是兵那也是为着我们好的兵,莫瞧他们了,还是先去看看公文都写了什么。秋收都过了,是不是又该到别的地方开荒了?”

  百姓七嘴八舌地说话,虽说对于韩信他们一行十分的好奇,却更急着去外面看看,瞧瞧刚张贴出来的公文都写了什么。

  “蒯先生想跟着去看看?”韩信瞧着蒯彻眼睛都不离那些百姓的,笑着问了一句。

  被问着的蒯彻幽幽地道:“从前齐地的百姓脸上只有无尽的绝望,他们从来没有这样笑过的。”

  天下战乱不休,百姓们根本没办法安居乐业,不过是活一日熬一日罢了。

  绝望的日子,永远都填不饱的肚子,他们的脸上又哪里来的笑容,但是从前他没有看到的一切,如今竟然都看到了,这一切都是刘元的功劳?

  “那就进城去瞧瞧刘元小娘子都做了什么叫百姓们那么高兴,都想去看。”韩信想的没有蒯彻那么多,他受尽了世人的白眼,从前的时候连旁人的胯下都能钻过去,但他从未绝望过。

  “好,进城,进城。”蒯彻也确实是想进去看的看,看看城里是不是也跟现在他看到的一样。

  他们骑着马,自是比刚刚他们看到的百姓进城更快,刘元让人张贴的公文竟然就放在城门前,还有专门的人在门口与人解释。

  “这是一封求贤令,道是天下动荡,百姓多艰,望能请有志之士或赴汉中之地,或于齐地自荐,文可兴国安、邦,武可平定天下者,不妨一道为天下太平出一份力。”

  求贤令这东西大家都是第一次听说,交头接耳的就他们听到的话七嘴八舌的说了一通。

  韩信下马走了过去,看到上面同样盖着刘邦印鉴的求贤令,韩信在想要是当年他要是也看到这样的一份东西那该是有多好,想他这么多年来求报无门,哪怕与项梁和项羽几次自荐都不受赏识,后来,后来若不是遇到萧何,他也绝对不会有今日。

  “哎,是不是只要有本事的人都可以去自荐,自荐了可就有重用?”韩信扬声地问一句,就好像将他积在心头多年的一句话喊了出来。

  “小娘子说了,只要有本事的人,不管或文或武,必以重用。”被刘元派来解释还有煽动人心的人长得不错,脾气亦好,哪怕看着身着华服的韩信,也并不生怯地回答。

  “好,那我就去试试。”如今这天下有本事的人太少,刘元手下是真缺人,就算让人推荐,那也远远供不应求。思虑再三刘元干脆弄出一个求贤令来,广布天下,让天下有本事的人都来,都来找的她。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