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节(2 / 2)

  对那位尚未过门的男嫂子,萧荣抱有十分好感,那人与萧莨青梅竹马、志趣相投,于他亦如兄长一般。

  萧莨低眸沉思片刻,挑了个孔鸟状造型十分别致精巧的白玉笔搁,叫掌柜细致包好。

  自店中出来,几人正欲离开,那卖花灯的摊主笑着喊住萧莨:“郎君,你那字谜方才已有人解开了。”

  萧荣一个挑眉,先一步走过去:“什么字谜?给我瞧瞧。”

  枫叶花灯还挂在原来的位置,下头坠着的红纸已经取下,萧荣拿在手中细看,轻声念出萧莨给出的谜面,再翻过去,是另一人信手写下的龙飞凤舞的一个「必」字。

  萧荣一愣:“这么简单?”

  摊主笑道:“可不就是这么简单。”

  萧荣不可置信地转身问萧莨:“真是这个?”

  萧莨淡淡点头:“嗯。”

  他随手留下的字谜,要解中并无多难,但越是简单的东西往往越易迷惑人心,没曾想他才进店里转了不过一刻钟,就已经有人解开了。

  萧荣好奇问那摊主:“什么人解中的?怎么这花灯没有拿走?”

  “一个小郎君,他说不要这个,”摊主抬手一指,“喏,就是他。”

  街对面,祝雁停似有所感,缓缓转过身。

  一众人顺着摊主指的方向望过去,那人立于阑珊灯火中,流光溢彩在他的一双黑眸里晕漾开,如夜星璀璨。

  萧莨有须臾的晃神,一旁的萧荣与人小声嘀咕:“咦,那不是怀王府的小郎君吗?”

  “是他,没想到会在这里碰上,可巧。”

  几人交头接耳一阵议论,萧荣凑过去告诉萧莨:“二哥,那人是怀王的弟弟,也在国子监念书,我与他见过几回。”

  祝雁停已信步朝他们走来,两步之外停下,噙着笑与萧莨信信一拜:“萧大人,久仰。”

  萧莨后退半步回礼,祝雁停笑道:“久闻探花郎出身承国公府,学识渊博、气度不凡,颇具先祖风范,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萧莨不露声色地回道:“郎君谬赞,愧不敢当。”

  萧荣好奇问祝雁停:“方才那灯谜真是你解开的吗?”

  祝雁停笑着点头:“兴之所至。”

  “我二哥才叫人将灯谜挂出去,你就解开了,可真厉害。”萧荣赞叹道。

  “凑巧罢了,不值一提。”

  “为何不要这花灯?”萧莨忽然出声。

  祝雁停眉目含笑,眼波流转:“先前不知这灯谜是萧大人亲手所题,失礼了,萧大人可还愿将这花灯赠与我?”

  四目相对,祝雁停的眼中隐有促狭笑意。

  萧莨亲手将花灯取下,递过去,祝雁停拢在袖中的手抽出一只,白皙修长、骨节分明的手指搭上萧莨递来的灯柄,轻轻握住。

  霞红色的火光映得他如玉的面庞一片柔和,唇角的笑愈加惑人:“多谢。”

  萧莨垂眸:“不用。”

  霜雪如絮再次纷洒而下,小厮重新帮祝雁停撑起伞,萧莨低声提醒萧荣:“落雪了,我们早些回去吧。”

  萧荣不肯:“别啊,这才刚出来,才什么时辰啊,这点雪有什么所谓,雪中看灯岂不更好?”

  “赏雪赏灯也不必站在这里,”祝雁停笑着提议,“不知诸位可愿赏个脸,前头拐角处有间茶楼,愿请诸位一同前去品茗赏景。”

  其余人自无不可,他们本就是同窗,虽不算熟识,祝雁停好歹是宗室子弟,总有人存了攀交的心思,如今祝雁停主动投枝,岂有不接之理。

  萧荣亦觉得祝雁停这人颇有些意思,与他先前在书院里见到时的冷然模样大不相同,他亦起了结交之意。

  祝雁停笑吟吟地凝视着萧莨,直到他点头应下:“好。”

  第2章 人各有志

  在高楼上凭栏而坐,十里长街、明灯映雪,尽收眼底。

  少年郎们吃着茶果谈笑风生,高声议论着京中大大小小的新鲜趣事,祝雁停眼眸低垂,轻抚茶盖,嘴角噙着笑专注聆听,并不多言。

  萧莨赠与他的那盏枫叶花灯就搁在手边,有微风过,灯中烛火晃晃悠悠,烛光散碎,一如他眸中带笑的目光,难以琢磨。

  萧莨与祝雁停相对而坐,视线掠过他的眉目,微微一顿:“你……为何会去国子监上学?”

  祝雁停随手抛了粒花生米进嘴里,笑言:“萧大人是想问我为何不去宗学吗?”

  萧莨安静看着他,祝雁停摇头:“去国子监好歹能学些真东西,宗学早已名存实亡了。”

  萧莨眉峰微蹙,祝雁停说的,却也是实情。

  祝家子孙早已人丁凋零,且大多不在京中,这些人又多是纨绔,镇日里醉生梦死、穷奢极欲,能安得下心来念书的恐怕寥寥无几。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