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43章(2 / 2)


  这一晚,皇上原本有些歇在这里,可是随行的内侍,说是不合规矩,于是,当天晚上,皇上就翻了穆焕贞的牌子。

  次日,皇上就封了穆焕贞为贵人,赐住长明轩。

  消息一传回长平王府,除了那一位还能高兴得起来之外,其它人,就像是根本不知道这么回事儿。

  就像是一颗又尖又利的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中,却偏生是连个水花也不曾溅出来。

  也只有长平王妃做做样子,给府上的下人们一个发了个红包,这事儿也就算是过去了。

  穆焕贞得了封赏,满心以为,这会儿长平王府里头的那几个人,这会儿指不定后悔成了什么样儿!只可惜她现在进宫时日尚短,位分又低,否则,定然是要将她的姐妹宣进宫来,好好地羞辱一番。

  当然,就算是如此,穆焕贞也没忘了,当初她应承了那人,自己进宫可是要为他做事的。

  那人的手段,她是亲见过的,所以,她还没有蠢到去得罪这样一个不知名姓的高人。

  她想要的,也不过就是荣华富贵,高人一等,其它的,与她何干?

  自那日之后,这后宫之中,又多了一位清丽美人儿,举止大方有礼,行事又向来是温和恭让,对待宫人,更是和善体谅。

  这样的穆贵人,自然是得到了太后的欢心。

  宫里头,就喜欢这样的女子,至少,不会总是惹事,给后宫添乱。

  桑丘子睿在协助肖云放找到了那些银子之后,在他这里的信任度,再度提升了回来。

  肖云放有意委任他官职,却被他婉拒了。

  不过,为了让他们放心,桑丘子睿当着太后的面儿表态,短时间内,他是不会离开梁城的,有什么事,宣他即可。

  桑丘子睿如此做派,肖云放嘴上说着可惜,可是心里头却是高兴的。

  任何一位君主,只怕都不会希望自己的身边,永远都有一个比自己聪明睿智的谋臣吧?

  穆焕贞这里在宫中得宠了,而穆焕巧与阳州刺史公子的婚事,也总算是有了着落。

  浅夏以长嫂的身分协助长平王妃来做一些具体的筹备。

  穆焕巧得知自己将要嫁的,是刺史府的嫡长公子,心里头自然是高兴的。再怎么样,自己嫁得也是高门公子,不过一介庶女的身分,能嫁得这样好,已经是着实不易了。

  至少,在她看来,比穆焕贞入宫,可是强太多了。

  在宫里头,那么多女人整日里就盼着一个男人,而且,还不是她能做得了主的!

  可是现在父王和母妃为自己选的这户人家,才是真正的高门贵女们所渴盼的婚事。

  浅夏经过与穆焕巧的几次接触之后,也看出来,她本人对于这桩婚事,还是很满意的。

  长平王再修书一封,不过几日,便又收到了回信。

  阳州刺史,竟然是直接就派了他的儿子亲自上京,带了大批的礼物,前来提亲了。

  浅夏对于这位刺史大人的办事效率,当真是万般佩服,这动作也太快了!

  “你说,他这么急着让他的儿子来提亲,会不会是另有所图?”

  这人家的动作太快了,浅夏又开始不放心了,谁知道他是不是别有居心呢?

  穆流年轻笑,“浅浅放心,他没有别的心思。他与父亲相交多年,岂会不明白父王的意思?他只是担心如今战事吃紧,一旦有了什么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了后头的计划罢了。”

  浅夏闻言一愣,上下打量了穆流年几眼之后,才眯了眯眼睛,“这么说,这位阳州刺史,压根儿就是你们的人?对你们的计划,也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第三十七章 先试一试!

  穆流年一看她的样子,就知道她误会了。

  “浅浅,你听我说,这种事情,我怎么可能会提前让他们知晓呢?我又不傻!你可是第一个知道地如此详细的。”

  “第一个知道地如此详细的?这话听着怎么就有些别扭呢?不如,你先解释一下?”浅夏笑语吟吟的模样,此刻看在了穆流年的眼里,却是明显有几分的胆儿颤!

  “浅浅,那什么,我只是分别派出了去了不同的人,去执行不一样的任务。那个,盲人摸象的故事你听过没有?”

  浅夏茫然地摇摇头。

  于是,穆流年将这个十分有着寓意的故事,仔细地讲了一遍,末了,再表明了自己的做法,然后就笑眯眯地看着浅夏,那模样,就差写上快来夸夸我这几个字了。

  浅夏听罢,对于他如此细心的安排,倒是有几分的佩服,毕竟,这样的大事,若是果真走漏了风声,麻烦可就大了。

  不过,这位阳州刺史,竟然是能将长平王的心思猜中?这是不是也太默契了?

  “他猜想的,估计是父王眼看战事胶着,担心会影响到了他的女儿,所以,才会急着将女儿嫁出去。你放心,他没有想那么多的。我刚刚说的计划,也只是说让穆焕巧离开梁城的计划。”

  浅夏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这人,刚刚怎么不这么说呢?害她刚才可是吓了一跳。

  肖云放这边儿找到了银子的下落,自然也就不再整日愁眉苦脸了。

  有了银子,那么军务上的费用,自然也就不成问题了。

  他就不信,小小的一个扶阳城,还真能翻出天去。

  何少白与林少锋一战打平之后,桑丘烈与何少白会合,两人一老一少,皆为两位名将,这一见面,便先对战事做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意见的交换。

  何少白不主张强攻,认为那样对他们的损伤太大。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种事儿,何少白是不愿意干的,太不划算了。而且,现在这种情况,最多也就是僵持,他就不信,他们堂堂的紫夜大国,还围困不死一个小小的扶阳城?

  原本桑丘烈也是这个意思,可是偏偏他出京前,得了皇上的旨意,对于这场战事,当是速战速决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