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校园文男主的后妈第68节(2 / 2)


  这话没有半点可信度。

  周明沣也懒得拆穿她,两人离开了休息室,钟菲的效率很高,他们一下去,那边就送来了几个大花圈,姜津津定睛一瞧,花圈上白联上的落款是——方霍、钟菲夫妇。

  妥帖人做事,真是处处都细致,让人舒坦。

  丧事也是有酒席的,亲朋好友们送来帛金还会登记在随礼册,主人家也会摆上酒席招待吊唁者。

  姜津津以前也吃过很多酒席。

  真的到了这种时候,气氛并不是那样的沉痛,大家也会在酒席上闲聊,这种热闹也是一种隆重。姜津津太了解了,昨天她还听到周明沣这边的几个亲戚在聊房价、甚至是断奶的事情,总之,亲戚们聚在一块儿什么都聊,没结婚的会被催婚,结婚了的会被催生,那么,还在读书的自然也会被问成绩,尤其周衍马上就要升高三了,亲戚们肯定会将话题扯到他身上来。

  姜津津觉得,还是很有必要防范于未然的。

  在酒席之前,姜津津拉着周明沣到了一边,压低声音道:“等下要是有亲戚问周衍成绩什么的,我们可不能跟那些家长似的当着小孩面贬低他,我最讨厌这种了,会让人很没面子的。夸几句不会骄傲的。”

  以前她父母还没离婚时,每次她跟着父母去亲戚家吃饭。

  亲戚夸她长得好,父母就说她胖乎乎的,以后肯定瘦不下来。

  亲戚问她成绩怎么样,她明明成绩还算可以,在班里排个中上游完全不成问题,结果她父母非说她成绩烂、又马虎。

  虽然说大人们都会谦虚,可是以贬低孩子的谦虚算怎么回事儿啊。

  明明他们心里也觉得她还不错,但就是不说,非要憋着,非要损她。

  最后还美其名曰是不想让她骄傲。

  真是什么话都让家长说了啊!

  既然现在已经预见了周衍可能会面临的窘境,那她也不能坐视不理,毕竟她现在跟周衍的关系的确不错了,路见不平总是要拔刀相助的。

  周明沣:“我从来没有贬低过他。”

  还没等姜津津放松,他又紧接着补充了一句,“我说的,也都是实话。”

  瞧瞧这话多损,不是贬低,而是实话,这比刻意的贬低更诛心。

  姜津津:“?以后他真的要拔你氧气管。”

  周明沣难得地跟她开了玩笑,“你会阻止他拔的,不是吗?我从不指望他养老。”

  姜津津:“那你指望谁?”

  周明沣笑意渐深看向她。

  姜津津头皮发麻,“不会是我吧?”

  周明沣不点头,也不摇头。

  姜津津:这老男人可真敢想!!!不指望自己儿子养老,反而指望她这个半路老婆!他是喝了几斤酒才敢这样想啊!!

  “我养你。”周明沣看她都要当真甚至抓狂了,轻笑道:“可以吧?”

  姜津津:呵。

  事实证明,姜津津的话在周明沣这里还是有一些分量的。

  中午吃饭时,饭桌上亲戚们闲聊,果然话题就转到了正闷头吃饭的周衍身上。

  “阿衍是不是明年高考?成绩怎么样呀?”一个胡子白花花的老爷爷笑,“你爸爸可是当年省里的状元,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肯定比你爸爸更强吧?”

  姜津津都麻了。

  她侧过头看向周衍,小伙子果然也麻了。

  这就是有学霸家长的烦恼。好像所有人都觉得,孩子应该要比父母强,爸爸是学霸,是名校高材生,那么儿子再差也得考个重本吧?

  当年她的一个闺蜜也很抓狂,因为闺蜜的父母都是老师,然后在大家甚至她父母心里,老师的孩子成绩必须棒,给了闺蜜不小的压力。

  就在姜津津都开始忍不住同情怜爱周衍时,坐在她左手边的周明沣笑着开口了,“成绩倒是其次。现在的孩子各个都聪明,学习压力也大,我平时工作忙,也没顾得上他,他能成为一个正直又有正义感的人很好。这点也是我欠缺的。”

  姜津津听了,赶忙搭腔:“是呢,小衍这孩子经常见义勇为,给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挺难得的,这孩子心特别赤诚。”

  姜津津是真的觉得周衍很不错。

  虽然有时候中二了点,但的确没打扰旁人。

  总之,看似冷淡,看似中二,但很有分寸感。

  周衍看了看姜津津,又看了他爸一眼,听着两人夸他的话,悄悄地,有点不好意思了。

  不过心情确实好了不少。

  周明沣跟姜津津都是转移话题的小能手,很快地,话题又转移到了别人身上。

  老爷爷开始盯着一个小辈进行一连三问:工资多少?买房了吗?有对象吗?

  直问得小年轻一脸生无可恋。

  *

  午饭一过,姜津津就跟着周明沣出去了。

  周明沣的舅舅也是有孩子的,不过在姜津津看来,周明沣的这位表弟几乎事事都以周明沣为主。因此很多事情都是周明沣来拿主意,包括墓地的选址。最后经过商量后,他们决定将舅舅安葬在当地的一个公墓,正好当年周明沣买了不少空的墓地,他也将自己父母的墓都迁了过来。

  江皇有几处公墓,但周明沣选的这个公墓依山傍水,姜津津不懂风水,但还是看得出来,这个墓园很不错,管理也很严格,周明沣的表弟去了公墓管理处跟人咨询,姜津津便跟在周明沣身后进了墓园,这墓园有着长长的台阶,绿化方面也做得很好,幽静荫凉。

  周明沣看了新墓后,又来到了父母的墓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