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章阵型歼敌(2 / 2)

而两翼地小鬼子也早遇到层层火力压制,清一色的轻重火力,以弹幕覆盖式迟滞冲锋的步伐。

小鬼子重兵唯有匍匐前进,逐步向前线逼近,反击火力很有限。

主要是距离太远,无法看清楚目标,唯有象征性的展开轻重火力压制。

因此,曳光弹下乱糟糟,根本无法分别景物,唯一的依仗是对方的枪火,打出一场消耗战。

反观杨关的部队,拥有严密的阵型组织观念,由杨关居中指挥,及时地下达战斗命令。

而前沿左中右各一百米阵线之中分别安插五名灯语队员,密切注视杨关身边的传令信号。

一旦接到命令及时调整,不打折扣,严密地协同配合作战。

这时,部队成功地占领了鬼子阵营两百米的区域,缴获迫击炮五门,炮弹三千多发。

这是意外之喜,杨关勒令组建炮击分队,分别对小鬼子堆,主要目标展开急速射。

炮弹相继升空,砸在鬼子堆里烂炸,依次摧毁各个重火力,以及疑似指挥部的位置。

部队突然发起全线攻击,小鬼子始料不及,突破两百米不过一分钟的时间。

此刻又得到这批迫击炮,简直是如虎添翼,极大地迟滞了小鬼子的援助速度。

两百米贯穿到鬼子前方的旅团中部,再想加大战果不成问题,但杨关见好就收。

只见他迅速下令重伤兵撤离,轻伤兵拖着物资弹药后撤,并安排一部分人运送物资。

战场打劫,士兵们手中的武器换了一茬,以缴获的轻重火力阻击小鬼子的驰援脚步。

而运送人员一手拖着一件缴获物资,压低身形在平地上奔跑,不畏死,不惜力,全力以赴抢夺战备物资。

因此,真正阻击的人数不到两千人,其余士兵全部转入物资运输之中。

时间不等人,杨关很清楚小鬼子的兵力雄厚,很快就会反应过来,并实施炮火覆盖。

故而当机立断,命令士兵相继撤退,带走一切物资,就连沙包也不留下一个。

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从鬼子阵营中部像后方袭转,一扫而空。

不过阵线工事始终保持三道防线,一千人协作奋战,掩护另一千人后撤预备。

预备队带着沙包与弹药转移,在身后三十米处组建工事,再掩护前列的一千人拖着沙包后撤。

士兵们在血汗浸身,皆在地上摸爬滚打,自始至终不露头,以此来确保火力不间断。

死亡竞赛,拖着沉重的沙包后撤,士兵们很累,但人人激奋,奋力争先。

这战法新颖,别具一格,即保持了火力压制小鬼子,又拖着沙包做挡箭牌,简直是绝妙的战法。

此时小鬼子的炮火开始发威,在战场上狂轰乱炸,掀起无数沙浪。

小鬼子盲目的轰炸,根本没有目标性,仅依仗枪火估摸位置,但也造成了一定的人员死亡。

战局瞬变,生死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