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81.82.《杀人模式》(二合一章节)(2 / 2)


四年后,与吴快杀人手法如出一辙的罪案再度出现!在传媒的舆论压力之下,香江警察部门不得不再次组织最精锐的力量,再次追查起这个被称为“伯兰街屠夫”的连环杀人魔来。

刘天行,吴正宇饰演的犯罪心理学讲师沈易,法证专家以及其它的一些精英警察,组成了一个特别小组,一同追查起这起连环凶案来。

与此同时,一名女性被报失踪。而根据种种痕迹推断,这名女性很可能是被这个“伯兰街屠夫”给绑架。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个女人最多会在二十六小时至四十小时内就会被杀害……

以往“伯兰街屠夫”每一次的杀人,都并未留下让人足以追索的线索和证据。但在现在,小组不得不与时间赛跑,从每一桩凶案中遗留下来的蛛丝马迹找出他的杀人模式,找出足够追索的线索来……

而随着一点又一点的线索被发现,与死神赛跑着的众人中,吴正宇却开始发现不妥……

当他和刘天行两人最终追查到“伯兰街屠夫”的时候,吴正宇终于找到心中不安的源头。

四年前的所有凶杀案,都是吴快所为……眼前的这一单绑架和谋杀未遂,也是吴快所谓……但在此之前的那一件杀人案,却根本不是吴快做的。

这一件案的凶手,是刘天行……

极致的正义感,愤怒和仇恨,让嫉恶如仇的刘天行走火入魔。当吴快销声匿迹,这一连串的凶杀案即将被尘封,无从追索时,刘天行竟然用一件模仿吴快杀人模式的凶杀案,重启了对于“伯兰街屠夫”的追查……

而一次对于无辜者的残杀,却挽救下了另一条即将被吴快杀死的生命。两个杀人者之间的对决,一个关于拯救和杀戮的故事,在这里才上演最后的华丽……

…………

这是一个典型的快节奏犯罪电影,除了节奏之外,讲好这个故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技巧。

肖扬的构想中,第一场是四年前吴快杀人的场景,第二场则是尸体被发现,刘天行赶到现场。但事实上,第二场和第一场戏的时间是隔了四年,第二场戏中的凶杀案,刘天行就是凶手……

这是典型的误导观众,在观众的世界里将这桩凶案栽赃到吴快的头上,这就是吴正宇为什么会说肖扬用了90%的时间在欺骗观众的原因。

在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之下,铺垫刘天行的杀人动机(受害者家庭的惨状,同僚之死)时,都会让观众以为这是在侧写刘天行性格的嫉恶如仇以及执着追查的原因而已。

犯罪片有很多种类型,有的以追查真相,追查谁是凶手为主,有的则是很快就直接交代出凶手,而将悬念留给了杀人动机之类的其它事情上。肖扬想要的效果,是想让观众以为这部电影只是“在限定时间内如何抓到凶手和拯救受害人”的类型,就像前世的《生死时速》那样的犯罪电影。

但是快节奏的追查过程,其实只是影片的一个部分而已。真正最重要的戏剧冲突,不在那里。

形象憨傻讨喜的王保强,要演的是一个杀人如麻的屠夫。

角色一向很正面的刘德桦,要演的是一个走火入魔的警察。

而气质和角色一向邪魅,在这部电影中也会饰演一个对**的杀人模式研究的津津有味的犯罪心理学大师的吴正宇,却偏偏是整部电影中真正唯一公正的角色。

这是最能让观众觉得惊讶的演员组合,却也同样是非常考验演员演技的一个组合。如何让与自己本身形象并不相符的角色具有说服力,让观众既觉得非常意外而又在情理之中,这是非常大的一个考验。

演员的矛盾是其一,角色的矛盾则是其二。

王保强要饰演的这个杀人魔,本身并不是一种原始意义上的恶。人的脑中都有掌控快乐的区域,美食,性,感情,都可以让人觉得快乐。但有的人是例外的。

比如杀人。杀人会让人觉得恐惧,同时会让人受到很大的刺激,身体内会分泌大量与快感一致的激素,也会有一些类似的反应。

有史以来,因为杀人而觉得快乐的人很多。王保强要饰演的这个吴快,就是其中一人。他杀人并不觉得是在犯罪,只是因为感觉快乐。从某个层面上讲,他的状态其实是单纯的。

单纯,憨傻。这是他的形象。杀人,罪恶,这是表现。当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时,一个“仅仅为了快乐而杀人”的纯真者,就会演变成一个真正的“天生杀人狂”。

这个角色可以很轻易让观众产生复杂的感受和不寒而栗。

而刘德桦的角色矛盾更强。极致的正义和嫉恶如仇,为了这种正义而杀死无辜者,则是另外一种恐怖。当杀人与救人结合在他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当犯罪与正义结合在他一个人身上的时候,这种矛盾会非常强烈。

观众最后根本就无法分辨清楚,究竟是王保强杀人的模样更可怕,还是刘德桦杀人的模样更可怕。

而吴正宇的角色沈易,同样是矛盾的。一个对**杀人者的思想和心理感兴趣,并且说的兴高采烈,甚至兴致勃勃的模拟起杀人狂杀人的场景,看起来很是神经质的角色,很难让观众觉得亲近。但是剧情走到最后,他才是最为公正,最理智清醒的那个正义的代表……

所以这个故事是一个天然适合用电影,用画面来讲述的故事。也只有画面,才能让这个故事的表现力和冲击力达到最大化。

这是一部容易引起争议,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电影。但是关键还是在于,肖扬能否将这部电影的节奏给把握好。

尤其是中段的快节奏部分,这里如果讲的足够精彩,让观众仅此都愿意打上七分以上,认为和《生死时速》一样精彩,那么结尾就可以让这部电影得到升华。

完美的节奏,天衣无缝的剧情,最好的表演,才能让这部电影的成品达到最佳。对于犯罪电影来说,细节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肖扬手中的分镜头剧本,细节上却有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