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德妃清宫日常(清穿)第107节(2 / 2)


  康熙二十六年,便这么悄然而至。

  在已经过去的这一年里,大体上算风调雨顺,鄂罗斯遣使求和,朝鲜、安南、荷兰、吐鲁番入朝上贡,这让整个春节格外喜庆,无论前朝后宫,民间朝堂,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这份喜悦,等到出了正月,到了更高点。

  康熙下旨,大阿哥胤褆已到成亲年龄,下旨大选,为大阿哥择妻。

  此次大选,与前几年的内务府小选不同,选秀范围仅针对满洲八旗十三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适龄女子。

  此旨意一出,蠢蠢欲动者有之,避之不及者有之。

  大阿哥成亲之后,意味着他已然成人,可以正经入朝当差,而非在尚书房学习。

  三藩之乱时,康熙为了稳人心,更为了展示大清的江山永固,将襁褓中的胤礽封了太子,按照汉人的那些规矩,中宫皇后所出嫡子,成为太子毫无疑问,这些年来,皇太子胤礽在康熙的亲自抚育下,聪明通透,学识明彻,作为储君,无可指摘。

  若是放在前朝,胤礽的地位,绝无人能动摇,就算皇帝动了废太子心思,也有无数前朝大臣拼死上谏,前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未有废立太子之事,然而,在大清朝,此事却未必。

  尽管进关日久,康熙又格外尊崇汉学,但满人马背上民族的传统也不是那么好改变的,蒙族素来便有幼子守灶的习俗,至于大清,前面几任汗位的传承,更多的是谁强谁上,和汉人那套礼义完全不同,在这等文化下,胤礽的太子之位,未必那么稳当。

  要不然,怎么明珠敢几乎摆明车马展示他对皇太子一系的不满。

  无论皇太子如何优秀,大阿哥到底比他年长,可以早一步入朝理事,殊不知皇太子是否会一步慢步步慢,被大阿哥拉下马去。

  更何况,尽管万岁爷这些年一直在尽量收拢权利,但议政王大臣会议仍然存在,要知道,入关之前,还是金国的时候,大汗都是由王公贵族集体推选,宗亲贝勒、王公大臣们在决定帝位传承时,不是完全说不上话。

  到底最后鹿死谁手,不到最后关头,尚且未知。

  有些大臣,便想着拼那个万一,使上千般手段,就为了将女儿送入大阿哥院内,毕竟,从龙之功,实在过于诱人,足以迷了许多人的眼;另一些大臣,则对大阿哥后院避之唯恐不及,长子和嫡子,两虎相斗必有一伤,不愿意卷入这滩浑水的,更是费劲了心思,如何才能不得罪皇家的前提下,避开大阿哥。

  沉浸在儿子即将长大成人喜悦中的康熙,全然没有意识到大臣们复杂的心里活动,此时的康熙,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如同盛年的老虎,精力充沛,身强力壮,全然没有意识到儿子长大成人的威胁。

  反而云珠比康熙更早意识到这些。

  自从塔娜出生之后,永和宫中又多了一个女儿,乌希那和塔娜两人打打闹闹的,为永和宫增添了许多欢声笑语,同样的也牵扯了云珠许多精力。永寿宫钮祜禄贵妃已经从小格格夭折的悲痛中缓了过来,调养好身子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将宫权收了回去。

  云珠倒也趁机躲了清闲。

  虽说不掌宫权,在许多事情上,或许没那么方便,但云珠的份位、宠爱、子女都摆在这儿,谁也不敢真的怠慢了她去,钮祜禄贵妃将宫权收回后,云珠反而可以清清静静的好好带孩子。

  永和宫便这么沉寂了下来,外命妇入宫已经很长时间不给永和宫递折子,给云珠请安了。

  然而在康熙发了大选的圣旨后,永和宫理再次热闹起来,人流如织。

  此次秀女限制在满八旗,这些满人们随着世宗入关,族里总有些人能在宫中说上话,那些实在破落的破落户,倒无需担心,反而那些在朝堂上为官的大人们,为了自己的盘算,频频让家中女眷往后宫走动,不止云珠处,钮祜禄贵妃、大阿哥的生母惠妃处,走动之人更多。

  云珠第一次遇见某位大人的夫人,拐弯抹角的求云珠让她家女儿落选,再大的富贵也不要的时候,还愣了愣,才咂摸出背后的门道。

  “夫人您这就高估我了,大阿哥的婚事,自有万岁爷做主,我人微言轻的,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回过神的云珠,语调温柔,说出的话却丝毫没有和缓余地。

  能将这偌大江山握在手中,康熙何其敏锐,他此时是没有往此处想,但要不了多久,进宫的人一多,康熙怎么可能意识不到,这种犯帝王忌讳的事情,赶紧躲开还来不及,云珠又怎么可能插手。

  这夫人放在桌子上的信封确实不薄,里面许是不菲的好处,然而这银子,有命拿,也得有命花才是。

  云珠客气却坚决地将这夫人送了出去,待这夫人前脚刚出永和宫门,立即便嚷嚷着头疼,让秋菊赶紧去太医院宣召刘太医。

  刘太医恭敬地给云珠诊脉,只觉手下脉象很是康健,但他到底已经负责永和宫的脉案多年,稍稍瞥见云珠意味深长的眼神,便已知她的目的,脸上神情一顿,露出忧心忡忡之色:“娘娘,您思虑过甚,需静养为妙。”

  云珠满意地笑了。

  得了刘太医这句话,永和宫顺理成章的闭门谢客,中药味顺着紧闭的院墙,远远飘出。

  这让进宫问安的内外命妇们,都知道永和宫德妃身子抱恙之事,再也不往永和宫递牌子求见,一股脑地往永寿宫使劲。

  当然,还有那么些押了大阿哥宝的家族,对于延禧宫,也使力不停。

  后宫里一时热闹非凡。

  “娘娘,这么好的露脸时候,您怎么就告病呢,您看贵妃娘娘和惠妃娘娘,多么得意。”秋菊也服侍了云珠好几年,对云珠的性子有几分了解,知道她是个宽容的主子,无伤大雅的话,说上几句也不会计较,一心想显显永和宫威风的秋菊,不由抱怨道。

  “你且看看。”果然如秋菊所想,云珠并没有动怒,她只意味深长的笑着。

  果然,不出云珠所料,繁盛过后便是遍地灰堆。

  一开始见着内外命妇各种递牌子进宫请安,惠妃笑得格外舒畅,就算有些人家没往延禧宫递牌子,只去钮祜禄氏那儿使力,惠妃心中也满是喜悦,她的保清,从刚出生时那么小的一个人,也长到娶妻生子的年龄,万岁爷一传出给保清选妃的消息,不知多少人踩破宫门,这让惠妃格外扬眉吐气,在宫中走着,都格外能抬起头来。

  云珠初初入宫时见过的,那个还未被后宫生活磨平骄纵的惠妃,隐隐又重新出现。

  然而这好景不长,惠妃还没得意几天,看不惯她那嚣张样的荣妃,便冷笑着揭穿了这个假象:“你还以为大阿哥是个多么好的香饽饽呢,那些去永寿宫的人,不少是求那主子将家里女儿名字划去的。”

  惠妃听了这话,脸红了又白,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第151章 心惊

  被荣妃奚落过的惠妃,铁青着脸回了延禧宫,也不知她是如何打听,都探听到什么消息,云珠只知道,惠妃通红着双眼,去了乾清宫求见。

  到底是年少时陪自己一路走来的人,康熙对惠妃也是有过宠爱的时候,见着她这般狼狈的模样,康熙心中难免不忍,放下正在看着的奏折,康熙唤来乾清宫伺候的宫女,服侍惠妃梳洗。

  温热的帕子轻轻擦在惠妃的脸上,却止不住她的抽噎。

  泪水顺着眼角的褶皱滑落,惠妃已经顾不上在康熙面前维持仪态。

  “儿子都要成亲了,还这么哭哭啼啼的,被被人看见了会笑话的。”康熙见宫女止不住惠妃的眼泪,从袖子里掏出手帕递给惠妃,温和地劝慰。

  “万岁爷,她们欺人太甚!”不提儿子成亲还好,康熙一提起此事,惠妃勉力压制住的怒火又涌了上来,她胡乱擦着眼泪,龙涎香的香味好似给了她底气,她愤愤说到:“咱们保清哪里不好了,一个个的都不愿意将闺女嫁过来,还递牌子求贵妃娘娘将自家闺女筛下去,保清难道是什么火坑不成,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