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德妃清宫日常(清穿)第107节(1 / 2)





  前几次秋菊都顺着云珠的意思,但云珠已经许久没有进食,她恭敬地站着,说着的话却与行动截然相反:“娘娘,您都一天没吃什么东西了,再不吃,您身子也要撑不住。”

  云珠也知不进食对身子的损伤,就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威武的去世,为何对她影响如此之大,尽管云珠已经入宫多年,从地位上来说,比乌雅家高了许多,但在有着以前记忆的云珠心中,威武在,心里上便有着一份依靠。

  威武骤然去世,让云珠的不安骤升。

  还不等云珠说些什么,康熙大步走了进来:“这是怎么了?”

  云珠忙扶着腰起身行礼,康熙三两步便将云珠扶住,直到真的摸上云珠的肩膀,康熙才对于梁九功说的,云珠不思饮食有了概念。

  原本丰润的肩膀已经变得硌手,触之瘦骨嶙峋,这让康熙很是心疼。

  “这么难受怎么不和朕说?”康熙将云珠扶着坐下,担心地问。

  “万岁爷,您前面的事情就已经够忙了,臣妾这只是一时胃口不好,没多大的事情。”就算后宫再不得干政,从胤禛每日请安的只言片语中,云珠也知康熙正为了鄂罗斯心烦,清朝大军和鄂罗斯为了雅克萨城,一直打个没完,好容易赶走了,没多久又卷土重来。

  漠北草原上的准噶尔也不老实,一直对周边的部落四处骚扰,对于漠南跃跃欲试,野心昭然若揭。

  云珠知道,康熙的心很大,装下了清朝的万里江山,康熙的心又很小,装不下后宫的任何一个女子。

  康熙不赞同地看着云珠,怜惜地说道:“这还不严重,你看看,都瘦成什么模样了。”

  “要不,朕下旨,让你额娘进宫陪你。”

  “万岁爷,不可。”云珠急急拦住康熙正要下旨的手:“臣妾家中有白事,额娘进宫难免犯了忌讳。”

  “更何况,额娘和阿玛伴了一辈子,阿玛骤然离去,额娘心中一时也难以接受,便让她在家中好好静静吧。”

  听着云珠不容置疑的语气,康熙只能将这念头打消,他叹了口气,将已经变温的粥拿起,亲手舀起一勺粥,送到云珠唇前:“再如何,东西还是要吃的。”

  帝王亲手盛粥,这份恩宠不是谁都能享有的,云珠忍着不适,将这口粥咽下。

  还不等康熙高兴,再舀第二口,云珠便扶着茶几,扭头吐了出来。

  “万岁爷恕罪。”云珠苍白的脸孔,被秋菊用湿帕子擦着:“这些东西,我总觉得油腻腻的,吃着实在难受。”

  康熙望着手中由鸡汤熬出的粥,皱着眉头吩咐道:“梁九功,你去乾清宫的小厨房,让他们清清静静的熬碗粥,那些子花头都别弄。”

  梁九功忙不迭地跑了出去。

  康熙又令秋菊送来云珠的脉案,听见太医说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心情愉悦后,康熙思索片刻,对云珠说道:“威武是个好的,当差也尽心尽力,朕给你们这支抬旗,你看如何?”

  抬旗!

  康熙说出的这两个字,让云珠忍不住的眨巴着眼。

  抬旗不知是多少包衣旗人的期盼,诚然,包衣旗人也是旗人,甚至在地方要员,封疆大吏中不乏出身包衣的旗人,然而,只要是包衣旗人,就要被这支的主子管着,再大的官,在旗主面前,也只有跪下磕头的份。

  抬旗之后,虽说地位尊卑还摆在那,但乌雅家的门庭,也算高了,最起码,内务府小选宫女,她们家的人便不用参选了。

  “谢万岁爷恩典。”云珠苍白而憔悴的脸上,终于露出笑意。

  不知是康熙承诺了抬旗,让云珠心中突然踏实起来,还是御膳房御厨的手艺却实出众,当梁九功送来新熬出的清粥后,在康熙一勺一勺的喂食中,云珠将这碗粥喝了个干净。

  这碗粥,彻底打开了云珠的胃口,在康熙下旨,日后云珠的饮食一应从乾清宫小厨房出后,云珠的食欲终于得到恢复,一直为云珠忧心地胤禛和胤祚也放下心来,参加新年的种种祭拜。

  康熙特旨让云珠在宫中歇着,无需参加过年这些仪式,更是给外命妇们下了旨,让正月请安时绕过永和宫,别扰了云珠的清净。

  在康熙的体贴周到下,云珠难得过了个清净年,章佳氏搭着这光,也在永和宫中舒舒服服的待着。

  刚出正月,章佳氏便发动,生下了小阿哥,排行十三,被康熙赐名为胤祥。

  这让更多的人盯着云珠的肚子,不知是生出阿哥还是格格,虽然他们也知道,对于永和宫德妃,生子或者生女,都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就在后宫瞩目中,云珠于四月发动,顺利产下一女。

  随着女儿塔娜的出生,乌雅家这一支,也从正黄旗包衣,抬入了正黄旗满洲。

  第150章 选秀

  和前些年的风声鹤唳相比,康熙二十五年,是格外平静的一年,被康熙视为心腹大患的三藩、台湾都已解决,而河道和漕运也未出大事,漠北噶尔丹的挑衅,北边鄂罗人的反复,纵使让人心烦,但到底目前还没有严重到关系国运的地步,更别提鄂罗斯好不容易重新占领了雅克萨,在萨布素的围攻之下,沙俄不得不遣派使者求和。

  在平定三藩,□□之后,在武功方面,已经有了为人称道的成就,即使计入青史,也无愧于祖宗。

  到了此时,康熙终于腾出精力投入到文治和教化之上。

  康熙二十五年,修了数年的《太祖实录》完成,与康熙十一年修完的《世祖实录》、康熙二十一年修完的《太宗实录》一道,将先祖实录修缮完成,大清入关前以及入关后早期的历史,有文可考。

  同年,被李自成一把火烧毁的文华殿,从康熙二十二年开始重修,历经三年,终于修建完成,成为经筵之所,康熙终于无需再乾清宫书房里召见学士讲经,云珠也无需担心不小心撞见前朝大臣。

  志得意满的康熙,又想起了十一年的时候,保和殿大学士卫周祚曾经上疏奏请,各省修通志,然而随着三藩之乱起,朝中大臣们的精力全部被三藩之乱牵扯,无奈之下,不得不将修通志一事暂停。

  业已承平,海晏河清,康熙的野心已经不仅限于修各省通志,在召见了明珠等人后,康熙颁布御旨,举全国之力,修《大清一统志》,涵括天下山川、形势、户口、丁徭、地亩、钱粮、风俗、人物、疆域、险要之事。

  此时的康熙,正是年富力强,意气奋发之时,索额图被晋升为领侍卫内大臣,君臣相得之下,朝政处理更加顺畅,这让康熙每日都很是舒畅。

  作为后宫女子的天,康熙的心情愉悦,后宫之中亦少了愁云惨淡,这一年的小选,宫中并未进新的嫔妃,后宫之人得见天颜次数多了不少,宫怨都少了许多。

  当然,此时最为受宠的,还是云珠和章佳氏。

  宫中日子慢慢悠悠,一成不变,在这日复一日的日子中,云珠几乎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只有从胤禛稳重的神色,胤祚长高的个头,乌希那磕磕绊绊读书,塔娜开口喊出“额娘”之中,云珠才会有着岁月变迁的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