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章 令人不解的太医理想(1 / 2)

第一章 令人不解的太医理想

“脉息浮数,系肺胃有热,但外受风凉,以致发热恶寒,鼻塞咳嗽。”

潭林一边诊脉,一边叙述病情。

“请先生赐个方子吧!”病人是位年已花甲的贵妇,她期许地望着潭林道。

一个仆人奉上笔墨纸砚,潭林挥笔写下:

【苏叶二钱,杏仁三钱炒研,桑皮二钱蜜炙,桔梗二钱,麦冬二钱,葛根二钱,羌活一钱五分,防风一钱五分,贝母一钱五分研末,前胡二钱,橘红二钱,甘草五分、生;引用生姜三片,秋梨三片。】

写罢后,递给那位仆人,说道:“按此抓药,午晚两服。”

“是!”那仆人迅速将药方交给门外待班的家仆,并命他火速取药。

贵妇由丫鬟扶着坐起来,满怀感激地对潭林道:“我的病换了几任大夫都不得要领,先生一来,才服了一个方子,这病就有了起色了。没想到先生年纪轻轻,竟有如此回春之术!”

“过奖了。”潭林表现出儒生应有的谦恭之态。

“听说,”贵妇显然对面前这位比自己儿子还小的年轻人敬佩之极,所以语气极为亲和,“潭先生是上一科的湖北解元?”

“惭愧之极。”潭林依旧谦然颔首,“侥幸得中罢了。”

“君子以谦,有儒家雅量。”贵妇含笑说道,“我听湖北逃难来长沙的人说,先生在湖北就凭医术名冠杏林,看先生年不过二十出头,这回春医术可是家传?”

“双亲早亡,家境清寒。”潭林答道,“少年行医以谋生计,也是出于无奈!读书的时候多看了些医书罢了,湖北近年战火纷扰,凭着医术多治愈了一些人,所以不免被为谬赞,万不敢妄称‘名冠杏林’。”

“先生丰姿俊朗,谈吐不凡。”贵妇轻咳了两声,“难怪我家老爷极为欣赏先生。”

“骆大人错爱了。”潭林起身道,“夫人好好休养,此方连续服上三日,即见成效。”

“有劳先生。”贵妇点头示礼。

“告辞。”潭林还过礼后,起身出门。

门外的院落里草木繁盛,各种奇花异草相间其中,与连廊勾檐相衬,颇有些古朴之感,但院中摆放的几个西式玻璃鱼缸虽和环境不太搭调,却打破了古朴中的沉闷,使整个环境显得生机盎然。

这就是现任湖北巡抚骆秉章的宅第,适才潭林问脉的那位贵妇就是骆秉章的结发妻子骆夫人。

湖南在咸丰四年的这个夏天极不平静,位于湖南长沙城的湖南巡抚衙门在这个夏天也是繁忙之极,由于太平天国的“西征大军”一面攻取武汉三镇,一面引军南下湖南。经过极为惨烈的湘潭会战和靖港会战,初具规模的湘军也因此受到了重创。

湖南巡抚骆秉章和丁忧在籍协办军务的曾国藩在此时向朝廷提出“数省合防”的策略,一方面从两广招募水勇,并购置洋炮七百门,重组水师;另一方面整顿陆军,调集衡阳的两营兵力来长沙接受重组。在水陆两支军队的重组过程中,公文来往、人事调动、军队整编等一系列公务让年已花甲的骆秉章应接不暇。

六月初天气暑热,除公务繁重之外,骆夫人又卧病不起,这使骆秉章身心疲惫,所以近日来身体也渐感不适。由于战乱,百姓纷纷北迁,城中除了军队里的骨科和跌打医生外,一时间找不到医术高超的大夫,这让骆秉章更加焦急,病势也随之渐重。

在六月初的时候,由于湖北省府武昌陷落,湖北军民纷纷南投湘省。在这些逃难的军民中,有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大夫,医术颇精,加之他在上一科乡试中高中解元,所以曾在鄂省声名鹊起,一时间成为士林和杏林中的明星人物。

他就是潭林。

于是,一些在长沙的湖北籍士子都推荐潭林为骆秉章一家诊治。潭林倒也不负众望,经过十天的用药和调理,骆秉章的病痛大为好转,骆夫人的病势也渐趋稳定,骆秉章大喜之余,更是视潭林为上宾,骆府上下都尊称这位年轻的大夫为“先生”。

不过,潭林进入骆府、接近骆秉章并不仅仅是为他们治病,这只是他“计划”的一个步骤。经过和骆秉章十天的接触,他已感觉到,这位年过六旬的巡抚对自己已经颇有好感,所以潭林觉得实施这个计划的机会到了,于是找到骆家的总管,希望以询问病情为由,见骆秉章一面。

虽然潭林来到府中不过十日,但已经是骆府的熟客了,所以骆家总管对他也不饰防备,脱口说道:“上一个方子,老爷还是一直服着,身子也是大有起色。不过,这几日筹办军务,又忙了起来,加上天气炎热,老爷还是常说头疼。”

潭林稍加思索,说道:“那么,似乎应该给骆中丞换个方子了。”

“好。”骆家总管道,“那我即刻禀报老爷。”

※※※※※※